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2021-08-17 22:56:36
长津湖战场的"冰雕连"?那"冰雕营"呢?

 

 

现在简中网络上互相抄来抄去的“冰雕连”是这三个连队:59师177团2营6连、60师180团1营2连和80师242团2营5连。熟悉长津湖战场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谬误,242团2营5连根本就不是80师建制,而是81师的部队。像这种低级错误也能广为传播,真是简中网络的一大特色。 *****

 

下点功夫研究一下就能知道,军战史资料中关于这三个连队在长津湖战场上的战斗描述并不算少,人家怎么可能是被成建制的冻死呢?以前我曾有文章(https://changjinhu.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html)详细探讨过这三支连队不可能是冰雕连,本文不再重复。这些连队的战士明明在长津湖战场上和对手奋力地拼杀过,却被后人描述为不战而亡的冻死,简直可以说是一种污蔑了——你他么才是冰雕连,你们全家都是冰雕连! *****

 

但是,说这三个连队没有被成建制冻死,并不是说这三个连队中没有战士被冻死,也不是说其它连队的战士没有被冻死,更不是说没有任何连队被成建制冻死。事实上,长津湖战场上志愿军战士因冻饿而死的战士不在少数,仅官方承认的就有四千余人。而成建制冻僵的连队,也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历史的吊诡就在于,真正因冻饿而亡的连队无人知晓,而在战场上奋力搏杀的连队队却成了不肖后人口中的“冰雕连”。 *****

 

目前能看到的材料中,能够确定的、成建制的“冰雕连”是真实存在的。中方战史资料其实有记载,只不过中共变态的档案制度使得原始材料深藏在某个角落里无人触碰,只能通过参战老兵的口耳相传,而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差错,以讹传讹,使得真正的“冰雕连”无人知晓。多亏了当年战场上的对手——美海军陆战第1师——的史料,才使我们能够得知这支被成建制冻僵的连队——志愿军60师179团3营某连。 *****

 

*****

 

1950年12月9日清晨,连日的暴风雪之后,天气放晴,但是奇冷无比。盖马高原南缘的黄草岭上,陆1师士兵们战战兢兢地度过了一个地狱般寒冷的夜晚,清晨醒来继续向南推进。他们惊奇地发现,志愿军的抵抗变得非常危弱,只有零星的枪声,没有像昨天那样的顽强阻击。前锋陆7团1营B连一个排和C连奉命沿公路向前推进,目标正是水门桥。他们的任务是清除水门桥附近的志愿军,尔后保护工兵们修复被炸毁的水门桥。 *****

 

陆7团B连的这一个排走在最前边,说是一个排,其实也只有十余人一个班的兵力。他们来到水门桥,在水泥房子里发现了几名奄奄一息的志愿军士兵。然后他们爬上了桥北侧的山坡,准备占领阵地,保护水门桥,却惊奇地发现战壕中五十余名被冻僵的志愿军。有的人已被冻死,有的人一息尚存。天气是如此地寒冷,这些志愿军战士的手都被冻在了武器上。被冻僵的身体无法弯曲,美军只能把他们抬出战壕,放到公路上。为了解除他们手中的武器,只能把手指生生地掰开。 *****

 

审讯得知,这些志愿军士兵在8日晚接到命令,紧急驰援水门桥,占领山坡高地,阻止美军修桥。急行军之后,出了一身汗的他们立即进入阵地。但汗水在8日夜的极寒中冻结,加上连日来每天仅吃一两个冻土豆,他们没有热量的身体渐渐地被冻僵。等天亮后陆7团B连的士兵爬上他们的阵地时,即使一息尚存的人也只能转动眼睛,却动弹不得。这些志愿军士兵很可能被陆1师放置在了路边,也可能跟美军一起撤往兴南,但没有留下正式的审讯报告,因此无从得知他们的正式番号。 *****

 

*****

 

但陆1师战史记载的这件事情,已给了我们足够的线索。查阅志愿军当时的战地资料,12月8日下午,眼看高龙、在院里等黄草岭一线阵地被美军夺去,20军军长张翼翔急令60师179团从古土水东南方的水南里一线紧急驰援门岘(即水门桥所在地域)和1081高地。而在60师的相关资料中,出现在黄草岭以南的179团部队有记载的仅有3营,其中两个连被放在了铁路和公路交叉口,另一个连没有记载。事实上,179团1营和2营在11月29日和30日的战斗中遭受了不小的伤亡,而3营至12月8日为止还没有参战战斗,派该营执行此任务是最符合逻辑的选择。 *****

 

因此,陆7团B连在水门桥边发现的这五十余人,应该就是179团3营的某连。如果再细一点的话,可以排除8连。因为8连在1081高地所在的大山,有一个排在1081高地协助180团防守。因此,水门桥边这支真正地被成建制冻僵的连队,应该是20军60师179团3营7连或9连。 *****

 

其实,长津湖战场上的冻饿减员是如此之严重,以致于成营建制而“冻没了的”部队竟然也存在,而且还不止一个。只不过本文已太长了,就不再详细考证这两个“冻没了”的营,这里仅给出其番号,下回再详细讨论:76师226团1营和227团3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