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岩2015-03-05 18:03:04

最近网上有个标题很吸睛,“好多国人听信公知吹嘘美国,移民悔之晚矣"。《环球时报》(以下简称《环时》)的原文是这样的:”很多移民美国的国人竟然以为美国拥有 ‘优厚的社会福利’,直到移民美国后才恍然大悟,但悔之晚矣。”

没有数据、也没有当事人的陈述,《环时》就这么武断地推销了一个概念:移民后悔了,而且晚了。

公知吹嘘了美国什么? 我没听到,根据原文,大概是吹嘘了美国有 “优厚的社会福利” 吧。

关于美国的社会福利,这里引用一篇新浪博客的文章 “中国退休老人在美生活幸福快乐吗?”,其中说:
“应当说,在美国生活,对于节俭惯了的中国老人来说,保证正常的饮食起居是没有压力的。虽然從中国退休后才来美国,没有纳过税,不能享受社安金,但只要你确实没有收入,来美国后也与子女分家,单独立户,就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面向无收入人群的社会救济金(SSI),每月大约有七、八百美元,可以申请老人公寓,租金相当于救济金的二、三成,剩下的五、六百美元就是每月的生活费和零花钱。此外一些得到政府补贴的机构也会办诸如老人中心,额外提供午饭、尿不湿、社区活动的费用。看病则使用政府的 ‘医疗照顾’ 项目(俗称白卡),这种保险涵盖绝大多数的费用。"

美国的社会福利到底是不是优厚?一目了然,这还是对一个来自国外的、对美国社会毫无贡献的退休老人而言。至于我们这些工薪族,社会福利当然不及退休老人,但我们也有享受的那一天。

关于移民后悔不后悔,我这里改用一句话,“悔民不移,移民不悔”。患得患失、瞻前顾后的人本来就不应该移民,这种人趁早打道回府吧。谁骗你来的找他算账去,如果是公知就从此改听毛左,如果是移民中介就告翻它,如果是你自己就狠狠抽自己的耳光!

如果是自己要来的,那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美国不欠你的,没有理由为一个初来乍到者夹道欢迎。美国给新移民提供的是机会,而不是现成的美金。

当我(们)当初决定抛弃国内的一切到美国打拼的那一刻,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后悔。失败从来就不是一个选项。《环时》还真是多情了。

根据新浪财经的一篇报道,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亚裔是美国收入最高群体。另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华裔移民超400万,平均收入超美国白人。从大数据上来讲,移民不后悔。

亚裔或者说华裔总体收入高,但总有一些低收入者,贫富差距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但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收入差距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基尼系数约为0.55,而美国为0.45。在一个贫富差距更小的国家生活,移民不后悔。

另外,在海外不用翻墙就可以Google,就可以YouTube,就可以浏览文学城、万维。在一个严重依赖互联网的信息时代,移民不后悔。

当然所谓 “移民后悔” 恐怕更多的是指移民失去了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多年时间。但事情总是有失有得,这就得看了,而且得长期地、全面地、综合地考量。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期间的主要受益者,也就是中国的富豪,十年来加速外流移民。失去了这十年?呵呵,移民不后悔。

移民不后悔,并不代表移民不沉重。除非万不得已,没人愿意到一个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国家去从头开始。《环时》不去探讨为什么部分国人要移民,反而对一些同胞的暂时困难幸灾乐祸,实在是不地道。退一万步讲,即使生活得不如意,有部分移民后悔了,就一定晚了吗?祖国就从此堵死了这部分人的退路?不是说祖国永远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坚强后盾吗?怎么后盾忽然就一下子变成了一堵墙?所以说《环时》即使没有在统战政策上犯错误,起码也是用词不当,政治上不正确。

就在《环时》这篇 “移民悔之晚矣” 的文章出来的当天,柴静的《穹顶之下》点击量突破了3000万,掀起了轩然大波。有网友说《穹顶之下》就是移民最好的广告片。

《穹顶之下》无意之中打了《环时》的脸,不过《环时》本来就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