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配额走向
---------------------------------------------------------------------------
H-1B非移民技術勞工名額嚴重短缺,是各方關注的問題。考克斯新聞社(Cox News Service)報導,企業已準備全力爭取於本屆國會中,達成增加H-1B名額的目標。目前,每年10月新會計年度}始之時,即已用完H-1B的全年配額。
據報導,為解決這一問題,國會可能優先處理關係美國工商界的「技術勞工法案」:允許持F-1學生簽證的外籍學生,在畢業後的職業訓練期,由僱主直接申請綠卡,不用經過H-1B步驟;將H-1B每年65,000個名額,增加為115,000個,並依市場需要作調整;允許在美國大學取得碩士或以上學位、在美國取得醫師資格者,不受H-1B及職業移民的配額限制,使其在通過審核後,直接取得非移民H-1B簽證或職業移民綠卡,而不必等配額排期;增加每年綠卡名額,減少移民案的積壓等。
H-1B一次有效期為三年,可再延續申請一次。申請延長的案件,並不受65,000個名額的限制,可隨時提出。最近移民局發出新指令,凡曾在美國持H-1B簽證工作、但工作未滿六年者,如果離開美國一年以上,可以重新來美使用其未用完的年限,不受名額限制。
不過,《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最近曾就增加H-1B名額提出警告,表示提供此種簽證,目的是吸收難得的高科技人才來美暫時工作,但最新研究資料卻顯示,充分利用此種簽證者並非美國的高科技公司,而是專精「受訓取經」的印度大公司,意圖讓印度員工到美國「受訓取經」,返國後使他們的外包作業更有效率。因此,增加此種名額應嚴防被僱主濫用,以免助長美國工作外包,不利吸收人才。
在非營利組織「經濟政策基金會」(Economic Policy Foundation)服務的羅徹斯特科技學院(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公共政策學教授希拉(Ron Hira)說,印度公司似在利用他們申請到的H1-B簽證,把印度員工送到美國取經,返國後使公司的外包工作更有效率。
希拉利用最新公布的H1-B簽證資料,編纂出一份申請簽證最多公司名單。1998年,申請簽證最多的10大公司中,美國公司佔八個;2006會計年度的名單顯示,前10大公司中,有七家是印度公司,包括排名第一的「資訊系統科技公司(Infosys Technologies)」、第二的印度資訊科技服務巨擘Wipro公司,分別申請到22,600個和19,400個H-1B簽證。
一些知名美國公司,也擔心H-1B簽證被濫用,損害美國科技公司吸收外國人才的能力。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USA)表示,應該賦予勞工部更大權力,調查僱主濫用H-1B簽證計劃情況。
江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