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欲千北老兄将自己在公司这一水平的工作, 在进公司仅仅2-3个月就能解决的例子用于比较中国198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记住,1985年是将累积26年的全国重大科研成果进行评奖,几乎都是世界级水平的。
这种对比不对称,没有意义。
2. 欲千北老兄用高歌的例子说明一个研究生时可以起重大作用并获奖的。请看百度,高歌是大学毕业后已经工了10年后才去考的研究生,虽然专业不同,但是思路是相同的。而且是在1981年,即3年研究生快毕业时提出的新方法,然后再经过几年付之实践,1985年获奖。这前后经过了多少年?
你用这两条来支持那个骗子说1985年研究生毕业立即获1985年的首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没有说服力的。连报名都得提前一年,根本来不及。
下面的百度出现错误,1985年第一次评奖,不是1984年。
欲千北原文:
"我对国内评国家科技奖的事情不了解。 只根据我在美国的工作经验说说看法。1. 一个历时多年的大项目, 难点和卡脖子的问题很多,解决问题有贡献的人会多一些,问题解决的时间也肯定有先后。有些难点可能就是最后临门一脚,或最后的那两脚。2. 解决问题的人未必是很有经验的人。只要领导放手让你干,新人自己观察细致,勤于思考,灵感一来,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刚毕业就参加工作的77-78届学生有可能得奖。著名的火箭发动机“沙丘驻窝”得奖项目,主角就是一个年轻的研究生。
我工作的最初两个公司,我都是在一进去2-3个月的时间内,就解决了他们的一些老大难技术问题。无可否认,我的运气非常好。感谢上帝。"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