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2022-09-18 18:14:21

Author 外滩君

这个年轻时从不会摘下墨镜的男人
如今体面地离开了

 
9月13日,法国电影传奇导演让-吕克·戈达尔于瑞士家中逝世,享年91岁。
 
在生命的尽头,他没有受到疾病的折磨,而是因为“感到精疲力尽”,选择了安乐死,在亲人的陪伴下,体面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早年间,戈达尔就表达过,不希望在弥留之际没有尊严地被拖上轮椅,如今也算是得偿所愿。
 
这位一生都在打破常规的大师,最终连死亡都是如此自由和反叛,就像他的电影一样。
 
 
对于全世界的影迷,戈达尔是神一般的存在。 
 
没有剧情、剪辑跳跃、甚至噪音也能入镜,看他的电影,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他的敌人、朋友甚至影迷也未必真正懂他。
 
但是这些都无法撼动他在影坛的地位。《精疲力尽》《狂人皮埃罗》《法外之徒》等,每一部都是教科书级别的作品。
 
 
他走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发文,称他是“最反传统的新浪潮电影人,发明了一种绝对现代、极度自由的艺术”。“我们失去了一件国宝,一个拥有天才的远见的人。”
 
国内许多名导也深受戈达尔的影响。奉他为偶像的王家卫悼念:“天行而神会,游艺而道存。感谢高达,永远的战士。”
 
贾樟柯则引用了戈达尔的名言:“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
 
“成为不朽,然后死去。”这是戈达尔成名作精疲力尽》中的台词,如今也成为了他真实的人生写照。
 
 

01

从影评人到导演

偷过钱、进过监狱

 
戈达尔的一生都是自由反叛的。他的出现,挑战了好莱坞的拍摄和叙事套路,为电影注入了新生命。
 
1930年,戈达尔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医生,母亲是银行家的后代。当年法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巴黎荷兰银行,正是戈达尔的外公开的。
 
虽然拿的是上流社会贵公子的剧本,戈达尔却很离经叛道。大学入学考试连连失败后,他彻底迷恋上了电影,没事就泡在影院。
 
后来考上了巴黎索邦大学,他也索性不去上课,而是天天往拉丁区的电影俱乐部跑。
 
 
在那里,他遇到了一群比他更疯狂的影迷,包括后来同样成为大师的特吕弗、雅克·里维特等。
 
这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没日没夜地聚在一起聊电影,个个锋芒毕露,见解毒辣。他们最痛恨的,就是当时盛行的那类制作精良却平庸无聊的片子。
 
1950年,19岁的戈达尔为《电影公报》杂志撰写了一篇文章,以影评人身份出道。后来,他又和特吕弗、侯麦、里维特等人一起,成为了《电影手册》的撰稿人。
 
 
因为“不务正业”搞起了电影,戈达尔的父母拒绝在经济上支持他。他也够我行我素,居然直接从家里偷钱,拿这些钱去资助朋友里维特拍他的处女作。
 
后来,在母亲的安排下,戈达尔到瑞士一家电视台工作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又在公司偷窃,还进了苏黎世的监狱。
 
 
1959年,戈达尔重回电影界。这一次,他不再以影评人的身份出现,而是做了一名导演,将自己对电影的期待变为现实。
 
他执导的第一部长片《精疲力尽》,把所有人都看懵了。大家第一次知道,电影还能这么玩。
 
影片的成本极低,预算仅7万美元,讲述了一个有关犯罪、黑帮、逃亡的故事。戈达尔非常嚣张地说,“拍电影你所需要的仅仅是女人和枪。”
 
而做到这一点,意味着电影里几乎没有任何所谓专业的设备,不租摄影棚,不用人工光源,连摄像机都是手持的。
 
 
更大胆的是,戈达尔连剧本都没写好,片子就开拍了。
 
他经常当天想好对白,让演员边演边改,并加入即兴创作。
 
还有很多颠覆性的尝试,比如突然断掉的镜头、不连贯的叙事等。
 
这一切都气坏了当年的所谓电影专家,他们大骂戈达尔,说他玷污了电影。
 
 
但在一片争议声中,戈达尔还是出圈了。
 
凭借《精疲力尽》,他获得了第1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奖。这部影片也成为了法国新浪潮的开山之作。
 
看他的片子,观众困惑的同时,也深深为之着迷:原来电影可以如此自由、有生命力。
 

 

500miles2022-09-18 20:27:28
特吕弗回信嘲讽道,“你应该拍一部自传,叫《狗屎依然是狗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