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ie12112021-06-25 13:28:00
最近燕山地区蹦出了一个扛大旗反权威的牛人,火遍全球。此人牛刀在手,牛理在胸,牛力极大,似乎谁冲过去都会被砍得头破血流,落荒而逃。连爱因斯坦大神都抵挡不住被这种真神拉下神坛,这神人神事在此就不多表了。
每次一看到河北燕京的字眼,就想到那是古时候的侠士聚集之地。最先想到河北燕赵的历史人物,肯定就是那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荆轲,其实荆轲生在地是河南边的。再就想起三国里面的英雄人物常山赵子龙,长坂坡身负婴孩,跨马横枪,气吞山河,英雄无敌。再印象深刻的是曹操在击败袁军祭奠袁绍时的感叹:河北之地,义士为何如此之多?再后来,小说电影里面的大侠霍元甲,太极杨露蝉,燕子李三,慷慨就义李大钊也都是是那一带鼎鼎有名侠肝义胆的人物。还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篇传奇小说,里面最厉害的人名叫沧州鹰,丐帮神偷,手有绝活。那时候一听到河北沧州,总觉那里有许多武林高手...
再说起河北,便想起五六岁时的人生第一次远行,就是河北蠡县。那时候干妈家的二女儿远嫁到了河北。女婿原来是个河北收皮货的,不知怎么的就来了陕南秦岭老家一带,还认识了干妈一家,又在她家住了好久,然后又结了亲,没多久回家的时候就将表姐一同带回去了。又没多久堂姐来信,说是已经在那边办了喜事,邀请干妈一家和我妈妈一起去看看那边的情况,并贺喜。于是干妈就带上她三岁的小儿子,我妈妈带上五岁的我,还有一个似乎带着又没带着的干妈家的大儿子,一同上路风尘仆仆地往着北方赶去了。
记得那是夏天,我们从老家洛南先坐公交车到华阴县的罗夫车站,再从罗夫坐火车开往石家庄。记得进火车站检票口的时候,妈妈让我猫着腰进门,因为低于一米的孩子可以不用买票,我那时刚刚到了一米多一点点,后边每次进检票口我都紧张的弯着腰进门,生怕被查出来。干妈家的大儿子好像是去过河北,长出远门,所以一路上总是忽隐忽现,似乎一直跑在前面一站等着我们,我们到站碰到了他,说几句话,他又提前往下一站走了,好像他总有办法不买票进到车站里面。
第一次坐火车,我和堂弟玩得很开心,在车厢里跑来跑去,往窗户外面东张西望的。那时的人不像现在, 都是慢性子,干什么事都不着急。火车也如此,跑得很慢,一路咣咣铛铛框,走走停停的,似乎在每一个大站小站都会停下来上下旅客,让人休息。经过太原大战没多久就到石家庄了,在石家庄我们下了车,第二天半夜要换乘另一个去保定的过路车。白天在车站没有事,大人就领我们去外来走走。记得那时石家庄的街上早上上班的人很多,许多人都骑自行车,有不少还在自行车的侧边安装有筐子,里面坐着小孩,我们没见过那架势和那么多上班的人流,都很好奇,妈妈直说石家庄是比西安发达繁华的大城市。晚上八九点钟在车站等车的时候,表哥告诉我们说铁路上正放电影,就带我们两个小孩过去看,到露天放电影的地方,许多人幕前幕后的在那里看,电影是外国打仗的片子。我们刚看得过瘾,那边干妈跑过来说火车到了,催我们回去赶紧上车,于是我们就上了去保定的火车。后来才记得那部电影名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那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电影之一。

到了保定,我们换成马车去蠡县。第一次坐马车,也很好玩。记得我戴着一个用路边麦秆做成的眼镜框,赶马车的人就给我开玩笑,说以后长大了肯定也是戴眼镜的。一路上感觉河北的平原一马平川,路两边有杨树,四周的地里全种的是花生玉米什么的,远处的村落大片大片的,农民的房子外形也我们陕南山区的不一样,都是大门大院的。妈妈说这里的人们生活比较发达。到了堂姐家,不记得接待的细节了。只记得大概在哪住了一周,每天都有饺子和花生吃。回来的路上,记得我和堂弟低头捡了不少纸烟盒,全是我们哪没见过的那种。那时的小孩子喜欢用纸烟盒叠成三角玩,烟盒的价值有大小,越贵的烟烟盒也值钱,比如一个宝成烟盒就换两个羊群烟盒。回到村子,小伙伴看见我们带回来的从没见过的外地烟盒都很羡慕。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大人都不在了,大堂哥也很早出车祸离开,十年前小堂弟在县城经营一家擦鞋店生意还行,几年前老堂姐还托人打听我的下落说她儿子大学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