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头山2021-02-21 15:27:05

现代的科技产品,记忆中唯有电脑及网络通讯技术,中国是与世界大致同步的。


我最早接触电脑,是1983年高考前,高中组织到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参观。那时的计算机有一个房间大,输入端是有很多针孔的纸(或塑料)带子。当时没有任何电脑知识,看得稀里糊涂。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应该还没有编程语言,纸带子上的孔表示“0”“1”,是编程命令。


再次接触电脑,已经是在大学5年级的计算机课了,学的是basic语言。一大堆“if “,”go”之类的,考试时记得要用语言在屏幕上打出一个图案。那时候,社会上已开始流行日本的游戏机,“魂斗罗”之类的,还有下棋游戏。中国象棋软件的棋力还是有点厉害的,据说这些都是用编程语言写出来的。因此那时见到学计算机的同学,须仰视才行。


我舅舅是个大学教授,在90年代初已开始用电脑写书了,他说好处是容易偏辑,而且可以打印出来。他那时已经有个手提电脑了,具体配置我也不懂,觉得挺酷的!


95年我读研究生时,又有电脑课。这时学的是DOS,办公软件WPS,数据库软件(好像叫dBase)。这时电脑开始进入家用了,也有了很多的功能。最早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好像是486,那时的操作系统是命令输入型的Dos,非常麻烦,很多软件运行前需要启动不同的开机设置,记得是两组bat命令。有的时候多了个空格,就不能正常执行命令。软件经常出现崩溃故障,重启重装是常有的事,毎个人都备一把启动软盘。有时候反复重装到半夜都不工作,只能搬着电脑到店里。懂电脑的专家是很吃香的。


大量的盗版光盘是电脑热兴起的重要原因。在上海复旦大学附近的五角场有很多摊点,95年时要100元一张,到00年只要5元一张了 ,内容既有软件,也有游戏,更有各种电影,包括成人电影。在Dos下无法看电影,须有新式的windows软件,记得最早的是win32。当时的电脑都是同时装Dos和windows,可以很容易地互相切换。从大约97年起,普及了革命性的win95,以后Dos就逐渐地淘汰了。


电脑配置的进步也是很快的,95年的电脑内存小于1M,硬盘小于100M,到2000年,内存上100M,硬盘标配4G.现在内存基配4G了,由于网速快了,硬盘倒反而无所谓了。


第一次知道网络,大约在95年。那时候中国穷,做实验经常要向外国实验室求赠试剂质粒之类的。写信往返就要几个月,听说外国人都用电邮,文章上也都留有每个作者的电邮地址,就通过图书馆发了十几封,每封图书馆收5元钱。好在有个作者给我寄来了质粒,也还算够本。


到98年左右,电信开通网络了,是通过电话拨号的,要装个modem.那东西被译成猫,因为每次拨号时,会发出一阵阵的令人烦躁的声音,就象猫叫春一样。那时的网速很慢,只能传传文本之类的。Wifi还没有,但那时已有无线传输的方法了,就是通过手机拨号接通,再由手机和电脑红外联接,就能用电脑上网了。我在火车上用过这方法发过电邮!


电脑及网络技术,是最近30年人类在科技方面最大的发明,深刻地改变了世界。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亲身同步经历的新技术,而且它还远未成熟。60年代的汽车和现在的区别不大,买一辆汽车用上十年也没明显落后。但90年代的电脑和现在的怎么能比呢,一台电脑买上一年就已经落后了。能亲历信息时代,也是一种幸运吧!

znr05052021-02-21 16:59:15
那时小型机有编程语言, ALGOL 60 (1960 开始的)是其中之一。
hkzs2021-02-21 17:09:22
10年前的电脑现在用也没有任何问题。
toyota12021-02-21 17:20:23
.
吾道悠悠2021-02-21 17:32:37
90年代初你舅舅的那个可能不是手提电脑,
华府采菊人2021-02-21 18:09:54
不多, 但有, 纽约的陈中等就卖了很多台给国内来的人
BeagleDog2021-02-21 18:16:49
现在中美在电脑相关领域差不多都是同步的。90年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信笔由墨2021-02-21 19:02:23
国产机用ALGOL60,美国的用Fortran(科技), Cobol(金融)
走资派还在走2021-02-21 19:09:14
还有BASIC
信笔由墨2021-02-21 19:19:23
启蒙用的。Pascal (学院教学)与Fortran、Cobol曾是一代流行的编程语言。
tomcat8012021-02-21 19:35:57
我们学校创办计算机专业,给了钱,买了djs-130,后来又买了pdp-11/23,apple ii ,Cromemco . PC
走资派还在走2021-02-21 19:43:41
还有汇编
多哥2021-02-21 20:12:13
对,就是电子打字机,有手动打字机没有的自动功能,也有一定数据内存,可以调用。
多哥2021-02-21 20:13:36
对,就是电子打字机,当时米帝市场有不少日本产的;有手动打字机没有的自动功能,也有一定数据内存,可以调用。
多哥2021-02-21 20:27:06
汇编讲的如果就是 Assembly Language 的话,那是接近最底层指挥机器运作的编程语言,一直在用,但有机器特定性比如
多哥2021-02-21 20:28:43
过去的GE、Westinghouse、因特儿,以及摩托罗拉,等。
朱头山2021-02-21 20:36:52
是的,6年制
朱头山2021-02-21 20:38:30
有可能,但肯定不是打字机,是可以存储文件的
十具2021-02-21 20:44:54
我是77级计算机专业的。用的是TQ-16国产计算机,ALGOL60 编程,浮点运算每秒11万次, 内存32K
朱头山2021-02-21 21:47:46
可能我看到的就是那种,用纸带输入命令的
多哥2021-02-21 22:27:41
你说的是不是就是这种东西 (点击见图片)。那叫 Word Processor Typewriter. 也就是 文字处理器或电动打
多哥2021-02-21 22:29:47
那叫文字处理器或电动打字机。英文是 Word Processor Typewriter。见里头图片,如果你说的就是这类东西的话。
tomcat8012021-02-21 23:48:34
Djs-130也是先穿孔,再拿到光电机读到主机里。对了,开机先手拨十三条,再导入纸带上的OS,compiler
十具2021-02-22 00:14:17
做作业,交纸带。要是原程序有错编译不过,退回找错重来。可怕的是你要排队等机时,错两次就可能误了截止期。所以
吾道悠悠2021-02-22 00:40:56
对,应该是这东东,全称是中文文字处理机,
飯盛男2021-02-22 01:07:46
俺也在国内大学学過basic。那時打印機只有一台、編完了後録在音楽用的卡式磁帯上再拿到打印機那打印出来
飯盛男2021-02-22 01:19:44
来日本後、論文報告就是用這種写的。那時手写論文的已很少了
飯盛男2021-02-22 01:24:24
記憶中80年代後半期上海風行打字訓練班。俺自己是借了台機械打字機練指法的、練得半生不熟的
飯盛男2021-02-22 01:43:22
win3.1昇到win95時、買了人生第一台電脳、還帯電視滴。加上消費税、20万日元出点頭(又加個図片)
吾道悠悠2021-02-22 03:06:35
记得大概在90年前后,ワープロ在日本很普及,
信笔由墨2021-02-22 03:24:36
Assembly的功用基本已被C取代了。听说,Assembly现在用于写机器级代码。
多哥2021-02-22 04:22:03
C/C++ 的代码,在 compile 的时候,要被翻译成机器定向的 Assembly code,比如摩托罗拉机芯的 Assem
多哥2021-02-22 04:24:20
我的电脑工程知识,是在米帝学的,用的对应汉语,都是我自己“造” 的,可能和国内的标准不一样。
多哥2021-02-22 04:27:30
对,我是由于父母的支持,一百大洋不到,买了台记得是上海打字机厂出的英雄牌,练手艺。
多哥2021-02-22 04:31:58
在C 里头,也可以直接写 Assembly code.它们都要在 Compile 的时候,翻译成机器能懂的指令。
多哥2021-02-22 04:40:07
对,很快就淘汰。记得当时米帝市场这种东西虽多,但好像用的人也不是很多。
多哥2021-02-22 04:48:55
比如给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写 Assembly 程式,就要搞清生产线用的是 GE 还是 Westinghouse 的 PLC。
飯盛男2021-02-22 10:31:34
那時ワープロ液晶画面都是単色的、很後来有多色的液晶画面俗称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