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怪怪的
Stegy 因为天生比同龄人慢半拍,所以总是多一些二百五的问题。这篇斐刚PNAS1999文章标题恐怕其他做过生物学研究的一目十行就知道是说啥的,昨晚我看来看去总有点不清楚,放个 'appear' 干吗?
Google 和百度了一下:
Appear: seem; give the impression of being.
百度: 显得,似乎
小时所到任何故事总要问是真的还是假的。从来不理解啥叫似乎是真的。 那似乎是真的又和似乎是假的有啥区别呢? 常常上当受骗,要不说是慢半拍呢。 因为认知不了就把这个长长的题目拆分了一下( 即老美常爱玩的Slice-and-Dice一下):
Case 1: 如我做研究生拿到了文章报道的全套结果,真是高兴得要觉都睡不着了,我一定要老板同意用下面这个做标题:
“Identification of a Functional five-transmembrane domain chemokine receptors”
如果老板不同意我就躺倒不干了。我己经做了己知的所有的功能活性测定,拿到的都是那么漂亮的数据,你还硬要给加上个我一看就糊涂的“似乎是”. 我又不是去骗人,要怎么才能不“似乎是”呢?
从专业技术角度上讲这篇文章涉及的内容有二部分: 五个跨细胞膜区段(5-TM) 和GPCR 受体功能活性。因为所有以前知道的成百上千的例子都显示GPCR 受体功能活性需要7-TM. 所以5-TM 这例如属实有重要意义。这篇文章做了全套的受体功能和活性测定,这些结果本身得是绝对经得起考检的能重复的对吧? 因为这正是你要报道的核心结果。关于究竟是否有5个TM, 经过计算机软件分析蛋白质分子序列,可以说是most likely, almost certain. 但我们是要记住这5-TM还没有被实验100%证明。说清了这一点, 这第一个标题是可以用的。
关于“Identification”, 生化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文章用的很多。科学研究毕竟是在探索末知,瞎子摸象搞错了的事也有。但只要实验数据结果是可重复的解释错了可能会成个笑话, 但人们是不会事后问罪的 因为 hindsight is 20/20. 如果每篇文章的每个内容都以100%“确凿”证据标准来要求,反而不利于科学的进步,因为这促使人们趋向于去做保险点人云亦云的课题(私下里有一说法叫“condom science”).
Case 2: 如果在当时对究竟是不是5-TM有保留态度,那标题可以点出来 “An unique chemokine receptor, which appears ( 似乎) possessing five-transmembrane domains,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functional receptor”.
从蛋白序列可以完全排除7-TM的可能. 前面说过5-TM是基于蛋白质序列分析,most likely, almost certain 但不是100%实验验证的。如果业内对这点有质疑,那就再做一些实验出第二篇文章.
“Identification of Five Transmembrane domain in a functional receptor". 这一篇呼应做实前一篇,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常规套路之一。 同时这题目也清楚地表明这 “a functional receptor" 是个确切的事实而不是个“似乎的”。
虽然至今没见实验证明,看来5-TM不是争议的焦点,那就来看看第3种情况把。
Case 3:
"Five-transmembrane domains appear (似乎) sufficient for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可以清楚地看到 PNAS1999标题似乎的不是5-TM, 似乎的是功能性受体这点。文章可以发,留下这么个不大不小的“似乎”(不确定性),难到不立马招二名真正爱科学的复旦交大学生来做个毕业论文? 当然也别忘了颜宁招的清华北大毕业生出成果可快呢。
Case 4:
Identification of an apparently (似乎是) five-transmembrane-domain protein which appears (似乎是的/貌似的/未必真实的) sufficient for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一个“似乎"己经把本来就慢半拍的Stegy搞得晕头转象了,这二个“似乎”那真把人搞傻了。这真是
真是真,假是假
真假原本不相干
假变真来真变假
真真假假谁能辨
凡人刚说过,重大疑问问三遍: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