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鱼儿 2020-10-03 17:59:56


大家好,这里是@泡鱼儿 的行摄江湖,点击上方关注我,每天与你分享不一样的旅途风情。

在我国有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崇尚白色,喜欢身着素服,头戴白色帽子,身穿白色衣服,自称“白衣同胞”,自古就有“白衣民族”之称。

这支少数民族同胞叫朝鲜族,主要生活在吉林延边州地区,那里也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据统计,全州200万多人口中,朝鲜族就占了三成以上,全国有近一半的朝鲜族人都生活在这里。

我国的朝鲜族大多是从朝鲜半岛迁入的。1667年,清朝将人烟稀少的长白山、图们江、鸭绿江北岸的延边地区划作满族的发祥地,封禁保护了起来,直到1849年清朝的封禁政策松动之后,渐渐才有朝鲜族人前来垦荒并定居下来。

妇女的传统服饰都是丝绸缝制的白衣长裙,系着长长的飘带,看上去干净、淡雅,朴素而大方。据乾隆年间编撰的《皇清职贡图》记载:“朝鲜国民人戴黑白积帽,衣袴皆以白布为之”。《皇清职贡图》是一本风土地理类著作,是由乾隆亲自督令各地总督、巡抚根据各民族的衣冠状貌绘制的,共收录了300种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物图像,每种皆绘有男女图像两幅,图后还附有相关的文字说明。

男子的服装则是白色上衣,深色坎肩,下身为裤腿肥大的白色长裤。在一些古典著述中,有许多朝鲜族“尚白”、“尚素”的记载,比如《隋书》中就有这样的描述:“新羅國,在高麗東南,居漢時樂浪之地,或稱斯羅……服色尚素。婦人辮發繞頭,以雜彩及珠為飾”;西晋的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则写道:“夫余在長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二千里……在国衣尚白,白布大袂,袍、袴,履革鞜……,衣服絜清”。由此可见,朝鲜民族祖上就有穿白的习惯。

舞台上,跳着长鼓舞的女生们个个貌美如花,赛似仙女。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曲调优美,热烈欢快,以《道拉基》、《嘱嘿呀》、《红太阳照边疆》、《阿里郎》等民谣最为出名。

穿着节日盛装的男子,头戴礼帽,手拿洞箫,玉树临风,衣袂翩翩,犹如行走江湖的侠客。洞箫是朝鲜族独有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乐器,迄今已有1500年历史。

在延边州的一些村落,我们惊奇地发现,村民们还依然保持着唐代以前的生活方式,很多民居都带有浓郁的唐代民居建筑风格。黑瓦白墙,依山傍水,俗称“四坡水”的屋顶,看上去就像屋脊上少了神兽的寺庙或道观一样,实际上却是唐代官式建筑中的庑殿顶。

朝鲜族人喜欢盘膝而坐,房间里的门厅之间用拉门相隔,人一进屋便脱鞋,在炕上坐卧,这种感觉和日本人的榻榻米差不多——这种盘膝而坐的习俗,正是我国唐代以前的生活习惯。汉族人从宋代以后,全都垂足而坐,现只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能看到这种古老的习惯了。

在延边州的学校里,孩子们从小就要学习那些看上去繁文缛节的儒家礼仪传统文化。按照朝鲜族习俗,初次见面时,要双膝跪席,双臂垂前摁席,稍俯上身,然后恭恭敬敬地报上自己的姓名。世世代代的传承,形成了一种崇德重礼、敬老孝亲的民族风尚。

女孩们还要学习茶道,择茶、选水、侯火、配具、奉茶……,一招一式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规范和要求。

尤其是女性,在长者或男性面前,不论做什么事,都是款款侧身,低眉颔首,风情万种。

当然了,一天不落的朝鲜族传统舞蹈也是孩子们每天的必修课。延边朝鲜族象帽舞、长鼓舞、伽倻古琴、安图鹤舞、珲春洞箫,以及传统婚礼等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益于从小的耳濡目染,这些民族传统文化被完整地传承了下来。

这是一个以崇尚礼仪著称的民族,很多我们在韩剧中看到的礼仪,其实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按照朝鲜族的习惯,你在路上遇了长辈,得恭敬地站在路边问安让路;在与长者一起时,一定要记得走在他的后面,如果有急事也必须恭敬说明才行;至于跟长辈说话时必须用敬语,吃饭时要等老人动筷了全家才能开动更不用说了,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

现在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想再根据衣着打扮来认出哪位是朝鲜族同胞,基本上已经分辨不出来了。只有到了节假日或出席婚礼、寿宴的时候,他们才会盛装而出。

有人说,朝鲜族“尚白”是因为衣服染色价格昂贵的缘故。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 "今之朝士,皆着青衣,染价甚重,自今各着深紅土黃玉色藍色衣何如”,“大红入染价重,民间难备”。

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一些道理。要知道,在化学染剂发明之前,染料都是从植物和矿物原料里提炼出来的,堪比黄金一样珍贵。染一匹布的价格,足够再新买一匹布了,普通百姓哪能负担得起。你觉得朝鲜族为什么会崇尚白衣?

玉面小飞龙_0072020-10-03 18:57:06
就是朝鲜人嘛,一部分是逃离日本灭文灭种统治,一部分是日本要占东北,自己人手不足,强迫朝鲜人移民来的,占了一块地。鸭绿江以前可不是
rainstorm2020-10-03 20:48:27
朝鲜尚白是因为商而不是唐。自己去查。还有朝鲜并没有参与中华民族历史,人家骨子里也认为韩国更近。你自己去问问,中韩比赛他们为谁加油
无法弄2020-10-03 22:52:06
我25年前去过延边和珲春,觉得除了大炕和饭菜是鲜族习惯,其他的已经看不出来了
研究研究2020-10-04 03:32:30
好好学点历史吧!
Redcheetah2020-10-04 03:57:20
商朝崇白
ttw972020-10-04 06:14:44
你真的需要去一下延边。所认识的在美 朝鲜族绝对是更认同中国的。 这里说的是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