极乐净土2022-01-01 06:00:48

作者:和尚坡主


经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
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
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
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
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
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
谛,菩提萨婆诃。


讲解:
今天咱们把观世音菩萨讲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单讲一讲,把前面说的总论部分内
容用佛经来印证一下。实际上佛讲的这些个禅的道理,记载在一切了义经里面,以及所
有一流禅师的著述里面,核心原则都是一样的。但我觉得我们在前面讲的禅讲义总论部
分,以新的摩登方式表达呢、比较浅显易懂、简单扼要,其实根本内容并没有变化,万
变不离其宗。在下面这个各论部分,我们再用了义佛经来印证一下,看看这些了义经的
内容,是否和前面禅讲义总论部分,完全一致。

惠能大师也曾说过,“教是先圣所传,非惠能自智”,千万不要误以为禅法是我惠能自
己编造出来的,就好比说那种好酒,根本就不是我造的,我顶多是改了些包装,它的内
容一直都是这样的,原滋原味没有变过,所有佛讲出来的佛法,都是一样的,就像所有
数学老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都是一样的。

在我国佛教学术界就有这种观点,说惠能大师才是中国佛教真正的祖师,中国
版的禅宗,是被他做出重大改动后,“把印度佛教的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
合”而去再创造出来的,所以中国的禅宗和印度的禅宗,乃至于印度佛教与惠能后的中
国佛教,有着根本的区别,因为他已做过了很多的独创、很大的改变,这都是无知外行
的傻话,既诽谤惠能大师,也是极严重的谤法。

下面我们来讲《心经》。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唐朝三藏法师玄奘大师翻译的
,其实翻译佛经最厉害的四大译家、里面公认的顶尖人物,是鸠摩罗什大师,这个人曾
是七佛的译经师,以前七尊佛讲出的经,他都给担任过专门翻译佛经的法师,这个人非
常之厉害,基本上可以这样讲,凡是他翻译过的经,都是最好的译本。很多佛经,他和
其他的翻译家都重复翻译过,比如和玄奘法师等翻译的经,也有重复的情况,但只要是
他翻过的经,一般大家都用鸠摩罗什的译本,这个人很了不得。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待
了十多年学会了中文,且使用中文的水平,你看他翻的经文,居然比中国的古人还用的
好得多啊,了不起!玄奘大师翻译的经也很多,但流通的相对少,因为鸠摩罗什大师实
在是太出色了。但这部《心经》,是玄奘大师翻译作品里最得意者,也是在我们学习诵
读的最常用之经典里面,最多被选用的版本。玄奘大师的翻译作品,以这《般若波罗蜜
多心经》最为出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先解释经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是内心的佛性,“波罗蜜多”就是究竟
到彼岸、抵达最高境界、搞定啦、完成啦。“心经”,“心”就是内核,经,就是修行
的方法和路径。这经名含义,就是“通过开发内心的佛性而到最高境界的这种理论、最
内核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在讲禅讲义概论的时候就说过啦,佛讲了二十二年的般若类
经典,内容非常之多,内容浓缩下来,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再浓缩下来就是《金
刚经》,再往下浓缩,那就是这本《心经》,虽然只有二百多个字,但其实六百卷大般
若经的内核,都在这里面的,没跑的了,所以名之《心经》。这短经就是直截根源,那
么多出来的那六百多卷及其它,是什么呢?枝叶啊。学习《心经》,也就是永嘉大师说
的“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经里内容,也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那些,破
我执、空性见、究竟法祖师禅无话可说,一样的。

关于玄奘法师的介绍,那些很普遍的知识,我们就不再浪费时间去讲啦,相关资料很多
,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比如上百度收索,就可找到一大堆。

观自在菩萨

就是观世音菩萨,这是玄奘法师翻译的名字,和鸠摩罗什大师翻译成的、最流行的职称
“观世音菩萨 ”,有什么区别?“观”就是菩萨感知的手段,我们的“看”和“观”
很不一样,好比说,在黑夜里,打开手电筒照到哪儿看到哪儿,这是“看”,太阳出来
,鹰隼飞在空中,一览无遗,这个叫“观”。所谓“ 观自在”就是说大菩萨的感知能
力,是自在无碍的,在宇宙里面完全观无碍,因为观自在、观世音菩萨是佛化身,是正
法明如来、为了救众生而现的菩萨像,在释迦牟尼佛出现的时候,就扮演佛弟子的身份
来配合教学。这是很多见的,佛菩萨因为没有我执,故可以扮演任何角色,再比如文殊
师利菩萨是七佛之师啊,七尊佛的老师,古佛,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时,他也扮演学生
,扮演菩萨,扮演同学,一样的。连提婆达多、殃羯摩罗那样的特别招人恨之反面角色
,按大乘经典里说,都很有可能是由佛化身扮演的。这些个超级大菩萨是佛化身,所以
都是观自在,在整个宇宙里面他们的感知是没有任何障碍的,所以叫“观自在”,用“
千手千眼”里面的“千眼”来代表观自在,实际上哪止千眼啊,上亿亿的眼睛都不止!
我们当然理解不了,因为我们的境界太低啊,就像一只蚂蚁不可能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能
同时按住十只蜘蛛一样的,生命程度高一点,能力自然就会相应增长,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们在以前迷惑的时候不敢发大心、不敢发菩提心去尝试着承担佛家业,因为自觉我
们很差,其实没有问题,你不要以为真的做佛的工作很困难。我举个例子,当我身为小
孩的时候,我觉得大人能背五斤米就很可怕,有个大人居然还背了二十斤,我太差了,
我肯定背不了的想都不敢想,其实等你长大了,会发现那个不用费多少力的。你修证到
了菩萨那个高的境界,能力自然会有的,能力不成问题,问题是:就怕你不敢发心!你
只要发心出来,佛菩萨自然会加持,加上你自己的奋力修行,你会发现:做佛菩萨的工
作,并没有那么可怕。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千手”代表他有无限的手段,可以叫“行自在”。“观”就是
千眼,代表他的感知能力无限,其实所有的佛都是这样。在佛那个状态,他跟整个宇宙
是融合的,觉性遍整个世界,遍一切处,所以他观察是完全自在的。《金刚经》里面佛
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
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一样的意思,诸佛如来,皆是观自在。你看我们就不
自在啊,房间里一坐,墙壁堵住就看不见外面啦,对不对啊?我们就是没有被墙壁遮挡
在野外放开眼去看,你也只能用六根去看啊,宇宙就像一个大森林,你用六根只能收集
到一片树叶的信息而已啊。依赖有限的六根功能,就像你只能从六个锁孔往外看,所以
我们只能观到大沙漠里一粒沙那么一点点信息,观不自在啊。打开、完全破除这些障碍
以后证到佛境界,种子都消干净了时,你就能观自在了,所以,每一个佛境界的菩萨,
佛化身的菩萨、都是观自在,对不对?哪一个不是观自在?因此呢,还是鸠摩罗什大师
翻译的比较好,有特征性:观世音菩萨,因为在佛经上讲,他是靠修“观音”法门而成
佛,那也就是我们用的观音静坐的方法,菩提静坐法,清净观想法,是不是?先是听唱
颂“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录音打坐,后来因为遇到世间法的障碍,改成听唱莲花生大师
的“心咒”等等,用观察声音的方法来修禅定。

我们修进禅定状态(三摩地)的方法,这里也顺便简单地提一提,不外乎先立一个所缘
的对象,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点上,让其他所有区域大脑皮层、整个大脑慢慢静止下来
,最后这个点的兴奋也会被负反馈抑制关闭,就入定了。比如说焚一支香,专心闻这个
香味,或专心地数呼吸的次数,或者专心感觉舌头触到上腭的这种触觉,等等。其中一
种方法就是专心地观察声音,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听觉上,比如说听这个山泉水流,哗啦
哗啦响,再比如听海浪声,很规则的声音,我盘腿一坐,先心里默念十方佛菩萨加持保
护,“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等等,最后念 “南
无一切佛菩萨”,然后我们开始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观察声音,把所有精神活动只保留
在听觉的层面,让各种杂念心猿意马的瀑流断下来,这么讲,用观察声音法,用“观音
”的利剑一下截断杂念的万里瀑布,于是进入禅定,这就是观音禅定法。

如果打坐时杂念冒起来怎么办?察觉到后不用管它,把注意力从杂念上收回,继续投注
到观察声音上面就可以了。实在压不住杂念?那就反复默念“嗡嘛尼倍美轰、拿莫阿弥
陀佛、拿莫观世音菩萨”,用这咒语如大棒打狗,把杂念抵出去,也可以入定的。

如果采用禅宗以前最流行的老办法,我就坐在那就是什么都不想,用力放松,那个很难
。往往妄念纷飞,就像一个失眠的人总是会想这样想那样不断地牵扯出无数杂乱的念头
,永远都不能安静下来一样。顺便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老头在家打坐,坐到半夜三
更,这我也是在南怀瑾老师的书上看到,很有趣,他突然把老婆婆推醒,老太婆问干什
么?他说我好高兴,和尚教我打坐太好啦,才坐了三天,就坐回一斗大麦!为什么?因
为很久以前有人曾借走我一斗大麦,时间久也就忘了是谁借的啦简直没地方要去,结果
今天打坐在妄念纷飞中,突然把这个陈仓底货的念头信息,给想起来啦,哦!原来是村
里二狗子他爹借走的,居然坐回一斗大麦!这故事很搞笑。

就是这样,用老办法打坐,起妄念易、入禅定难。入禅定直接想这样“老子就是什么都
不想,老子就是要入定,用力放松”,这样是很难入定的,所以一定要用转化法。让自
心先有一个所缘的对象,这个对象最好就是声音。

在《楞严经》里,佛问出了二十五位菩萨修的禅定法,最后由文殊师利菩萨做总结说,
观世音菩萨的方法排第一,众生依这个禅定法修,最容易进入禅定得成就。

对于我们人类这种版本的肉机器,听觉对大脑影响最大。视觉,四堵墙一围,就看不见
外面啦,嗅觉信号更少,触觉,味觉,信号更少更差。听觉最好,十里外打个雷你都能
听见,几万人同时唱歌你全部都能听得见,听觉对我们的神经系统影响最大,所以我们
用听觉来诱导修禅定,最容易入定。这是第一个殊胜原理。

第二个优点,修观音禅定法不容易着魔。为什么净土宗最终提倡持名念佛最多,用念佛
名法最多,而很少用《观无量寿经》上面开示的观像念佛法呢?因为凡是有形体想象的
禅定方法,那是用视觉神经系统兴奋来诱导入定的,比较容易给魔障提供机会,比如我
要观想一个什么颜色样貌的观世音菩萨从门里走进来,那方法是比较危险的,一定要努
力祈祷十方佛菩萨和护法保护先!如果你在打坐你是用的是听觉相关脑硬件,那视觉处
理中枢就休眠、被关闭掉了,不容易产生幻觉画面和视频信号,也就不容易遇到幻象干
扰,那样着魔机会很少。所有用视觉处理大脑皮层部分的方法,麻烦比较多。用观想身
体内能量流动等方法,麻烦也比较多,比如释万行整的那些个乱七八糟“密修法”,容
易走火入魔,轻的造成身体痛苦,重者可能导致身体残疾或精神分裂症,强烈地建议大
家不要修不要学。所以用听觉诱导、观音禅定法,更容易得定而且安全。是故,文殊师
利菩萨会把观音法门,在众禅定法里排第一。

观世音菩萨,他就是修这个法门而成佛,这个在经上面有记载的,所以他名叫观世音菩
萨,久远劫以前就已成佛,解释一下。一般我们还是叫他观世音菩萨、比叫观自在菩萨
好。
来在唐代,因为皇上名叫李世民,为了避这个皇帝名字的讳,中国人就去掉啦世字,
而叫他“观音菩萨”。正好比当年那个秦始皇,名叫嬴政,中国人讲“正月”便改读音
成真月,为避讳就把这个音给改一改,后来都养成习惯啦直到今天。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就是说,观世音菩萨,用修行打开内心般若佛性,波罗蜜多,到最高境界的时候,把
100%的佛性全部开显出来的时候,这就是所有我执法执以及种子统统消干净了的时候,
那就恢复啦完全的佛性德能,也就是所谓彻悟成佛的时候。因为他是佛化身而成的菩萨
,所以八识里基本是干净的,因此一入深定打脱我法执壳,便可成佛,是即所谓见性成
佛,这个与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一坐便成佛,道理是相通的。对于我们凡夫,则还需
要一个消种子的漫长事资渐修阶段,没办法像佛化身那么痛快的,我们凡夫,是见性见
佛,见性开悟,证菩萨果位而已。

类似地,在《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描述他修观音禅定法时,“佛教我从闻思修。入
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
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
。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这个也是一坐就通,就迅速成佛。不
是佛化身再来的人,没有机会那么爽快的,如同狮子跳过的大深沟,兔子跳不过去,猴
子秀爬高树很快捷简单、可我们是小鸭子,就难咧,所以观世音菩萨修观音禅定法,一
下可成佛,我们修了几十年,还只是证个菩萨果位,佛果难吃到,也挺正常的,不是方
法有问题,而是我们八识里有问题,有大量种子垃圾大粪(法华经说的)在,还需要漫
长的消种子修行阶段。

所以有些人理解的打七,根本不是打脱第七识我执开悟,而是猛打坐七天,或如佛打坐
四十九天,就期望能“克期取证”成佛,那是很荒谬的,佛化身再来者也许可以,凡夫
根本没可能的。

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这些专业术语解释起来费时间,我们为简单一些
就跳过了,有需要的人呢,自己去查佛学词典就可以啦。“五蕴”简单说就是法执, 
“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就是说法执是虚幻的,我执一破,便知法执虚幻
不可执不可得,这个前面我们拆解过,不详细讲啦。《心经》讲五蕴皆空,色即是空,
《金刚经》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坡主的表述是:破我执法执,能
所双亡,意思其实都是一样的。

度一切苦厄

所有的佛菩萨觉悟以后做的事情,一定是救度众生,没有缺乏慈悲心的佛,没有佛是坐
在那边不动的。所以,那个最喜欢诽谤元音老人的外道,非常愚痴,说“涅槃就是绝对
寂静,动心灭尽”,那就是典型的落恶空井啊,坐在那个黑鬼窑里怎么会是佛呢?佛一
定在动的,对不对?佛一定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小乘死涅槃)的。所以菩萨成佛之后
做什么?度一切苦厄。正如赵州和尚讲的,修行就像是污泥坑里种莲花,莲花出水后怎
么样?结子啊,结子就是成佛,结子以后怎么样呢?喂鱼喂鳖。我们修行是为了成佛,
成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