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cal2008-09-28 09:01:28
我們都知道 , 銀行的穩定主要還是在於對資產的管理, 銀行的資產主要是對外的放款. 一但放款發生問題, 直接會對社會大眾的存款發生威脅. 最近美國歷史悠久的華盛頓互惠銀行, 有著三千多億美金的資產, 與兩百四十多億的帳面淨值, 一樣是被美國政府接管. 然後以十九億美金的價錢出售.

在美國的國人因為語言的原因, 多在台灣在美國的海外子行存款,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些海外子行的業務狀況, 畢竟這些海外子行, 並不像美國其他的上市銀行, 可以直接查詢財務狀況. 一但出現問題, 國內的總行也不一定有責任要提供資金, 因為這些海外子行只是國內總行的轉投資的海外獨立公司.

華盛頓互惠銀行的問題主要是在房貸, 就像幾個月前的印地麥克銀行. 根據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的研究報告, 美國的房價的下跌將近百分之二十, 並向百分之三十前進, 已經造成約有一千萬的屋主¸ 他(她)們的房屋貸款已經超過了目前的市價. 一但屋主的工作出現問題, 他(她)們的屋子就保不住了. 市面上的法拍屋就越來越多的, 然後房價就越掉越快.

在九零年代初期美國政府第一次提供資金為美國一些銀行紓困. 因為銀行沒有辦法把這些房貸持續的放在帳面上, 只有美國政府有這個能力. 可是並不是就把這些呆帳就轉給美國政府. 一般的銀行要承擔百分之三十的損失, 甚至百分之七十. 最主要的是根據房子的狀況, 一般而言, 房子如果還是在建築當中, 銀行所要承擔的損失更多.
在美國的國內子行, 大多沒有操作房貸, 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 有許多的銀行卻有建築貸款, 以美國中國信託銀行為例, 美國中國信託銀行在今年的六月底年中報表中顯示, 建築貸款總金額為五億六千八百餘萬元, 這的部分幾乎是整個銀行的總貸款(十九億七千一百多萬)的百分之三十(28.8%). 這個部分還不包括另外還有一億九千六百多萬的未使用金額(根據貸款協議, 借款方將可以繼續向銀行借出這些金額完成整個的建築所需). 如果這著金額在繼續貸出, 那整個建築貸款(七億六千五百萬美元).將佔該銀行總放款額度的百分之三十五.
在一般正常的經濟情況下, 建商(貸款人)也許可以將房屋建完, 銷售, 將貸款還掉. 但是以今天美國的房屋市場而言, 銷售時間拖常, 銷售金額下降, 很有可能就算把房屋賣了, 那也無法償還欠銀行的錢. 在以美國中國信託為例, 在這五億多美元的建築放款中, 已經有超過一億兩千六百多萬的放款過期或是未能繳息¸這個金額大約是整個建築放款的百分之二十二. 若是與去年年底的五千四百萬相比(不到百分之十), 增加了七千兩百萬. 半年時間, 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三十. 這個數字將持續成長.

其中的原因很簡單, 一般的建商以一百一十萬的建築項目為例, 他真正的先期投入可能不到百分之三. 以三萬元購入一塊地, 將地目變更, 市值就有可能變為十萬元, 然後將建築成本八十三萬(灌了十萬的成本), 準備金八萬, 利息支出九萬(美國的銀行連建築期的利息都可以借出來). 若是房價持續上升時, 這建商可以輕易借到八十三萬元. 要是自己施工, 那先期的三萬元投入一開始就賺回來了. 之後的建設至少還有百分之十五的利潤, 要是蓋好之後房子賣的好, 那就可以大賺一筆. 要是賣的不好, 那就丟給銀行. 因為本錢已經賺回來了.

根據標準與普爾最近的報告, 美國的新屋銷售量第二季度下跌了35.4%¸就美西而言, 銷售量的跌幅更超過百分之五十. 在主要的十個城市的房價也下跌了17%. 可是新屋推出市場的在同期卻增加了21% . 我們都知道, 當供給增加, 需求降低, 價錢就會掉.

以目前的情況而言, 美國的房屋的銷售的平均時間增加了近百分之六十. 平均的銷售時間超過九個月. 銷售的價錢也持續往下掉, 在利息支出與房屋財產稅的壓力下, 建築商只有放棄這個項目止血. 就美國中國信託銀行為例, 如果這五億六千八百萬的建築貸款, 發生問題(實際上已經有22%或一億兩千多萬過期或是停止繳息), 以目前的情況而言, 到年底, 美國中國信託銀行, 將有超過兩億的放款會到期無法償還或是停止繳息. 以目前(六月三十日)的呆帳準備金僅為四千七百萬. 總共的到期或是繳息不正常的放款已經超過一億八千萬元, 呆帳準備金只能覆蓋百分之二十四. 保守的估計, 要是整個建築放款有百分之三十無法回收, 那美國中國信託將有將近兩億美金的損失, 幾乎是整個有形淨資產.

相對其他的國內銀行在美國的子銀行, 美國第一商銀, 只有四十四萬放款的過期或是停止繳息, 其中並沒有任何的建築放款過期或停止繳息. 但呆帳準備金卻有超過四百萬元. 美國遠東銀行(永豐金控美國子行), 有九百一十餘萬的建築放款過期或是繳息不正常. 但是他的呆帳準備金卻有一千五百五十餘萬元. 看來在這一撥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中, 美國中信將會有更多的的困難去面對, 尤其是在過去的三年中, 美國中國信託更換了三個總經理, 以目前的總經理劉建虹而言, 先前並沒有掌管銀行的經驗, 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