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男人2021-07-22 13:45:39

    这是一位回首坛朋友发的一组1978年代照片中的一张,一早起来看到,眼眶居然有点潮湿,泪腺功能随着年龄成正比了。

  

如果这位女青工去掉长辫换成男青年,我当年就是这样的,工作服颜色一样,也戴着眼镜。想起三年的车工经历,真是感慨万千,心酸往事不少,幸福回忆却始终充满心中。我后来的工作,许多技巧得益于当年的工作经历,至少在大学上“机械制图”课时,我的零件立体感有坚实的基础,画法几何更是如鱼得水。一些同学平面几何基本功好,解析几何也了得,但画法几何就困难不少。

来美国后,有一段时间工作和制定安全生产规范有关,看了这张照片,突然感到自己当年是多么幸运!如果是现在,这位青工(也就是我)就会被要求整理环境,然后把有关人员叫来,做一下改进。今天还浑身不少一个零件活着,感谢当年的师父和工友。

1, 工人必须戴长舌工作帽,辫子要盘在帽子里。

2,机床右边的传动皮带必须用铁罩遮挡,这是最危险的,我们当年都是不允许皮带裸露的。

3,她身后的机床估计是已报废,所以放了一辆自行车。当年自行车很宝贵,停在外面不放心,但也不能停在机床旁。当年休息时间,经常有人在工作场所擦洗,维修自行车。

4,主轴齿轮箱上面可以放东西,但要有一个盘子,小东西不会因震动滑下,碰到飞速旋转的主轴非常危险。

5,墙上的保险丝板,应该有东西盖住,防灰,防止不当触摸造成事故。

    啰啰嗦嗦,职业习惯了。看这车间建筑结构,应该是比较正规的,钢窗玻璃都完好,照明也相当不错,墙壁地面都整洁。我当年的车间,当然很气派,一溜20多台大小不一的车床,但墙上写满了“大干快上”的标语,地上堆满了零件。一点不同,一般每台车床边,至少有一个类似家里五斗橱的工具柜,里面放一些自己做的特殊夹具,常用量具等,柜子的顶部一般是放图纸和工艺单的。最近网友佩尼回忆她当年搞数控机床加工往事,就谈到加工复杂零件,制定加工工艺的重要性,有时工艺单比图纸更重要。当年厂里有一位No.1的技师,他的加工流程工艺单,几乎没有人敢改动。改动的后果就是后续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或是废品率大增。

  回忆青春应该是回首坛的主题之一。

borisg2021-07-22 14:01:12
你们都车些什么
上海大男人2021-07-22 14:07:05
为某一生产行业的机器和流水线设备加工配件,供维修或组装新机器。
08622021-07-22 14:44:16
一般来说,车工比较容易上手,车间的钳工能到八级的不容易。
aklei2021-07-22 14:51:03
中学时期学工学农劳动,我也开过车床的,这经历使我热爱几何代数。
rreegg02021-07-22 14:59:07
这类手动机床以后很多装上了数字显示器,比看着手轮刻度盘方便,有效率多了
走资派还在走2021-07-22 14:59:08
车工要三班儿倒儿。当时有一句俗话说,紧车工,慢钳工,溜溜哒哒是电工。
chufang2021-07-22 15:15:01
那时候他们自称”摇手柄的”。
上海大男人2021-07-22 15:15:06
我们厂是二班倒,除非任务紧急加班,很累。
通州河2021-07-22 15:17:58
废品率不会低,那时国企集体企业车间管理还跟不上或者没概念,要到90年代开始才逐渐改善
puyh2021-07-22 15:26:43
违反安全生产,没戴帽子。
注册很麻烦2021-07-22 15:28:49
五十到八十年代的工作条件就这样,工人当家做主积极性很高
puyh2021-07-22 15:29:11
废品率不会低。--不懂别瞎讲。
即将入段2021-07-22 15:29:24
我会铣工和钳工
puyh2021-07-22 15:32:03
是不是三班倒要看是什么厂,和工种没有必然联系。
puyh2021-07-22 15:35:00
这张照片里估计是社办厂,街道厂,条件差,不规范。
通州河2021-07-22 15:43:46
要谦虚,企业管理课程到了80年代才有,才知道日本的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
puyh2021-07-22 15:48:24
照你的意思80年代以前我们的工厂都是高废品率?那时工人有废品指标的,超标也要扣奖金的。
吾道悠悠2021-07-22 15:52:03
我在学工时学会开这样的车床,还会磨车刀。
通州河2021-07-22 15:53:42
也许上海,或者你呆的企业,或者你个人能力出色,但就全国而言,我看到的是车间管理跟不上,那时没有质量控制体系,全靠个人技术
上海大男人2021-07-22 15:53:43
这有点像比较数学特级教师和物理特级教师
上海大男人2021-07-22 16:00:46
如果老三届,你们学工时大约年龄较大,工人让你们碰机床。
puyh2021-07-22 16:00:59
走马观花要不得
puyh2021-07-22 16:07:19
学工应该是毕业的前一年,和你分配进厂学车工时的年龄差不多。
viBravo52021-07-22 16:40:41
那副袖套,很熟悉,很亲切。
viBravo52021-07-22 16:42:52
那副袖套,很熟悉,很亲切,少年时的事历历在目
viBravo52021-07-22 16:45:37
那副袖套,很熟悉,很亲切,唤起少年时的事历历在目
上海大男人2021-07-22 16:59:47
袖套如同节约领,大概在新世纪2000年开始后就不大看见了。
海云之南2021-07-22 17:01:38
当时,我是一个大型企业的付厂长,当时质量控制,工人管理,加工流程,都是有专门人负责的。
上海大男人2021-07-22 17:05:29
是的,我工作的厂,文革后期就恢复了设计科,工艺科,检验科等。
华府采菊人2021-07-22 17:10:11
老三届不叫“学工”,至于上不上车床的看到哪家厂去劳动
华府采菊人2021-07-22 17:12:31
应该是摆拍, 记者不懂车间规定, 这两根辫子, 哪怕社办企业, 都不允许这么不戴帽子的
上海大男人2021-07-22 17:14:32
是的,当时有学生来学工,我们只让他们做些辅助工,怕出工伤,怕出废品。
吾道悠悠2021-07-22 17:21:12
我当时在机修车间学工,是我主动要求车些简单的机修零部件。
viBravo52021-07-22 17:23:11
袖套是劳保用品,节约领不是
上海大男人2021-07-22 17:29:16
老学长明鉴,仔细分析一下。
上海大男人2021-07-22 17:31:09
当然当然。当年做工人不发袖套,倒是后来做老师发袖套。
上海大男人2021-07-22 17:33:25
看你的文笔以为你是老三届的,还是华府兄懂暗号。
hkzs2021-07-22 17:41:15
应该是摆拍。
viBravo52021-07-22 17:47:33
我是倒过来,做工人时发袖套,我是做修理仪器,后来做大学老师没有发袖套,发了件实验室大褂
十具2021-07-22 18:06:04
数字显示不一定高效。说“敌机方位10点钟”,就比显示-60度,信息过脑快。最佳是用图像,直观形象表达。现在用液晶屏,不是数码显示
海云之南2021-07-22 18:45:44
这是个小厂,不过很反映当时情况,不正规。大型工厂,各方面都是非常正规的。
通州河2021-07-22 18:48:42
没错,各种功能部门是具备的,但理念是还是不一样。国企的质管办权利不大,我知道的当时日本台湾制造业的小小的质管员
上海大男人2021-07-22 19:01:28
应该是的,她操作的机床年龄都比她还大,正规大厂基本会被淘汰。
puyh2021-07-22 19:24:10
呵呵,国企的质量科科长的图章有时比厂长的图章都管用。
Zhuzitaba2021-07-22 19:50:40
难道不戴防护眼镜???
西北东南2021-07-22 19:54:35
我在电机厂劳动过,也学过开车床,车“转子”(电机轴)比较多,车刀是师傅磨。大车间,应该有十几台机床,包括铣床等。顶上有天车,运东
ireadwrite2021-07-22 20:31:11
她不一定是车工,可能是
小流星2021-07-22 21:17:16
感同身受。
上海大男人2021-07-22 21:25:25
当年车工的安全装置
johniewalker2021-07-22 23:13:52
中学时进厂学工,看到很多冲床师傅都是十指不全的,都是在冲床上压掉的。我们中学生就在冲床周围劳动。
coach19602021-07-22 23:45:51
那是旧社会压掉的。听过“三条石”老工人忆苦思甜报告,十指九残的故事
上海大男人2021-07-23 00:33:23
根据我的理解和观察
走资派还在走2021-07-23 01:24:18
我学工时的工厂,车工三班儿倒,歇人不歇机器。早班儿6:00-14:00 中班(也叫晚班儿)14:00-22:00 夜班儿22:0
走资派还在走2021-07-23 01:26:46
我学工的工厂里的车工师傅都是自己的专用车刀,下班锁起来,叫"不留刀"
tomcat8012021-07-23 03:54:43
对头!电工也有三班倒的。我们那儿是:吊儿郎当干电工!叫翻砂就回家!车钳铣没有比!
华府采菊人2021-07-23 16:08:37
新社会冲床不“冲”手指了?
华府采菊人2021-07-23 18:18:15
文革前上海摔跤队一个人给我说, 那时象棋队一哥儿们喊“将”时手劲太大, 中指骨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