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写了一段我自己对第一义的理解。我以前说过,所有能写出来的对第一义的诠释都只是对第一义的接近,这是因为语言文字是有局限的,而第一义本身是没有局限的。其实佛经中有关第一义的诠释和说明,也不尽相同,同样是因为言说都有局限,不过,虽然有些不同,它们的意思大同小异。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言说和概念,虽然有局限,但是它是我们修行的利器和方便。为了便于沟通和交流,我还是非常鼓励大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对第一义的理解。我相信这样会有助于我们相互的交流,也能够帮助我们加深理解。毕竟,离开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去谈解脱,只是无源之水。
我所描述的对第一义的理解是,“空性相本为一体,不一不异;有空必有性,有性必依空;有空性之处,必会显现为相;而任何显现的相,都是本性自性空,同时也是本具空性圆满的。”
扇兄提了一些问题,表示这里面的“不一不异”,“本性自性空”,“空性圆满”,都很不容易理解。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问题,因为涉及到了对第一义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首先讲不一不异。什么是不一不异呢?这就好比是手心手背的关系,不管我们怎么分,都会有两面,但是,其中的任何一面,都不是手的全部。只有全面的看手心和手背,才是整个手的概念。空性,就是这样的关系,空为体,性为用,它们两者不是一个概念,是为不一;但是,有空必有性,有性必依空,这两者从来就不曾分离,是为不异。这是第一层的不一不异。再来看空性相,显然,相和空性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把相当成空,那样是顽空,也不能把空视为相,那样是执实;它们是不一。但是,相是空性的自显现,有空性之处,必有相的显现,而任何显现所示的相,都是以空为体,依性的功德而显现,所以不管是世间还是超世间,空性相是从来不分离的,它们是不异。为什么不一不异很重要呢?因为我们看待任何的事物和概念,在看到它们的表象的同时,也应该洞察它们的本质,也就是空性。而修行的法门,就更是如此,不管是打坐,禅修,观心,其实都是在相中,不过,因为所有的相都是空性的自显现,我们可以通过相,来体验这其中空性的本质。所以不一不异不仅是一种理解,也是我们修行的基础。
不仅空性相不一不异,在佛家的道名言里,在很多地方用到了不一不异,比如说世俗和胜义的不一不异,识和智的不一不异,轮回和涅槃的不一不异。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在相中超越自己,去深入体会这世俗和胜义的不一不异,超越所有的概念和局限。而单从一个方面入手,不管多么高大上的概念,还是概念。我一直讲以相入道,智识双运,就是希望我们不要落边。因为不管是落在有边,还是空边,都不是第一义。
再来讲本性自性空。这里可以吊点书袋,空师兄正在讲龙树的中观,在《中论》的《观如来品》中有一个颂:“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这个颂正好就是解释本性自性空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世间万物万法的性就是如来的性。换句话说,相的自性就是如来的本性,也就是法界的本性。如来的本性是空,所以世间的相(包括了所有的万物万法)自性也是空。我们很多时候讲证空,其实就是通过现证所有万物万法的自性,而最终证如来的本性。所以证空,绝不是舍离显现,舍离相而证空;而是不离烦恼断烦恼,由相入道。
最后讲空性圆满。这里要讲一些离概念的义理了。前面讲到了,所有的相,都是空性的显现。但是为什么还要讲任何一个相,一个事物,一个法,都是空性圆满呢?这是因为,空性是没有大小,高低,内外这些相对的概念和区别的。任何一处或一点的空性,都是全部的空性。我们所能看到的,观察到的,感觉到的,任何的相,都是空性的显现,而这里的空性,就是全部的空性,无漏的空性,这就是圆满的意思。佛家讲一花一世界,不仅仅是指相的层面,其实也是包含了这个空性圆满的义理。当然,不仅是花,一粒微尘,甚至一个分子,都是包含了所有的空性相,也包含了所有的大千世界。这一点可能有些难理解,不过,打破一下我们惯用的相对的概念和思维,可能对理解这一点有所帮助。
扇兄还提到了“非空非非空,非有非非有”,这是我写的对本来面目的理解。其实关于第一义的理解同样适用于本来面目,为什么我要画蛇添足,多写这么一句呢?主要的原因,还是要打破概念!
我前面所有的诠释和说明,都是概念,都是名言,最后还是需要大家自己的理解和现证。而现证的过程,就是一个离言的过程,不要持有,也不要持空;不要持非有,也不要持非空;不要持非非有,也不要持非非空。真正的本来面目,是无分别,无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