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计划经济也是“短缺经济”,因为短缺所以许多商品都限量供应。怎么限?凭票证购买,光拿钱不卖给你。当年所有的票证中,最重要的当属粮票。尤其经过那三年大饥饿,谁不知道粮食就是命啊?
粮票分全国通用粮票和各省、直辖市的地方粮票。发到老百姓手里的都是地方粮票,非要有理由,比如出差,才能拿上单位开的证明信到粮店去用本地粮票换全国通用粮票。可如今呢,很多人收藏有全国粮票,却很少人有北京市粮票。为什么呢?因为北京市粮票既不宜也不易保存。全国粮票可无限期使用,北京市粮票呢,有效期一个月,过期作废。当年每到月底,北京人就互相提醒:还有这月的粮票吗?赶紧用!而且,全国粮票是钞票纸印的,9厘米长4厘米宽,很体面。北京市粮票呢,最普通的薄纸,长3厘米多点,宽1厘米多点,一点点大,真寒酸。你要把全国粮票忘在口袋里洗衣服洗了,掏出来晾干照样用,要是北京市粮票呢,成纸浆了,完了。
当年的粮票由谁发呢?粮店。那时买粮食都要去粮店,可不像现在,超市里就有大米白面。当年粮食是最重要的统购统销物资,管制的很严。中央有粮食部(如今早已取消),地方有粮食局,最基层是粮店,不光卖粮食,还管发粮票。记得每到月底的星期天,百万庄粮店的两位职工就抱着个木盒子到处转,进了我们院子,扯着嗓子喊:领粮票啦!居委会的老太太们也跟着喊:快来领粮票啊!还给搬桌子椅子。一会工夫一个个楼门就走出人来,拿着粮本领粮票。粮店职工早就把每家每户的粮票分好了,放在一个个的纸袋里。哪户啊?13门3号?于是从排好顺序的许多纸袋里找出13门3号那个,倒出粮票,当面点清。然后在粮本的某页写上:粮票已领。为什么粮店要上门服务?因为全百万庄就一家粮店,管着两三千户的粮票。如果都去粮店领粮票,那队还不排到二里沟呀?
领粮票凭粮本(全名为:北京市居民粮食供应证),每户人家一本,上面记着家里每个人的姓名、年龄、粮食定量。这种每月领粮票的资格叫“粮食关系”,和户口联在一起。如果你要搬家,同时也要转粮食关系,不然搬到新地方可领不出粮票来。粮本还有另一个用处,有些临时供应的某种粮食要凭粮本买。比如,有几年过春节北京市每人供应两斤“富强粉”(就是特别白的白面,据说是进口的,而国内生产的白面叫标准粉,也叫八五粉,因为100斤原麦出85斤面粉)。当然,买富强粉不光要记在粮本上,还得交面票。那时每年还会卖一两次白薯,也要凭粮本。一斤粮票给五斤白薯,一口人可买两三斤粮票的。白薯可是当年孩子们很喜欢的零食,所以一听见“卖白薯啦!”,人们呼噜呼噜的就往粮店跑。白薯都是堆在粮店外的空场上卖,要排大队,然后几十斤上百斤的往家扛。
粮票是个统称,细分有粗粮票、面票、米票。它们的比例时有变化,但面票总占50%以上,米票不多,每人每月4、5斤,最多7、8斤,剩下都是粗粮票。“粗”字并不印出来,只有“粮票”二字,在粮店里只能买玉米面、白薯之类。但是在饭馆里别管买粗粮细粮,只需交粮票。所以,富裕点的人家早饭就常到外面买火烧油饼,有人还去饭馆点个菜,主要目的却是拿粗粮票买几斤馒头带回家。同和居有名的烤馒头后来就限量了,吃一次饭只许买两斤。反正有钱人家用不着吃棒子面,那些粗粮票光是买早点,下饭馆,买点心就用完了。
可穷人家呢,居然有拿面票跟别人换粗粮票的。有人也许能多换点,比如一斤换一斤半,但更多的就是一斤换一斤。这不仅是给熟人送个人情,一些穷人更愿意吃棒子面。为什么呢?一来棒子面便宜,一斤是一毛一分七,而白面是一毛八分五。一斤差几分钱,一个人一月30斤粮食就能差个两块钱。当年北京的贫穷人家每人每月生活费只有十几块钱,两块钱决不是小数目。二来呢,白面大米“不娄吃”,窝头糙,能多嚼会儿,吃馒头呢,三口两口就下去了,还不经饿。
当年的大米多是糙米(北京人叫机米),每斤一毛四左右,北方人不太喜欢吃,觉得比窝头强不到哪去。好大米不多,常常是逢年过节才供应。最早是小站米,两毛零五一斤,后来多是东北来的大米,最贵有两毛一分三的,也有低到一毛八分七的。买好米不光要拿米票,还要记粮本。平时买粮食即使不往上记什么也要看看粮本,反正光拿粮票和钱到粮店还买不出粮食来。所以当年去买趟粮食,要带上面口袋、米口袋、粮本、面票米票粮票,当然还有钱。笔者小学四五年级就开始买粮食,但一次只能扛二十斤。
当年粮票可以卖钱。不过三年大饥饿的时候有钱也买不来粮票,那是命。很多人去亲戚家吃饭都要留下粮票,不然人家就要饿肚子。后来情况好多了,在饭馆里可以买到不要粮票的食品,比如油饼,交一两粮票六分钱一个,不交粮票呢,八分钱。这意味着“官方指导价”:一斤粮票两毛钱。面票米票要贵一些。
农民当年根本就没有粮票,可要出个远门,在外面吃饭怎么办?他们只好去买粮票,但更多的是拿家里的农产品换,比如鸡蛋。不光在农村的集市上换,还进城来换。那时北京的居民区常常能看见挎着一篮子鸡蛋的农民,带着点胆怯叫喊:鸡蛋换粮票啦!当年这是违法的。
记得有一年,我们工厂有个青工满厂子到处问:想不想拿粮票换玉米棒子?原来他妹妹在北京郊区插队,一场冰雹把要熟没熟的玉米给砸了。玉米棒子包着几层皮,没事,但玉米叶子全完了,成光杆了。嫩玉米当然能吃,还很好吃,但很不经吃,农民哪“吃的起”呀?还指着老玉米当一年的口粮呢。“啃青”在农村简直算是败家子。于是村里动员知青赶紧到城里推销嫩玉米,可以不要钱,但一定要粮票,有了粮票还能保住不饿肚子。开始说一斤粮票给五斤玉米棒子,后来又增加到十斤,但买卖还是没成,被厂里的干部叫停了,说这违法。
到了1980年代,粮食和各种农副产品越来越多,粮票也就越来越不值钱了。许多饭馆都不收粮票了,因为可以名正言顺的多收点钱。自由市场上买卖粮食的也越来越多,1960年代那是严禁的违法行为,到1980年代已经是睁一眼闭一眼了。1992年粮票被正式取消,这表明,中国人不再受粮食短缺的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