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宠PPPet 2020-10-04 19:01:10

冯玉祥做这件事,是开了头,却没了尾,因而本不是对错的问题,也就有了对错。

冯玉祥一直以“反清”、“革命”自居,其中最让他得意的即是“驱逐清帝出紫禁城”一事,他自诩这是革命行为,还堂而皇之地记在了他写的回忆录《我的生活》里。

溥仪被逐出宫以后,段祺瑞从天津致我一电,说我在北京一切的措施,他都以为很对,唯有驱逐溥仪之举,觉得有些欠妥。我真不明白段先生是什么居心?我想,莫不是曾经做过军谘府大臣,磕头磕上了瘾,定要留着溥仪给他过磕头瘾吗?当时我就提笔亲拟了一个电稿,我说我此次班师回京,可说未办一事,只有驱逐溥仪,才真是对得住国家对得住人民,可告天下后世而无愧。 

冯玉祥一直标榜进步,可是各方势力对他的评价,却多称其为“伪君子”,即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心口不一。如驱逐溥仪出紫禁城这件事,他记录在书里的理由,跟他实际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

(冯玉祥)

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时,火线倒戈此前他还一直宣扬“以兄事之”的吴佩孚,此举导致吴佩孚大败,整整20万讨奉大军最后,只带着2000残兵逃回天津。这个差点就统一了中国的男人,就这样黯然陨落。针对冯玉祥的行为,吴佩孚致信谴责冯玉祥:"与足下袍泽数年,以心相印,今被暗算,夫复何言!······佩为亡人,亦曾受教于君子,惟不明心迹,是以不免耿耿耳。“

冯玉祥倒戈的起因是什么呢?

原来,冯玉祥这个人有野心,但志大才疏,更关键的是他还没有大的实力。他天天想成为大佬,而就他的军事力量在中国当时政治格局,根本排不上号。在这次倒戈之前,他已经发动了多次倒戈或革命,他曾经说谁的势力大他就听从谁的号令,这是民国时期军阀生存的第一要领,“有奶便是娘,有钱就是爹”。囿于势力弱小,冯玉祥参加的这些活动,大都以失败收场,所以冯玉祥想做民国大佬的梦一直没实现。

可是他的“兄长”吴佩孚却扶摇直上,一直做到了直系北洋政府的军界第一人。当时的总统曹锟都说:“洛阳要是打个喷嚏,北京和天津都下雨。”这个“洛阳”说的就是吴佩孚,当时他在洛阳练兵十万,人送“玉帅”雅号,意欲武统中国。连这次直奉战争,曹锟都是力排众议,一定要等吴佩孚到京之后,才做计议。

(吴佩孚)

吴佩孚和冯玉祥在护国运动时期,和冯玉祥都是旅长,两人在湖南相识,吴佩孚驻湘西,冯玉祥驻“湘南”,两个来自北方的军人在湖南相见恨晚。不同于大高个、高嗓门的冯玉祥,秀才出身的吴佩孚温润儒雅,这让冯玉祥大为赞叹,直言以他的言谈和气度,“此君鹏程万里,必不久居人下也。”后来,吴佩孚果然迅速发迹,成为仅次于曹琨的直系领袖。

吴佩孚上升,他还没变,心理就更加着急,尤其是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冯玉祥认为自己应得第一功,虽然获得了河南督军的职位,但是与吴佩孚相比还是寒碜的多。所以,吴佩孚在洛阳练兵,冯玉祥就在郑州招兵买马,意图分庭抗礼。可是,不管冯玉祥怎么辗转腾挪,这时候的政治格局,外面人只知道曹锟、吴佩孚,没是知道冯玉祥是谁。

冯玉祥的野心一天天膨胀,他一直想寻找机会出名,要成为民国大佬。他在等待一个时机,而很快,错综复杂而又多变的民国政局就出现了这个良机。在吴佩孚前线吃紧正需要他顶上的时候,他反了。他联络了北方奉系的张作霖、天津的段祺瑞、广东的孙中山,结成了反直三角联盟。在他的理解,当他控制了北京,直系政府垮台,他自然就会与张作霖、段祺瑞、孙中山等一众民国大佬共商国是,而他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成为大佬之一了。

在名声,或者说是政治上,冯玉祥打的算盘蛮精。可是冯玉祥他还有一个致命的短板,他不擅长经营,手底下也没有几个懂得生财之道的小弟,因此他一直都很缺钱。这也是冯玉祥的兵力一直都上不来的原因之一,当时的军阀多数吃的都是地方财政,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中央政府也不傻,他们的钱只拨给嫡系部队。所以,民国时候的军阀特别看重地盘,没有地盘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军队,没有军队就没政治地位,就啥也不是。冯玉祥有地盘,可是他也没有钱,他也就没有办法发军饷,实力就一直上不来。

冯玉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相当简单直接,要不说冯玉祥是一个大老粗呢,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寻当地的大户,要他们的捐款助饷。这次,他来了北京,心里又在琢磨这个事了。

(爱新觉罗.溥仪)

冯玉祥看到了紫禁城里面的金银财宝,还看到了民国财政每年无偿给清皇室的赡养费。这笔钱如果拿在手上,扩充军力完全不在话下。后来冯玉祥对东陵大盗孙殿英说,我革活人的命,你革死人的命,我们是革命兄弟。所以,两个人其实就是都打着舆论上的反满情绪,干着贪财的勾当,目的都是扩张自己的军事实力。

那么,最后他达到目的了吗?

钱的问题是真的解决了。当时他从紫禁城就拉了好几车皮的财产,这些成为当时众人皆知的秘密。其中有一部分,出北京没多久,就被一伙土匪劫走,至少是哪一方,至今也是个谜。当然总体上,他还是占据了大量财富,并扩张了他的军事力量。最明显证明就是,仅仅2年多以后,冯玉祥举旗响应国民革命,在北方召集起40万大军,比当初直奉战争双方军队总额还要多,冯玉祥成了最终的胜利者。

但是,话到这儿,只是为了驳一驳冯玉祥所说的“革命”壮举。那么驱逐溥仪出紫禁城,到底是对是错呢?

从道理上说,在清帝逊位时,袁世凯跟清皇室达成的《清室优待条件》中有规定:“大皇帝辞位之后,迁居故宫外之新建居住之场所永居,照顾皇族之人员照常留用,不再新招太监,宫女”。也就是说溥仪这个清朝末代皇帝,按照约定,只能暂时居住紫禁城,不能永久居住。所以,冯玉祥赶走溥仪是没问题的,因为紫禁城他只是暂居而已。

冯玉祥控制北京以后,以民国政府的名义召开了会议,修正了《清室优待条件》,其中第三条是:“清室应按优待条件第三条,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住居,但民国政府仍负保护责任”。所以,你看,冯玉祥做事,也不是毫无章法,你在明面上挑不出他的错来。有些人说的,一旦驱逐清帝出宫,就撕毁了民国的法统,导致边疆地区脱离中央政府有了法理依据,而且有碍国际观瞻,将中国国际上的诚信力击的粉碎云云,并没有切中要点。

但是,当我们把视线放在国际政治上,就会发现冯玉祥此举在实际上却加速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步伐,并为中国民国时期的“满洲”问题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国际上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西方列强因国内实力受到损耗,因为对东方殖民的力量有所减弱,只有美国、日本,他们参与战争很小,一战对他们的国力没多大影响,反而还增加了他们的实力。此外,还有苏联经过了革命之后,也开始了稳定的建设,国力日益增强,为了扩大自身的安全纵深,苏联也对远东地区投放不少力量。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有意愿、有能力对中国施加影响的就是日本、美国、苏联三国,他们在中国都在寻找自己的利益代言人。

日本希望更多的占据中国的利益,尤其对满洲地区的权益,日本经过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已经在中国东北经营多年,势力强大。原本日本是支持奉系军阀张作霖的,但此时出现矛盾,所以日本有打算换掉张作霖的打算。日本由于距离中国最近,侵略野心昭然,对中国的威胁也是最大。日本国内一旦发生问题,为转移国内矛盾,必然要对中国开战。

日本若要占领中国东北,在国际上缺少合理性,也就是缺乏法统。历史上,日本从来没有在东北地区经营过,怎么能够证明东北地区姓“日”呢?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而且由于民国乱糟糟的政治局面,连当初答应的400万银元的生活费也无力筹措,这让日本看到了“奇货可居”的好商机。

在溥仪搬到天津没有多久,满清的遗老遗少就已经形成了一股复辟势力,川岛芳子更是在日本与这些人之间撮合引荐,最终把溥仪给接到了满洲,成为日本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推上台前的“满洲国”执政,后来又做伪“康德”皇帝,还认了日照大神做祖先,完全就是“日韩合并”的套路。如果不是日本在二战众胃口太大,招惹的敌人过多,东北问题会成为中国相当棘手的难题。

(川岛芳子)

因此,在这个角度上,冯玉祥草率地驱逐溥仪这件事,却没有更好地进行监视,被日本人利用做起了满洲独立的法理文章,是大大的失分。而从冯玉祥做这件事的本意来看,冲着“吃大户”的心态而来,又怎么会考虑这样的后来会面对的政治局面呢?就像段祺瑞就这个问题还委婉地提醒过冯玉祥,结果被冯玉祥怼成了什么,“磕头磕上了瘾”,说的是义正言辞,大义凛然,段祺瑞也无言反驳。

亦中2020-10-04 20:02:37
习惯性出尔反尔, 这就是冯玉祥。撕毁协定,导致清室仓皇辞宫, 流落街头。
XYZ945382020-10-04 22:08:59
象征着封建王朝在中国的彻底灭亡。
eater1112020-10-04 22:12:03
西北出来的将领,大多数一是贪财,二十好色,三是无节操。
hkzs2020-10-04 22:14:56
关键还是愚昧。
偃月劃戟2020-10-04 22:21:31
傅作义将军 董其武将军 徐向前将军 薄一波将军 如何 ?
偃月劃戟2020-10-04 22:21:31
傅作义将军 董其武将军 徐向前将军 薄一波将军 如何 ?
白镜天2020-10-04 22:46:00
胡说八道。统一抗战前有哪位将军比杨虎城对国家更忠诚?孟良崮战役有哪位将军比张灵甫对蒋家王朝更忠诚?
多哥2020-10-04 22:50:42
我也学学白云网友给白老提个意见: 论及蒋家王朝对外国事物或不涉及匪共的情况下,用 “国民政府” 一词尚可。
多哥2020-10-04 22:53:23
但论及解放战争意欲推翻的蒋家王朝,也以国民政府一词取代,就莫名其妙了;倘若白老是国民党传人诅咒匪共,
多哥2020-10-04 22:56:06
用词诸如国民政府,未尚不可,也在情理之中。比如 1949 年大陆沦陷于毛匪泽东之毒掌,等等。
龙剑2020-10-04 22:58:46
以倒戈闻名于历史的人物并不光彩。
白镜天2020-10-04 23:15:23
这就有曹操杀吕布,诸葛杀魏延。不同的是,诸葛亮高曹操一筹,用完之后再杀。
白镜天2020-10-04 23:15:23
这就有曹操杀吕布,诸葛杀魏延。不同的是,智慧的诸葛亮用完之后再杀。
小宁波♂2020-10-04 23:16:47
张灵甫确实忠诚....
白镜天2020-10-04 23:18:24
顺从多哥,将“国民政府”改成“蒋家王朝”。
多哥2020-10-04 23:22:46
与匪共相提并论之时,国民政府四字的用法,让人觉得说话人就非蒋匪传人不可了,呵呵。
白镜天2020-10-04 23:23:11
顺从小宁波,将“解放战争前期”改为“孟良崮战役”.
加州耍猴人2020-10-05 01:31:23
习近平是陕西人,算是”西北“吗?
化外人2020-10-05 02:46:51
错。有伤国格。胡适曾评价说:
harry-10922020-10-05 03:14:26
有感
大文嚎2020-10-05 06:01:29
冯玉祥死的时候的身份是共产党员,所以我们接触的历史对他是大加赞赏。但冯活着的时候外号是“倒戈将军”,大家可以想像他的人品。
吃素的狼2020-10-05 08:03:00
呵呵,对于一个只认眼前功利不认承诺契约的民族和文化,这件事实在无关对错,无非就是眼前赔了还是赚了。当家的说赚了,大家闭嘴。
charge2020-10-05 12:05:00
倒清朝,倒曹锟。
pangpangxiongxiong2020-10-05 16:02:34
老冯对清廷不仁不义
pangpangxiongxiong2020-10-05 16:03:30
是,不仁不义
大文嚎2020-10-05 16:29:13
当时还有另一个对冯的形容,“民国吕布”
eater1112020-10-06 02:02:52
看不懂汉语请不要回帖。拜托。
eater1112020-10-06 02:05:56
呵呵,多读读历史再喷不迟。
无机塑料2020-10-10 14:25:53
亡羊补牢却还是晚了。老袁优待清室,上台后发现国库没钱(都在内库),于是大借款,最后导致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