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零零吧2018-08-30 16:39:09

我的四个家乡

移民十多年了,还没换国籍呢。有时觉得自己是个拖拉的人,不逼到墙角不会去爬墙,走路的时候看到能坐下的地方就想歇歇。

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我有四个家乡。第一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我家在村头,家对面有池塘,家的右面有一个小树林,树林的旁边是一条河,那条河的道对面还有一条大河,可以说我小时候很多温暖的日子都是在河里渡过的,玩捉小蝌蚪,各式青蛙,抓蜻蜓和捉蝴蝶,还有去捉鱼捉虾,捡蘑菇落花生地瓜之类的,说个大概吧,总之好多美好的回忆,还有那些玩沙子的日子,因为家附近的这个小树林,在山脚的部分是片沙滩,那些沙里的颜色是深黄色的,所以到现在我还对沙子独有情种,太多回忆在里面了,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家乡。我的第二个家乡就是大连,上完高中就去了大连的一所学校,那是一个军事化管理的学校,每天早睡早起,作息时间都很正常。在大连的几年交了很多的朋友,到现在还联系,每次回国都和她们相聚。相聚之缘,很珍惜那份纯纯的同学之情,朋友之谊,那是一辈子的朋友,很感恩。

后来结婚来到加拿大,第一个城市就是落脚在温哥华,记得刚来的时候正是初夏,天天都顾不上看电视,几乎只要天气好有时间就出去玩。温哥华真是个美丽的城市,还是个移民城市,当时我去的时候华人的比例是14%,还有别的族裔,我猜大概移民占一半的比例吧,这里我就不去查资料了,说过我是个拖拉的人,很多事都懒的去弄个究竟,除非是我特别感兴趣的人或事。记得移民过去的时候,还带了一个电动车,老公上班的时候,我就骑着电动车去西温玩,还有北温西温对面的温哥华市区去玩,好多的公园好多的海滩,还有好多的小松鼠,我老爱带一些吃的给它们,总会和它们玩一会儿,还不忘拍几张照。那段日子很平常琐碎,慢慢地忙着,不停地流动着,日子过的很快,很多时候就是那样过来的,后来怀孕了,有小孩了,交了一些也是中国人的妈妈们,生活过的也很充实,东家跑,西家走的,在一起都是话不完的有关孩子的话题,分享学习了很多带孩子的经验。那几年在温哥华的日子现在想来很是让人怀念,美的风景无处不在,晚上开车去山上兜风,站在半山腰看着温哥华的全景,还有那一个个雾天,那看清又看不清的远处的城市,让人有些感叹,美的像仙境,一览众山小无非也就这样了。这就是我的第三个家乡温哥华。

第四个家乡就是我现在居住的城市了,也是一个沿海城市,也许我这辈子和海有缘吧,从第一个家乡走出来,住的城市一直都是沿海城市。来这个城市的原因是源于老公的工作调动。我刚开始是不愿意过来的,因为我太爱温哥华了,还有很多华人,语言方面也方便,还有很多朋友在那边,过来因为拗不过老公,也是公司需要就过来了。从物价上来说,这边的房子和温哥华比,真便宜,就是吃的东西贵一些。还有我定居的这个省的收入税很高。就拿年薪10万来做比较,如果这个省每年得到返税是零的话,那么温哥华就会返6000加元,无形中,每年就少了6000加元,而且是纯剩下的。听起来不多,每年都积攒起来,也是一笔不少的差异。老公说即来之则安之,因为他喜欢这里,也许对于他来说没有压力了,我也就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其实每个地方的人都会有一些差异,刚开始过来的时候,觉得这里的本地人有点冷,不怎么爱讲话,你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也就笑一笑,就不再继续说什么了。给人的感觉有点排外。我想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以前住的城市温哥华是个移民城市吧,那里的本地人更有一颗包容的心,因为已经接受了有很多移民的事实,走到哪都能碰到移民也就习以为常了,所以面对移民的时候也就像面对本地人一样,能谈话,不介意谈话,微笑打招呼,闲聊一些话题也都是很友好的样子。而我现在居住的这个城市,刚来的时候,大街上几乎很少看见中国人,面对本地人的时候,总有一种距离感,因为我老公和我有时会喜欢闲聊几句,老公有时还会聊个不停,但是刚开始就是感觉不受欢迎。来了这的几个月后,我们就开始去了离家不远的教堂,感觉到那里还是很温暖满满的,见面都会有人给你一个拥抱,有事没事聊聊天气,业余爱好什么的,记得当时和老公有共鸣地开玩笑,聊天气是永远也不会厌烦的话题,因为每天都好像不一样。到现在为止,觉得这里的本地人也很友好,只是感觉是慢热型的吧,也许热的慢,冷的也慢,因为慢热需要时间,冷却时也会慢点,适应就好,习惯就好了。现在也发现到处有不错的风景和美丽的沙滩,也出去玩了很多次,不想和温哥华比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点,只要有走到哪都是家的心态,那哪里都会是落脚的家园。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