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iu320032006-01-04 00:48:29
我来新西兰已有一段时间了。一天我和我的英语家庭老师聊天,这位老妇人的祖上是德国人。她对我说:“你在新西兰也可以拿到一本护照。这样你也会和我一样有两本护照了。这对你很方便。”我只好苦笑着回答说:“不,我不会有你那么幸运。如果我拿了新西兰护照,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中国护照。”她不解地问道: “Why?”我也无法解释为何,我自己也要问个“为什么?”
354afd5这a4fK:JFD:L()$#_
对于中国国籍法的渊源,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零零星星地听别人的解释,也多是“据说”或“可能”之类的,所以我无法对此品头论足。而我作为一个移民海外的中国公民,却亦有自己的心声。

中国人移居海外多是由于经济,教育及环境之类的原因。来到侨居的国家,他们为了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自然要关心侨居国的发展,对侨居国产生认同感是自然的,归化也是自然的。因为这也是养育我们的土地,更何况当侨居国的护照能为 45%#(么$*K:JFD:L()

移民们提供更多迁移,旅行,商业及教育方面的便利时,申请在侨居国入籍就更成为一项具有诱惑力的选择了。我猜想为了生活上的方便,可能是中国移民申请在侨居国归化入籍的主要原因吧。 ?jhfjK:JFD:L(
@s4fads1K:JFD:L(
?)$#@32K:JFD:L

中国移民对侨居国的认同及归化就是对母国的不认同或叛逆吗?不,绝对不是的。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移民们对祖国的眷恋并不是能由一纸公文就能割断的。移民们对祖国的眷恋,从大处上说,他们在那山,那水,那块土地上长大,他们希望并帮助祖国发展,他们为祖国的发展感到自豪,他们为祖国遭难而悲伤,并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种义举,历史上发生过,现在正在发生,以后仍会发生。移民们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从血脉上着眼,他们的根在祖国,那里还有他们的亲人,启蒙老师和朋友们。移民们怎么会忘记他们呢?这种眷恋之情有时也许表现于更微小之处,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想起我在院中种下的无花果树,不知国内是否风调雨顺?它长得还好吗?挂果多吗?同院的朋友都享用了吗?这眷恋之情
真是难以言表啊!
#*(我)$K:JFD:L

kcvmmvckjK:JFD:L()
而我很快也会面临选择。为了新西兰的护照而丧失中国国籍?诚然,即使我失去了中国国籍,也不会失去对祖国的眷恋。但是我却会有无限的惆怅和伤感。我的心会隐隐作痛。“少小离家老大还。”是的,我仍然可以还乡,但这个我,从国籍法的意义上看,却不再是那个“少小离家”时的我了。此“我”非彼“我”不是由于故人离去,不是因为 “王谢堂前燕”飞入了平常百姓家,而是因为我的面孔依旧,言语依旧,习惯依旧,而身份却不再。能不令人惆怅和伤感吗?这种惆怅和伤感还源自于对祖国统一的担忧。中国人移居海外,归化侨居国,仍不会改变我们对祖国统一的关切。两岸和平和两岸统一是我们最大的愿望。我们也都愿意为祖国的统一而尽力。而如果哪一天有人问我:“你自己都失去了中国国籍,作为外国人你还侈谈什么中国的统一啊?”我真是无言以对呀!
($(哦K:JFD
?$*@#(_K:JFD:L

在历史上,中国是一个极有包容性的国家,这才造就了“汉唐盛世”。如今中国发展了,强大了,具有广阔的胸怀会更有助于她。我不知道当年是为何原因令中国作出了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决定。也许有人会说很多国家都是这样的。那么我也可以争辩说有更多的国家给予其海外之子更广泛的保护,同意他们拥有双重国籍,强大的国家尤其如此。不管怎么说,我渴望同时能拥有中国国籍,因为那里是我的根之所在。
216872006-01-04 02:39:25
真的
602292006-01-04 03:20:15
回复:中国国籍
aus2006-01-04 13:58:49
I don't believe you!
海龟2006-01-04 16:47:47
回复:中国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