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2021-04-26 22:10:01

图文转自@国馆

萧红和张爱玲,同列“民国四大才女”之二,号称民国最有才华的两大女作家。

 

 

萧红一生,命运坎坷,逃婚、被家族开除族籍、被男人遗弃、两次怀着前一个男人的孩子跟了后一个男人,两个孩子,一个送了人,一个夭折,在战乱年代颠沛流离,一身才学还没尽数施展,就因庸医误诊而凄凉死去。

 

 

然而导演许鞍华说:

 

“40年前我觉得萧红经历很惨,那么早就死了,男人对她都不好,有很多故事可讲。现在再细细读她的生平,却能感觉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她忍受着生活中所有的苦难,却也留下了近百万字力透纸背的作品。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乱世中芸芸众生,都在悲凉中麻木沉沦,而只有这个弱女子,活出了自己的倔强。

 

 

 

“快快长大吧!长大就好了!”

 

萧红,原名张廼莹,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年,她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旧时代的秩序正在崩溃,但张家大院内,依然死气沉沉。

 

家里的大人们,大都仍是封建家长式的专横冷酷。

 

小时候的萧红,有点调皮捣蛋,为了惩治她,祖母曾用大针狠扎萧红的手指,痛得她哇哇大叫。

 

她把家中好吃的偷出去给穷人孩子吃,被母亲发现,拿着大铁叉追打她的腿,吓得她爬到树上不敢下来。

 

她的父亲张廷举,更是性格乖戾、贪婪无情。

 

萧红回忆说:

 

“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九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的性情更是大变,“偶然打碎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

父亲新娶进门的后妈,倒是对萧红很客气,不打她,只是指着桌子或椅子来骂她。她们的关系冷淡疏远,就像是陌生人一样。

 

唯有祖父,“眼睛永远是笑盈盈的”,给予了萧红仅有的爱和温暖。

 

他们一起在后花园中玩耍,栽花、拔草、摘黄瓜。祖父蹲在地上拔草,萧红就给他头上戴花。

 

祖父脾气好,从来不生气,还经常讲笑话逗小萧红开心,常让萧红笑得直不起腰来。

 

萧红的文学启蒙,也是从祖父教她念诗开始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祖父解释给她听:

 

“这是说小时候离开了家到外边去,到了胡子白了再回来,小孩子见了都不认识了。”

 

萧红感到很害怕,忙问:

 

“我也要离家的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你也不认识我了吗?”

 

祖父一听就笑了:

 

“等你老了还有爷爷吗?”还安慰她说:“你不离家的,你哪里能离家……”

 

18岁那年,祖父去世。

 

祖父入殓那天,萧红在灵前大声号哭起来,喝了很多酒,跑到常和祖父一起玩耍的后花园,回忆起很多欢愉往事,突然明白:“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

 

她想起每当父亲打了她,她就躲到祖父房里,祖父总会把多纹的双手放在她肩上,而后又放在她的头上,柔声安慰她:

 

“快快长大吧!长大就好了!”

20岁那年,长大了的萧红,终于逃离了让她再无留恋的家,此生再也没有回去过,永远在苍凉的异乡大地上漂泊流浪。

 

图|右二为萧红

 

“倔强地逃婚,然后绝望地返回”

 

萧红从来不甘心成为一个平庸的人,即便遭受父亲的打骂、后妈的冷眼,也从没磨掉她内心的倔强与叛逆。

 

1926年夏天,萧红以优异的成绩从小学毕业。

 

她渴望接受更好的教育,提出想去哈尔滨继续上学。

 

可家里人却都极力反对。连思想还算开通的大伯父也说:

 

“不用上学,家里请个先生念念书就够了!哈尔滨的学生们太荒唐。”

“女学生们靠不住,交男朋友啦,恋爱啦,我看不惯这些。

 

萧红坚决不妥协,大喊道:

 

“不上学,便出家!”

 

家里人真怕萧红出家去当修女,给张家丢脸,只好勉强同意她外出求学。

 

来到哈尔滨,一下子迈入了充满进步思想的新环境,萧红贪婪地吸取着新知识,她学习画画、在校刊上发表诗作、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成为学校里小有名气的才女,逐渐成长为独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

 

askerfor2021-04-27 05:09:32
了不起的萧红,活了31岁就那么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