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韵声声2013-10-05 11:10:25
  前不久,可能就是在文学城看到一段文字,让我深有同感。意思大致是:对于初次踏上异国土地的新移民,人生一定是从负值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奋斗才能归零,然后才能从零起步,向正值迈进。
  虽然在国内我们已经有一切从头再来的打算,但是初次踏入这片土地,发现自己像个婴儿一般,什么也做不了。因为妹妹已经在英国10年了,(她是持工作签证来的,在伦敦非常著名圣托马斯医院工作)我们落地之后有妹妹帮助,已经好了很多。但是英语对我们来说仍旧是巨大的挑战,虽然我们俩这么多年英语基础都还不错,我们的移民就是自己办的,没有找中介。但是到了英国,发现怎么很简单的话都听不懂,尤其是接不了电话,一个字都听不懂。对于口音的适应真是很难,也真正感到自己老了。当时真是很沮丧,幸好我们有心里准备,家人也鼓励我们,让我们多出去练。终于多方打听有个英语班是免费的,可以练习。去了两次发现都是非英语国家的人聚在一起练习,而且程度也不一样,没有什么意义。后来朋友推荐我们去教堂,那里有很多机会可以练英语。我还去教堂做了义工,在那里卖咖啡和茶。同时,我又找了一个跟我交换语言的朋友,确实英语的听说进步很大,当然我觉得还远远不够。日常生活早就没有问题了,现在自己可以跟他人谈我的未来的事业、跟律师谈话、还自己买了车,跟商家讨价还价。但是要达到我想要的高度,对英语的学习一定是终生的。
  老公来了之后,变化很大。首先减肥成功,从160斤减到138斤。但是他从来没有可以刻意而为之,自动变瘦,三高也没有了。刚开始他受聘于一个中文学校当中文老师,每周六上午教课。大部分时间除了学英语还报了一个baker 培训班,每周三上课,没想到从来没有做过baker到老公,一做便是专业水准,各种各样的面包、蛋糕、披萨、当然还有他自己开创的新品种。不仅满足了全家人的味蕾,还很快找到了全职的工作。我们住在伦敦的西南,他每天要赶到伦敦的南部去工作。每天不到5点就起床,换乘两次公交车才能到,6:30 上班,下午4点下班,几乎要站一天,对他这个一直在办公室坐着的人来说,刚开始一定是很不适应的的。第一周因为不熟悉操作流程及场地,手上、胳膊上都有伤,我看着心疼的都哭了,但是他没叫过一声累。爸爸的辛苦付出是对儿子最好的教育,有一天老公胳膊上有一个油崩的伤口,我看见了叫了一声,儿子过来看到,眼睛一闪,默默的走开了。
  老公到这里不久就学了driving license,理论一次通过,但是实际第一次考试居然没过,这个对于我们来说都很意外,老公是个多年驾龄的老司机,在北京这么复杂的路况滚打了4年的老司机在这里失手了。通过这次考试我们明白,这里考的是安全,驾驶技术次之。老公fail 的原因是因为距离前面自行车太近了。没办法,该交的学费就得交,找教练再上几次课,准备下一次考试。
   下面再说说我,在我来之前,就有两个朋友的孩子预定到我这里来学琴,因为我去年送儿子留学时在这里开了一个演奏会,大家很期盼我的到来。我不惧怕在任何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当然要让更多的人认可是需要时间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华人乃至韩国人的孩子找我学琴。当然我一如既往执行我的原则,宁缺毋滥,教值得教的孩子。遇到有些华人朋友找我,我就告诉她们去我国内的博客看看,上面有我的教学心得、学生演奏视频、获奖证书等等,博客的网址在这里就不提供了,有做广告的嫌疑,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用Google搜索《黄老师钢琴艺术搜狐博客》,首页上的照片跟这里的一样。因为我是主申请人,我必须在自己的business工作,我已经注册了公司,并且准备投资做一个与我过去有相关经验的business,因为尚在筹划当中,在这里不变与大家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