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useast2006-05-04 21:42:06
买房者三思 (序,思之一)

我姓张,老美叫我JOHN。音相似吧。公司的哥们经常问我房地产投资的事。日子一
久,自我感觉好得象一位投资专家似的。大概是因为4年前我40万买了幢小楼,后来
以每年40万的速度往上窜的缘故吧。我说那是“瞎猫逮了死老鼠”。哥们说我谦虚。
我说那是大实话,只要您静心想一想“瞎猫逮了死老鼠”的深层意思就知道我所言
不虚。其一,我说的是”瞎猫“,没说”傻猫“。”瞎猫“=/=”傻猫“。”瞎猫
“只是不怎么用眼睛。房产商是”夜猫“,一天24小时看着老鼠出洞,但不一定是
只聪明的猫。从另一方面讲,抓”死老鼠“最省劲,事倍工半,守株等兔子撞上去
再去拣。这就要三思而行,审时度世。投资房地产,尤其如此。

今日与在一家大药厂当主任的至交谈他该不该买房子,突然觉得有些想法写下来怪
有意思的。于是GOOGLE了几个关键词,写了篇不土不洋,不英不中,好多地方文理
不通的文字“抛”(POST)到“文学城”。不想有热心朋友诚意相劝,言最好用中文,
且不宜“抛”到<<移民论坛>>。哥们大概以为我英文够呛。其实我写中文的速度比
蜗牛都慢,还不如英文。至于误撞移民论坛白虎堂,完全是咬文嚼字的坏习惯使然:
“移民”就得“移”家,有家就得有房---我当时找了半天<<文学城>>,找的就是这
结果。回头一看,乖乖,五位大律师的巨幅画像,赫然于五条“置顶”新贴之上,
方知林冲在世也会打一个冷战。

冷战之后是冷静。冷静的结果是有一个计划。我准备:

先写完” 买房者三思“:思别人,看看我们周围的美国人怎么过日子并由此微观分
析探讨房地产市场的走向; 思市场以联系其他经济,文化,政治,心里因素以把握
宏观的市场现实;思自己以探索如何将科学与艺术的手段活用于房地产投资的活动。
然后再写三位华人的成功故事。最后是看看全美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

我总的思路是:在当今形势下,能不买则不买,如果非买不可,那也要先让卖方脱
一层皮。


思之一:思别人


对市场的把握开始于对市场参与者的了解---大实废话!

我们先看看一个典型家庭的月开销变化:

利率:4% ARM,贷款30万, 月供$1432
利率:6.5% FIXED,贷款30万, 月供=$1849, ====>-$400
油价:100=>200 -$100
食物:200=>300 -$100
保险:-$50
其他: -$100

(抱歉,只能写到这里了。下次再续。这次暂发此论坛,以续前文。然后移至”我爱
我家“。有兴趣者也可联系:tosavethefuture@yahoo.com)
sqgs2006-05-05 02:04:15
回复:买房者三思 (序,思之一)
sqgs2006-05-05 02:17:10
这和居住地有关, 有些地方没有泡沫.
APAP2006-05-06 00:28:53
回复:买房者三思 (序,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