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娜妈妈-双语宝宝2014-04-21 13:04:12
我家大女儿娅娅出生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她九个月大的时候,开始自己翻书看。我当时只是看着她,觉得她专注看书的样子很可爱。

到娅娅过完她第一个生日的时候,有一天,我顺手拿过一本书,把她抱在怀里,读给她听,她听得津津有味。这样一发不可收拾,我以后每天都给她读书,时间越来越长。从早到晚,除了吃饭和睡觉,我们都在读书,有时候一天可以累积4个多小时。

读书让我们在一起度过了非常快乐的亲子时光,也让娅娅养成了爱读书、能自律、专注力强的好习惯。在她近三岁的时候,我已经给她念图画较少的桥梁书了。她能花上45分钟自我完成一件颇为复杂的拼图。她上学之后,更是老师们的最爱。无论在哪个老师的手下,她都是最听话的孩子之一,从来没有给老师添过麻烦。
九个月大的娅娅直接翻书看。

然而,儿童早期阅读的种种裨益,却是我在嫣嫣和娜娜这对双胞胎出生之后,才真正认识到的。

嫣嫣和娜娜出生之后,我们陪伴娅娅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为方便起见,我们给娅娅重新阅读那些图文结合的、薄薄的绘本。很多时候,我们一边抱着宝宝喂奶,一边给娅娅读书。娅娅倒没什么异议,但这对于两个小婴儿来说,却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两个小家伙从小就喜欢翻书,而且什么书都看,无论是彩色的绘本、娅娅的桥梁书,还是我的中文教材。当我忙着做饭或其它家务的时候,两个小家伙都可以安静地坐在地上看书,自己打发时间。

娜娜的专注力和记忆力惊人,18个月的时候已经可以辨认(不是记忆哦,不一样的)26个英文字母,从1数到20。

嫣嫣特别喜欢自己“读”书,用只有她能理解的语言在那儿咿咿呀呀。她很早就会说话,而且吐字清晰。相比于同龄的宝宝,她的词汇量要大一些,句式要复杂一些。她更喜欢用语言来表达她的需求。

双胞胎近两岁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儿童阅读的学习班。从学习班上,我惊讶地得知,早期阅读可以早到宝宝只有一个月大的时候。这时候的婴儿,尽管视力有限,听力发展已经完全成熟。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看轮廓鲜明、对比强烈的无字黑白图形卡。

如此看来,我们家三个宝儿,早期阅读都开始得不算“早” 呢。

早期阅读教育对儿童的语言、表达、逻辑、习惯及未来成长,都裨益匪浅。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养成自主读书的好习惯,这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今天,我就来谈谈儿童早期阅读的零零总总,希望对你的育儿经历有帮助。也希望你的宝宝能够更早地开始阅读,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哦。

1岁多的娅娅正聚精会神地读书呢。

早期阅读的好处:
    1. 增进亲子关系: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还有什么比窝在父母温暖的怀中,与父母共享一本好书更温馨快乐的?
 
    1. 促进幼儿大脑发展:0岁到三岁是婴儿大脑发育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事实上,我们大脑的90% 的发育是在这个时段完成的。而阅读能推动包括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判断力、理解能力等17个大脑神经网络的链接和发展。
 
    1. 培养基本的表达能力:早期阅读能帮助孩子学习语言的吐字技巧,认识语言的组成单元,扩大词汇量,有助于他们确切地表达思想。
 
    1. 掌握基本的阅读知识:并非每一个孩子都天生知晓文本应从左向右读,或者页面上的文字与图画是分开的。早期阅读能帮助孩子获得这些必要的预读能力.
 
    1.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早期阅读帮助孩子了解抽象的概念,认识因果关系,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早期阅读能增加孩子的自律性,延长注意力,促进记忆,更好地为孩子融入学校这个新环境作准备。
 
    1. 激发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早期阅读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教会儿童认识多少单字,记住多少知识,而是要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养成热爱读书、主动读书的好习惯。
 
    1. 直接影响未来的学业: 研究表明,在学前班之前就接触阅读的孩子,更有可能在正规教育的各个方面表现良好;而上学之前孩子所掌握的词汇量,将成为他/她未来学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1. 拓展儿童认知世界的渠道:在接触书本之前,父母是孩子认知世界的主要或唯一的渠道。阅读扩展了孩子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认知来源,为孩子呈现出一个更加多彩斑斓的世界。
近2岁的嫣嫣正安静地读书呢。

早期阅读时间表:
    1. 1-2个月:1个月大的宝宝,听力已经完全成熟,眼睛可以看清15-30厘米之内的物体,还不能辨别颜色。爸爸妈妈可以给这个时段的宝宝看轮廓鲜明、对比强烈的无字黑白图形卡。它们不仅可以给宝宝适度的视觉刺激,初尝阅读的快乐,还可以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促进宝宝脑潜力的开发。
 
    1. 3-5个月:宝宝3个月的时候,已经可以区分颜色,而且偏爱明亮鲜艳的颜色。爸爸妈妈可以给这个时期的宝宝看颜色鲜明的彩色图形卡,尤其以红、黄、绿、橙、蓝这些颜色为主。
 
    1. 6个月之后:6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稳稳地控制头部,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将宝宝放到膝上,偎依着宝宝,这样既可以帮助他支撑好他的头和脖子,又可以让宝宝感受到你的体温。爸爸妈妈可以选择牢固的、简单的、有趣的启蒙书、触摸书、翻翻书、拉拉书、概念书、立体书、玩具书等,让宝宝认物,体会阅读的乐趣。
 
    1. 12个月之后:宝宝到了1岁,视力几乎已经成熟,可以理解父母许多话的意思。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开始给宝宝读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图画书,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没有耐心坐下来听完整个故事,也没有关系。
 
    1. 24个月之后:2岁后的宝宝求知欲旺盛,学东西很快。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尝试不同题材的图画书,让书籍帮助孩子认知世界、接触生活。这时候的童书,应该篇幅简短、叙事简单、画风淳朴、寓教于乐。
 
  1. 36个月之后:3岁孩子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涉及科普、智力开发、文学、艺术、音乐类等等。只要孩子愿意,这个时期的图书,还可以逐渐向图画较少的“桥梁书”过渡。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必勉强。
这个时间表仅作参考而已。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发展轨迹,早期阅读也需因人而异。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孩子错过了早期阅读的某个时段,家长也不必沮丧或烦恼,迎头赶上就好了。像我们家娅娅,一岁的时候才开始阅读,开始得已经很晚了,仍然成长成为一个热爱读书的好孩子。

同时,家长也不必拘泥于这个时间表上的选书建议。有时候,大一点的孩子重温早些时候读过的书,也未尝不可呀。我们家娅娅,近三岁的时候就在阅读桥梁书。四岁的时候,我们给她念薄薄的图画书,她仍然听得津津有味。即便是现在,她已经上学了。每当我给她的双胞胎妹妹念绘本的时候,她都会挤在一边,饶有兴致地听着。 早期阅读的首要目的是激发并保持孩子阅读的兴趣,并不是厚的书、难的书就是适合孩子的书。
近2岁的嫣嫣自己在图书馆挑选图画书。


早期阅读的方法:
    1. 大声朗读。美国教育部1985年的调研报告特别强调,“帮助儿童构建知识并最终取得阅读上的成功的最为重要的活动,就是给他们大声朗读。”

      美国畅销书《大声朗读手册》作者Jim Trelease 也指出,大声朗读的裨益,数不胜数。它可以帮助孩子将书本视为愉悦的、有价值的、让人兴奋的源泉;它为孩子提供背景知识,帮助孩子理解所看、所听和所读;父母给孩子朗读次数越多,孩子的词汇量就越大,父母还可借机树立自己热爱读书的好榜样。

      大声朗读让儿童接触到不同于日常对话的书面语言,而后者更具描述性,并运用正规语法结构;大声朗读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文学载体,如诗歌、短篇小说、传记等等,大声朗读还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为思考和写作打基础。

       
    2. 挑选孩子感兴趣的书,或让孩子自己去挑书。孩子兴致不高的时候,不要勉强。
       
    3. 每天朗读至少15分钟以上,贵在坚持。  
       
    4. 融入你的情感。尽量让你的声音、表情和肢体来配合故事情节。用不同的声音给不同的故事人物配音,不要干巴巴地念语句。
       
    5. 在阅读时让孩子参与进来,给孩子提问,也鼓励孩子发问。比如说,你可以指着书页上的图画,把图画书变成游戏书,向孩子发问:小老鼠在哪儿呀?这里一共有几个苹果呀?皮球上都有些什么颜色啊?闹钟是什么形状的呀?匹诺曹的鼻子为什么又长了?孩子一定会迫不及待地给你答案。
       
    6. 有时候边读书,边用手在文字下面划线,让孩子看到对应的文字。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记住那个单字的写法,并将它将其对应的发音联系起来。
       
    7. 反复读同一本书。你有没有碰到一本薄薄的小书翻来覆去给孩子念上20遍的情况?如果有,那恭喜你。因为正是孩子喜爱这本书,对阅读它有兴趣,才会不厌其烦地反复听,反复看。而你的每一次阅读,都是在帮助他加强记忆,将书上的词汇和句法化为己用。量变导致质变,说不定哪天他会突然脱口说出书中的某个词或某个句子呢。  
       
    8. 让孩子将故事复述给你听。复述能调动孩子的注意力,训练思维能力,也是对孩子语言能力的一次大检阅。我们要鼓励孩子复述故事,但是不要勉强。如果孩子的复述与原作有出入,也没有关系。
       
    9. 让孩子能够随手拿到书。将书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随便孩子翻读。在孩子临睡前,家长不要忘了提醒孩子将书放回原处,这样既可鼓励孩子自主阅读,又训练孩子养成收检的好习惯,岂不一举两得?
       
 
近2岁的娜娜和嫣嫣在图书馆安静地享受读书时光呢。

结语:阅读是终身养就的习惯,早期阅读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而已。读书之余,家长们也不要忘记劳逸结合,让孩子在读书之余,多到室外去活动、去玩耍。 

家长们还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美术馆、音乐厅、电影院、游乐场等,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探索、观察周围的世界,这也正好与孩子阅读所获得的认识相得益彰呢。        
 
2岁多的娜娜在参观本地小学和中学的艺术展。娅娅的作品也在其中。
        

丽娜妈妈:
三个孩子的母亲,旅居美国。乐于与您分享双语育儿的资源、经验、感悟和成果,探讨儿童双语教学的课题,提供美国儿童教育的信息,并推荐精美的英语儿童绘本。微信公众帐号Best4Future。 

【一点心愿】如果您读了这篇文章觉得有收获、有感触、有意见、有建议,欢迎回复或留言。也欢迎您与朋友分享, 但请保留以下信息和二维码: 

作者微信帐号: Best4FutureChina
微信公众帐号: Best4Future
   

关注丽娜妈妈双语宝宝(搜索微信公众帐号Best4Future)或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然后选“查看公众号”,点击“关注”即可。 

【版权申明】本博客或公众号内所有文章,皆为原创。商业媒体(含平媒、网媒、电视广播及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