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sa2009-05-08 14:41:13

总算快毕业了,就差一个月的实习。经过一个多月的联系安排,学校通知我去联邦法院实习,虽然,这通知头天发来,第二天早就要去,虽然,我学过法语但都忘光了,虽然我还不是公民,虽然我没有申请去联邦法院;由于经济下滑,今年的很多政府机构和法院都不愿意像往年那样收实习生,实习完了能留下的机会更是渺茫。我还是很庆幸,自己来加拿大16月,学校还是很公平的,联邦法院实习的经验在我的简历上会比较好看,我想。

可是,通知里要求我带上公民证,出生证等等。我就马上回信问负责老师,说我还不是公民,会不会有问题?等了整整一天,没有回信。第二天,一大早最后查了遍信,还是没有回复。于是,我穿戴起以前上班的行头挤进了赶往downtown的洪流。地铁里的人真多,跟上海的地铁有一拼。更妙的是,这天地铁运营出了大问题。在拥挤的车厢内站空等了半半天,好不容易开启的车在下一站就把我们都扔下了。这一车被抛下的人,要是按上海的速度和不怕挤的精神,应该在很快融入后来的三至四辆车。但是,加拿大的人都不喜欢被人看起来急吼吼,所以,这一车人需要多过十辆后来的车来疏散。结果就是我比预想的晚了一小时到。但是,我仍然是我们四个同学中最早到的。

保安经理让我填了表(主要是同意政府对我进行政审吧),还复印了我的护照和枫叶卡。审核完了回家再等通知才正式上班,法院一直跟学校联系,我们个人只有被动等待的份。然而学校依然如深沉的大海没有任何消息。 我的一个印度裔同学当天根本就没去,自说自话地过了周末才去报到,她倒得到第一时间的消息,说是我们可以去上班了。好吧,先不管这官僚机构的法院和半官僚的学校的低效率,我第二天去上班了。

联邦法院里的氛围和谐悠然。我之所以如此描绘,是经观察得出的结论。黑人员工在其中有将近一半,华裔很少(2个),印度人不多但比华裔多而且三个最高行政总监中有一个是印裔,其余为一男一女两白人。宽大的大堂根本没几个客户,11 个接待窗口只需要开启3个,确雇用了30个专门的员工。员工开着收音机工作。案宗稀稀拉拉随便堆在桌子或地上。这一派景象哪是繁忙拥挤的各省法院可比。除了午休,上午有两个十五分钟的休息,下午有一个。没啥事干,或偶尔有点事干,这就将是我接下来一个月的生活,我想象着。

下午早上带领我们参观的老员工找到我,说保安经理和某某头要见我。我感觉不对,但也只能前往。他们告诉我,作为司法部直属单位,联邦法院有很多信息需要保密,对来访及工作人员都要进行专门的审核。由于中国和加拿大没有签订某种谅解备忘录,我的政审无法进行,所以我不能再实习下去。他们还说我来加时间很短,他们遇到过来加拿大都成为公民,但没住满5年什么的学生也不得不拒之门外。我觉得很荒谬,这种要求怎么早不通知学校,这学校怎么早不与法院沟通呢?总之,我告诉他们我并没有申请来联邦法院,并且我的身份妨碍我完成实习是不公平的。但我也知道争辩并不起作用。于是我马上还给保安经理他们发给我的门卡以表示不屑。我当时觉得他们是针对中国的歧视性政策,这样的要求对我以及所有在中国出生的人设置了一道永远无法改变的鸿沟。他们的案件审理范围我早就清楚,所谓最机密也就是那些装在红色文件夹内的案件。谁都没兴趣看的故纸堆。不公平,官僚作风,做事没有章法的联邦政府!查了一些案例,投诉或起诉联邦法院的案例基本没有获胜的。愤慨却没有用,受害的是我,我丧失了宝贵的时间,继续要等待学校重新安排实习,到这么晚了,能接收人的法院都接收完了,唉,只能说我比较倒霉啊。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今春五月-在哀悼日回顾受灾一周
  • 外面、里面
  • 色大胆小2009-05-08 14:43:33
    字体太小,没法读。要不要调整后重新发?
    brisa2009-05-08 14:48:52
    回复:出师不利记
    needwait..2009-05-08 14:59:23
    联邦政府对外来移民的歧视性政策.... It happens in every country.
    needwait..2009-05-08 15:01:13
    许多政府工作本身就只招本国公民,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brisa2009-05-08 17:25:13
    回复:对不合理的现实应该感到奇怪,并设法改变。
    needwait..2009-05-08 20:41:32
    你是加拿大公民?那是另一回事.
    yl662009-05-09 01:57:26
    回复:回复:对不合理的现实应该感到奇怪,并设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