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里面有一种说法,叫做根据数据,做出推论,把推论延伸应用到新的数据上。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危险是啥,就是根据过往的数据推出的理论是无法应用到新的数据中的。
为啥大家想把自己这么多年学到的经验,变成一两句教条,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这不是非常不理性吗?
大家来想想中国的古话,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天将降大任于斯”等等,你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能任意套用吗?
我们经常遇到一种情况,一句指导的话或者例子,在不同的情况下,理解也会有不同。如果你判断它不适合自己,你,作为一个成年人独立的人,是不会接受的。那么,孩子为什么一定要遵从家长的意思?除非自己真正理解了一句训导的话,才会真正接受。孩子学习如何生活,不是学数学题。不是家长说啥,孩子就能理解并且全盘接受。家长可以磨破嘴皮子,但是如果孩子不从心里认同接受,家长也就是自己过过嘴瘾。你不断地说,发现没有效果,可是自己停不下来,那就是唠叨,自己没有数,看不清情况。不知道这样做,唯一的意义就是发泄自己心中的焦虑而已。这时候,有的家长还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傻,这么不理性,这么不懂道理。试想想这种家长,难道是有理性的哪个?
我们做家长的,说到头,我们自己现在的成绩教训也好,只能说明是我们自己通过一定程度的尝试的结果。我们的经验和见识,其实也不过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常规经验和见识。我们也不能说,因为我们过得不错,我们知道的,就是最正确的唯一道路。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少走弯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自己走的那些弯路,可能更远,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我们还是从我做起,先看看自己在寻求解决问题的道路上,自己都走了哪些弯路,能不能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