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丹城2021-08-19 14:32:37

朋友Dorothy Bonett的新书Broad Sea and Empty Sky 正式出版。这是一本徐志摩诗作翻译作品,是迄今为止搜录了最多徐志摩诗作的英文译本。

Dorothy在耶鲁大学主修历史,是余英时先生的学生。大学毕业后,继续在耶鲁读研究生,从事东亚研究。她多年来在不同的大学教授历史和中文,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很感兴趣,愿意花大量时间研读文言文,虽然她说“两行文言文可能就要花掉我几个小时”,但很享受艰难的学习过程。她认为看简体字印刷的古典文学,感觉不是那么回事。我对她说,这就像我看什么书法协会里的人用简体字写古人诗句一样,不是那么回事儿。她对徐志摩的诗作情有独钟,惊叹他在遣词造句上的朦胧和唯美,认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现代派诗人。她对徐诗的阅读和了解,远超我这个只读过几首徐诗的中国人。因为和她不时对翻译有些探讨,促使我也加深了一点对这个短命诗人的了解。

不寿的诗人很多,且都是大诗人。雪莱不到三十就死了,济慈死时才二十六岁,王勃、李贺也都只活了二十六岁,可谓天才短命。徐志摩比这几个好一点,去世时三十四岁,但又死得惨烈。一生虽然短暂,留给后人作研究和八卦的素材,倒是不少。他在情感上对林徽因陆小曼的炽热和对原配张幼仪的冷酷,既受追捧也被诟病;他对文豪泰戈尔、托尔斯泰的钦慕崇拜又让人觉得他可爱天真;他忠实于在莫斯科之所见而得出苏俄模式不可取的结论,已经由历史证明,其洞察灼见高于当时的鲁迅、胡适和瞿秋白。如果他不是早死,看到并经历抗战、内战、直至政权变色,那在走还是留的关头,会作怎样的选择?他会像胡适、傅斯年、齐如山一样毅然离开?还是会像陈寅恪、林徽因、梅兰芳那样留下?我想在大时代变迁之际,他应该会根据理智而非情感来作出决定。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非常出名,很多欧游华人都要到剑桥大学看看当年他眼中的那片康河景色。他这首诗还保住了一棵柳树,因为曾有人要砍掉那棵柳树,后来知道这柳树就是徐志摩诗中“那河畔的金柳”,才打消了砍杀的念头。剑桥在2008年为徐志摩立了一块大理石纪念碑,上面刻着作品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石碑的位置就面对着他诗中描述的风景。2018年,剑桥又在石碑旁边加建了一个徐志摩公园,每年还举行“剑桥徐志摩诗歌节”,可算待徐志摩很厚,Dorothy也在今年的诗歌节中朗诵了自己翻译的徐志摩作品。

“Broad Sea and Empty Sky”, 中文可以翻译成海阔天空,其实来自徐志摩一首小诗”阔的海“里面的第一句: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他三十四年的人生,从来没有闲下他的追求,上下求索,碰撞挣扎,他在诗里用的是反话,他需要一个海阔天空的世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世事沧桑2021-08-19 15:24:32
中国现代诗,特别是徐志摩的,值得翻译介绍!功德无量。
聂耳2021-08-19 16:44:04
繁體字的設計講究平衡所以看起來比較舒服,如繁體字‘頭髮“。人的視覺中對平衡的東西會感覺自然適應。
世事沧桑2021-08-19 16:55:32
是的,真是这样。
聂耳2021-08-19 17:09:07
P.S. Please let Dorothy know, Tsu-mo HSU, which was named by 徐誌摩
聂耳2021-08-19 17:12:14
In her book should be consider it as his real English name, inst
聂耳2021-08-19 17:23:15
前半句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说的,我们那时学的是繁体字。后半句是我跟着一个师傅学摄影时他老说这句话,还有很多其它美学原理
白云蓝天2021-08-19 18:43:18
中国现代诗歌没有什么文学价值。
世事沧桑2021-08-19 19:16:36
说得太绝对了
青白丹城2021-08-19 19:18:53
谢谢信息。会告知。
白云蓝天2021-08-19 23:44:56
哪一首称得上经典,一些小资喜欢罢了。
黄桷树2021-08-21 18:58:32
虽然诗是耳熟能详的,但徐的散文杂记更能彰显思考,我不是他的诗迷,是他的思想迷。
chichimao2021-08-21 20:10:51
沒死 也被鬥的跳河啦,老舎不就先跳啦
allymcbeal2021-08-22 08:38:26
说得对,这话我多年前就说过。一个bob dylan的填词就能吊打中国一众现当代诗人。
h1h22021-08-23 04:33:54
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