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d2010-03-16 17:57:03
昨天终于收到了绿卡。来美8年,从开始申请绿卡到现在将近4年半了,前后经历了几乎所有绿卡申请不幸者们都经历过的磨难。看着这小卡片,心里已没有任何原先憧憬过的喜悦感觉,倒是在这期间为这它所品尝过的许多酸甜苦辣依然清晰可辩;在此论坛为人们提供无私帮助者的ID,比如从几年前的我见,radiology,后来的小白兔,直到现在的sdfsdfsdff、863211、Pjiang等等,也不断浮现在眼前。从一开始到现在自己从本论坛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移民知识,作为一点回报,下面将自己的前后经历纪录下来,一是为自己的绿卡征程做一总结,更希望能为感兴趣的网友们的提供一些参考。

受到本坛许多成功人士的激励,2005年上半年开始打算自己申请绿卡。最初从一些网站,包括本论坛和一些律师们的网站上学习相关知识。后来从朋友们那里收集了些相关资料,并从一网友那里购买一套EB2 NIW的DIY材料。但还没开始动手突然得知当年10月份EB2要开始排期,于是从求人写推荐信开始,不分昼夜忙了近3周时间,赶在9月底前提交了DIY的I-140和全家人的I-485申请到CSC。

2005年10月中旬收到打指纹通知,全家人于11月上旬第一次打指纹。

2006年3月份所有申请被转到了TSC。

2006年6月初I-140批准。开始关注EB2排期进展。

2007年6月EB2排期前进到了2006年1月。6月初当时一同递交申请的朋友们都陆续收到了绿卡,自己的则迟迟没有动静。开始通过Infopass和打800电话查询,得知自己的name check还没有结束,但家人都过了。

2007年6月底开始给FBI、第一夫人Mrs. Bush,国会参、众议员写信求助NC。大部分给予了回复,说NC正在进行。此间经过了7月的大混乱后EB2排期又退回到了2004年。

2008年8月1日通过InfoPass得知NC已于5月份通过。

2008年8、9两月EB2排期前进到了2006年8月,其间一些2006年2007间递交的申请得到了批准。于是在8月初又给议员和Ombudsman写信要求尽快处理,但等到10月份才都回信说没有签证名额。当然没了!因为此时排期已退回到了2003年!!

因奢望EB2排期会在2009年跨越2005年10月,又一直等到了2009年10月。此时I-485库存量公布,发现排在自己前头的EB2牢友们还有3、4千,再有一年的名额也不够。同时看到不少与自己情况类似的网友们成功地从NIW转为EB1而拿到绿卡,于是决定不能再傻等了--再申请EB1a!

2009年10底开始着手准备材料,重写起草推荐信,找推荐人,整理论文及引用资料,……最后利用感恩节长假将材料装订成两册,于2009年11月底先在网上提交I-140申请,申请被分到TSC,随后将全部材料寄去。

2010年1月底网上得知I-140批准,2月初收到批准通知。同时网上显示第一份NIW I-140又被批准了一次。

2月初打电话到TSC(800号码—1—2—1—收据号码—1—3—4)要求将原来的I-485s与新批准的I-140相联接,一位很友善的女移民官员说马上给予办理,并说申请还没有分给移民官员。

为进一步督促,随后又打电话要求做service request (800号码—1—2—3,注意,这里不需要输入收据号码),答复说45天如无反馈再联系。同时又给州议员发传真要求协助。

几天后收到重新打指纹的通知,日期为2月底。原指纹到3月底才过期,通知是1月底发出的,看来移民局在批准140的同时就着手485的准备工作了。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前搬了家,虽然通过网上改了地址也收到了USCIS的确认信,但指纹通知上的地址还是老地址,而且此通知不知经过什么途径竟然送到了新地址。而又被批准一次的旧I-140的批准通知却因老地址被退回到移民局。

2月上旬闯关指纹中心,解释说因指定日期不能前来,能否给与照顾早打。此时已近下班时间,那里的人正百无聊赖,连表都没让我们自己填就给我们打了,前后不过10分钟!当天网上485有LUD,但内容未变,还是原来的转中心通知。此次LUD不知是由于打指纹的缘故还是当天有人开始处理申请了。

2月中旬又打800电话询问重新联接状态,一女移民官员说看不到是否已经联上,故发邮件帮助查询,并让过些天再打电话。

一周后又给TSC打电话,另一女官员说看不到485 与哪个140 相关联,倒是看到与H1签证相关联,并鼓励写信要求re-link。还说看到有一个请求(没问是自己的service request,还是前一移民官的邮件),要求有耐心并给他们时间来处理。参照Pjiang博客中的样板,当天给TSC的140和485两地址同时写信要求re-link。

在信发出10天后发往485地址的信被退回,附信说应要求更新了地址,如有问题打800电话。发往140地址的信在此后5天也被退回,附信说感谢就申请进行查询,并说可以通过他们的800电话对此查询进行追踪。两封回信都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收到第一封退信3天后发现配偶的485和两个140连续3天同时有LUD, 第4天收到全家485批准通知,网上状态变为绿卡已预订。

一周后网上信息又变为批准通知寄出,当天全家人同时收到绿卡和welcome letters。

以上是我绿卡申请过程的流水帐。其中没有提及的还有无数次的拨打800电话和去Infopass问询,参加网上发起的多项活动,如写信、发传真等。另外前后共打过4次指纹,配偶申请了4次EAD。一点经验和教训:

如果你能自己撰写并发表英文论文,你就具备一定自己申请绿卡的能力。如果打算自己申请,就要时时多留心,通过多方收集相关资料。

申请绿卡能早不要晚。排期瞬息万变,自己能控制的只有提交申请的日期(优先日期)。

NIW能被顺利批准,EB1a成功的希望也较大。

关于材料装订:用彩色纸打印索引目录页看来是个有用的技巧。将主分类索引目录打印在厚一些的彩色stock paper上,并以此作为整套材料的骨架。次级或次次级目录打印在另外颜色的纸上。注意同一级别索引目录要用同一种颜色。在第一至第二级索引目录页下方用彩色标签标示,同一级别也要使用同一种颜色。各种颜色之间要注意协调。

如有需要,尽早争取多方帮助,包括打800电话,给政要人物写信,InfoPass,等等。就算帮不上什么忙,通过这些渠道最起码你对自己申请的进展状况会有所了解。

提前打指纹是可行的。

关于Re-link:好像不会自动进行,尽管在新的140上提供了相同的A#。打电话作用看来不确定,应该写信。我的485从发信到批准只用2周。尽管发往140和485地址的信都先后被退回,回信也没有明确说明是否给予Re-link,但从时间上看,写信应该起了作用。

最后祝还在继续等待的和准备申请绿卡的网友们都有好运气!同时再次感谢在本坛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们 -- 好人必有好报!
拖拉机手2010-03-16 23:03:23
装订的方法,对于140和485一起递交的情形,并多人申请,值得一试
zhangvszhao2010-03-17 16:37:46
thanks a 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