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城
- [memory]
在这方面
有个省尤为突出
结果全国高考
该省几乎垫底
省领导倍感尴尬
第二年就容许出身不好的人
也可以报考
看地方干部的执行政策的水平。我的父母叔叔姑姑们可以上的几乎都上大学了。
唯一一位娘娘考上了但是她们中学的六位同学的档案被校长弄丢了。结果上海市教育局补救
文革开始填表格就需要填出身了,出身不好的人比二次大战的犹太德国人还惨.
上世纪50年代,工农子弟读高中的都少,60年代开始多起来
文革后改成推荐上大学了,出身不好的绝不会被推荐的.
文革期间“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可教子女)也可被推荐上大学,
对的。我们也这样叫。因为桃源网友说姑姑,以为是指其他亲戚。-:)
上海郊区如宝山,父亲的姐姐叫姑母,父亲的妹妹,叫嬢嬢。
可以上的都上了,不能上的就没有上,“谁可以, 谁不能“??
上海也一样,59年考大学,全班50来人,唯一没考上本科和大专是父亲被镇压的,尽管他的数学好于考上复旦数学系的我。
主要是看父母的身份,一般不会再往上追溯,说祖上的身份没有多大意义。
保送不错,但不一定是红二代,如郝建秀入读复旦附中。
保送不错,但不一定是红二代,如郝建秀入读复旦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