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维2020-12-30 18:47:09

70年代末我下放(插队)到芷江水宽公社拾担大队水牛田生产队,在芷江的东南方向,离芷江县城五十多里路的山区,与怀化交界。

和我一起下到水牛田的是陈晓洪。我们当时是户口到队,农闲在公社茶场或林场做工。我在茶场,晓洪在林场。

水牛田:水牛耕田的地方。土得不能再土的名字,一看就是遥远的农村。

拾担大队大部分生产队集中在一个山谷中,水牛田靠山谷的上方,背靠一座叫杨家界的山,不算高,但极为陡峭,上面除了长满了大树,还有一些水田,全是“望天田”,就是靠天吃饭。如果风调雨顺,可以收获一些;如果天旱,则可能颗粒无收。

翻过杨家界就是怀化的中方地界。水牛田的人与山那边中方联姻的很多,因为愚昧,喜欢亲上加亲,就是近亲结婚。所以生产队青年人中先天呆痴,残疾的很多,曾经连续多年没有人符合参军的条件。出工时,常常可以看到五六个残疾青年一瘸一拐的跟着。

这说明水牛天的人很愚昧。

我和晓洪第一次到水牛田参加春插,开始生产队讨论我们住谁家的事,没有人愿意承接,最后大队书记杨志军接了。可能有点不情愿,要我们每人每天交八角钱的伙食费。那年头,县运动会的伙食标准就是每人每天8角,中晚餐都有肉,而且还比较丰富。但在杨书记家,我们一个星期大概吃两次肉,每次每人就只能吃到几片肉。其他的菜也不多,每次能把饭送完就差不多了,所以常常只能吃八九分饱。

我们不敢提意见。这么高的伙食费也只有靠父母支持,不然真的付不起。

队里有农民私下问过我们付多少伙食费,一听八角都显出不可思议的样子,问:“是不是吃得很好啊?”知道我们吃得不怎么样时,他们直摇头。

农忙时生产队实行小组承包制,每个小组的成员好像是自愿加调剂。一般要好的人先成立组,最后有些没有人要的人需要调剂,包括我和晓洪,各个组商议接纳。这个过程我们没有参加,到了生产队,就告诉我们去那个组,组长是谁。

然后就是分田。因为田有远近,也有好坏。比如同样的面积,大田一块可能就有两亩,小田一块可能才三分,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当时按照插田的面积算公分,显然大田效率高,小田效率低。所以,先把田分成几等,然后好坏搭配,最后各组抓阄。这个过程我们也没有参加。但没有见过大家因为分配不公而吵架的,所以应该是非常合理的。

在一个组内,也有能干的和不能干的,所以平均分配是不行的。这样就有了底分制。底分是一个基本公分,是要全体队员讨论通过的。比如全把式,或叫全劳力底分是10分。全把式就是能胜任任何生产队的活,包括农活比如犁田,耙田,非农活比如上山伐木,修水库,或抽去修铁路等。当年正值提倡男女同工同酬,所以对于能干的女青年能不能给10分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不同意。后来据说是按照全把式来检验,很多女青年能犁田,耙田,没有不会干的农活,而且先插秧,割稻比男的还快。但在伐木(水牛田每年都会伐木卖钱)方面因为力气小而很多活干不了,或比男的差很多。最后大家同意把最能干的女青年的底分定在7分一天。虽然有点不公,但她们可以不参加伐木,甚至可以不接受外派的工作,让她们结婚后照顾家庭有了保障。我没有听说过她们抱怨过。

我们男知青在茶场林场干活都是按照10分一天记,女知青按8分一天记。但到生产队春插或双枪,男知青的底分就变成了8分一天,女知青好像是6分一天。刚开始我们根本不行,那些拿7分的农村女青年一个可以顶我们四五个,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底分我们都不配。

每天收工后,可以算当天一共插或割了多少面积,因为事先都定好的每块田插多少分,割多少分。所以,每天都可以算出当天全组得了多少分,然后用总的底分除,得出每个底分应该得多少分,再乘上每个人的底分就得到每个人当天的工分值。一般都会比平常高出50%以上,有时可以到100%。一是因为工作时间大大延长,而且大家也很卖力。

因为都是公开公平事先分配好了,所以没有人埋冤不公。组里的人关系都很好,干活时开玩笑,相互支持,气氛很好。

这些复杂的分工做得很民主很合理,说明水牛田的人很懂公平公正。

比起城里单位评职称,分房子常常闹得不可开交的乱象,水牛田人的民主意识似乎是与生俱有的,不需要太多的文化就可以做好。

双枪的时候,每天5点就起床出工,大概到8点回家吃早饭。9点再回来干活,干到12点多,回家吃中饭。午休比较长,一直到下午4点半才上工,主要是避开中午的毒日酷暑。但4点多仍然很热,一直要干到9点才收工吃晚饭。吃了饭洗了澡基本上就11点了,马上睡觉,因为第二天5点要起床。刚开始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腰酸背痛。两个星期以后慢慢开始适应,仍然还是很累。加上伙食跟不上,总是吃得不好,有时候甚至吃不饱。

一般春插为两星期,双枪大约三星期。有一年我双枪在生产队待了至少五个星期,最后嗮成了非洲人。慢慢我的插秧割稻逐渐接近男性中年农民,他们也开始把我当成自己人了。在我面前开黄色玩笑,甚至有人提出要给我介绍一个农村姑娘。有一天,有个农民小声对我说:“共产党好是好,就是我们农民吃不饱”。

第二年,我换到向太和老师家。向老师是国家正式登记的民办老师,拿工资。他当时五十多,做了一辈子的小学民办老师。人很和气,脾气很好。他在离家十几里的一个小学教书,周末才回来。他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一点。人长得不错,是可以参军的正常人,但没有去当兵。可能是向老师出身不好,政治条件不过关。

向老师收我们每人每天6角伙食费,比杨书记少2角,算比较合理。吃得和杨书记家差不多,好像量还是够。

向老师有空事会与我聊聊天,问问家里有什么人,怎么样?也聊他的教学,农村学校的简陋,农村孩子读书的困难,以及他碰到的问题。他没抱怨过他自己的待遇不好,到抱怨过政府没能给农村学校创造必要的条件,让他们可以把孩子教好。他很能理解人,也有见识,是一个兢兢业业坚持在乡村小学教书育人的老师。

虽然当年下乡时,口号都是“扎根农村一辈子”。我们下来后,不止一个农民,不止一次对我们说:你们来农村是毛主席让你们体验一下我们农民的苦,过一段就会让你们回城的。看见我们半信半疑,他们总是很坚定地表达他们的信念。不久我们确实陆陆续续回了城,上大学,招工,或就是根据政策回了城。只是这些是在毛泽东去世后,邓小平上台后做的。回想起来,农民的政治眼光远比我们准确。

1978年2月我离开水牛田去北大上学,到队里领取了分到的钱粮。

但入校后不久,我收到妈妈的信,说水牛田托信来,我有分到几十块钱和一百多斤稻谷,让我去拿。我已身在北京,当然不可能去拿。爸爸妈妈年纪大了,也不可能去拿。后来我托娃娃,一个我在大队农科队时的农民朋友代领后弄到我家。

这事让我很感动。我已经离开,远在北京,而且钱粮不多,生产队仍然通知我。虽然他们一方面不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也很小气,显得很愚昧;但另一方面却很守规矩,坚持原则,是你的就是你的,即使远在几千里以外,也是你的。

这就是水牛田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信笔由墨2020-12-30 19:19:25
农村的生活和劳作是很苦的,难得还能如此记忆那段知青时光。另:“双抢”不是“双枪”
欲千北2020-12-30 19:45:34
我插队的地方双抢更艰苦一些,早上4点出工,8点回来吃早饭,然后9点到中文12点,3点到7点,8点到晚上11点。
XYZ945382020-12-30 20:19:51
露馅了不是,农活都是太阳落山就不能干了,晚上11点,黑灯瞎火的干什么?
萧岚2020-12-30 20:40:59
我们晚上在打麦场脱粒。
欲千北2020-12-30 20:43:46
你懂个P。打谷场上 ,夏天星光灿烂的田野都可以干活。
XYZ945382020-12-30 20:49:55
打麦场的活是收完地后才干,不是急活累活,再说打麦场也没有照明灯。
欲千北2020-12-30 21:01:03
你怎么知道我那儿的打谷场上没有电灯?你怎么知道不是急活?
萧岚2020-12-30 21:04:49
麦子收了就堆在场上不管了?不脱粒晒干,下雨就要长芽。和你交流真费劲。
XYZ945382020-12-30 21:13:50
那时农村打谷场100%没照明灯,没必要,也没设备,那时连城市大学的体育场都没照明灯。
乐维2020-12-30 21:14:07
谢谢指正。想改,但被告知“不能修改被推荐到首页的帖子”,请大家包涵。
XYZ945382020-12-30 21:18:23
你干过农活吗?一般刚收上来的粮食需要晒场,让粮食进一步干燥脱水,然后才能打场脱粒。
欲千北2020-12-30 21:21:14
再说一遍,你懂个P!还自以为是100%。 打谷场上的电动脱粒机用电吗?有电不可以用电灯吗?
信笔由墨2020-12-30 21:29:04
国民政府时期,云贵军有”双枪兵“之称,故对之较灵敏。
XYZ945382020-12-30 21:33:53
揭了你的假话,你就恼羞成怒,那时脱粒机都是以拖拉机做为动力,这点都不懂,证明你根本就没干过农活。
XYZ945382020-12-30 21:48:26
晒场时间短则两周,多则一个月,然后才能打场脱粒。
XYZ945382020-12-30 22:40:29
白天干的活,为什么要晚上摸黑干,不危险吗?效率能高吗?能干的了吗?
走资派还在走2020-12-30 22:57:13
你就是想当然
铁甲连环马2020-12-30 23:15:31
脱粒机当然用电,而且度数很大。学农时候,我一个人供一台脱粒机,往里扔麦捆。很累呀。机器呱啦啦地响。
XYZ945382020-12-30 23:18:12
这是农活的自然规律和常识,违背常识的基本上都是假话,法庭上的法官都是这么判案的。
铁甲连环马2020-12-30 23:19:59
北京顺义县里桥公社的麦子,收进场院先脱粒,然后每天就是在场院翻腾,晒。最后装麻袋运走。
XYZ945382020-12-30 23:23:32
说的也没错,拖拉机就是发电用的。当时生产队有磨面的作坊,都是用拖拉机特别是手扶小拖拉机发电,那时电力不足,只能供家庭照明用。
XYZ945382020-12-30 23:26:24
麦子湿是不能马上脱粒的,必须干到一定程度才能脱粒。
月城2020-12-30 23:57:04
北京大兴区红星中朝友谊农场的麦子也基本是这个程序生产
speedingticket2020-12-31 00:13:29
要先晒干,然后脱粒。麦粒外面的麦壳就是麦糠
不吃胡萝卜2020-12-31 01:51:56
你太小了。当年的农村就是这样。床上爬起来就跑,不准刷牙洗脸。晚上场上灯火通明。麦收过后,我瘦了二十斤。
不吃胡萝卜2020-12-31 01:55:41
你家用拖拉机发电,不要以为人家都跟你家一样。我下乡的地方,用我们知青的安家费,买不少电动机,包括打面房,都是我们去了安装的
不吃胡萝卜2020-12-31 01:57:25
等你晒一个月,雨季来了,我们那里的麦子都发芽了。
铁甲连环马2020-12-31 03:31:45
北京顺义,哪儿用得着拖拉机发电。你说的是哪儿?
铁甲连环马2020-12-31 03:35:01
你参加过麦收吗?三夏。我只参加过北京顺义县李桥公社的。75,76连续两年。真的是割下来扎成捆,直接送场院进脱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