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历史 2020-09-25 17:31:45

晚清时期,在摄影术普及过程中,从朝廷到地方的各级官吏因为经济富裕、见多识广,有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接触照相机,因此,他们留下了大量记录自己形象的老照片。今天,我们关注其中一类,那就是一些品级较高大臣的合影,这样的合影往往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直隶总督袁世凯视察京师大学堂。

1903年,接替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视察京师大学堂,在译学馆前与该馆监督朱启钤(右)、管学大臣张百熙(左)合影。袁世凯主张废除科举,积极创办新式学堂,极力推动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照片中能看出,袁世凯就是一副五短身材,在三个人中最矮。

闽浙总督端方(左)与礼部尚书戴鸿慈。

端方和戴鸿慈都是立宪派,政见相近。1906年初,二人奉慈禧太后之命带队赴欧考察立宪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拍摄了这张照片。
两位大臣穿补服合影。

这张照片拍摄于1860年代,左为朝廷大员“CHAN TING CHEE”,右为九龙总兵“PANG YOOK”。我本打算检索出两人的中文姓名,但以失败告终。朋友们,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两江总督左宗棠与醇亲王奕譞。

1881年秋季的一天,左宗棠即将前往南京,奕譞在王府设宴为他饯行,并拍下了这张合照。左宗棠向奕譞赠送了腌雹葖苗、韭菹、菽饼等礼品,奕譞则回赠其园中蔬果,显得亲热随便。
清廷钦差大臣桂良(右)和花沙纳。

1858年7月,咸丰帝派出钦差大臣桂良和花沙纳在天津与英法等侵略者签订《天津条约》。签约完成后,英国外交官罗伯特·马礼逊为他们拍摄了这张合影。
总理衙门大臣,左起:成林、文祥、宝鋆。

这三人都与恭亲王奕訢关系密切,政见相近,均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闽浙总督崇善与下属、洋人合影。

这张照片在福州拍摄,时间为1905年。崇善端坐前排正中,气度不凡、官威不小。前排右三为福建布政使周莲,左二为福建按察使朱其煊,后排站立者均为福建地方官。
1896年,李鸿章(左)与大哥李翰章合影。

李鸿章与李翰章既是兄弟,也是同僚。二人同出曾国藩门下,分别成长为朝廷柱石、封疆大吏。李瀚章曾任四川总督、湖广总督、漕运总督、两广总督,赏太子少保衔,拍照时已告老还乡。对于李鸿章大家比较熟悉,无须多说了。两人的相貌非常相似,如同双胞胎。
庆亲王奕劻等外务大臣合影。

阳历1905年1月1日,在奕劻(前排中)、那桐(前排右二)带领下,外务部官员向东交民巷使节祝贺新年,在此过程中合影留念。当时奕劻任首席军机大臣,总理外务部;那桐任外务部尚书。
北洋将领合影。

1886年,醇亲王奕譞奉慈禧太后之命巡阅北洋水师,他让随行的摄影师记录了相关场景和官兵影像。照片中人物自左往右依次为:统领奉军记名提督左宝贵、总统铭字马步全军记名提督刘盛休、统领楚军马队记名提督徐邦道。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武官,官阶从一品,所谓“记名提督”,即品级等同提督,但没有实授官职。

tomcat8012020-09-25 21:02:03
有几张照片很古老了
偃月劃戟2020-09-26 01:09:59
第一张照片,正中者,非 袁世凯
白云蓝天2020-09-26 05:29:12
为什么那时当官的看上去都气派非凡、一脸正气,而现在当官的大多歪瓜裂枣、一脸猥琐?
杨杨202020-09-26 18:02:44
因为土共官员比满清官员更腐败。
ifsg3132020-09-26 20:52:57
找到九龙总兵是彭玉,这里用的是粤语拼音。
pangpangxiongxiong2020-09-26 21:57:59
清朝当官对相貌有要求吗
小西门2020-09-26 23:12:58
不带任何歧视地说,满族的服饰真叫一个丑!好好个爷们,个个溜肩膀,缩脖子,手和脚都难见,跟 布袋子里的不倒翁似的,女装也一样,设计
不羁的云2020-09-27 02:26:47
怎么觉得没有一个相貌堂堂的人!
GuoLuke22020-09-27 04:50:18
感情正部级(正局级,正处级)调研员是自古就有的。
满池娇2020-09-27 07:14:22
长的都不错的。衣服也好看
zhuniang2020-09-27 08:07:06
难看死了,这样子不被扁简直天理不容,看来的确气数已尽!
lurenjia20142020-10-15 18:40:59
君主立宪挺好的,学日本,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