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导演的战争巨制《八佰》周末正式上映了,观众反响热烈,票房斩获喜人。很多人在观影的时候,被八佰壮士的抗日事迹所震撼,流下了感动的热泪。整个影片,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感,无论是画面质量、服道化的逼真度堪称近年来国产电影少有的佳作。不过一些熟知或者对这段历史略有研习的人们也纷纷吐槽,觉得整部影片为了煽情,很多情节存在夸大或者脱离史事的问题,有篡改历史的嫌疑。笔者认为,首先该片是一部商业战争片,不是历史纪录片,应该给予创作者广阔的创作空间,不必过于拘泥于历史事实。就像影片开头和结尾时字幕所说的,本片基于历史真实事件创作,在部分人物、情节上有所虚构。当然,某些情节过于脱离史实,也难免授人以柄,遭人诟病。
我们如果想做一个明明白白的观众,有必要对那段历史作一下梳理,看看影片中哪些情节与人物设定是完全虚构的。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粗浅了解,和大家一起盘点一下影片剧情与历史的不符之处,供大家观影时参考。
第一,历史上驻守四行仓库的人物是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2旅524团1营(对外号称整个524团)的420多名官兵,领导者是中校团附谢晋元。驻守仓库的都是524团1营正式编制内的人员。影片中被谢晋元部收容的一些溃兵和“逃兵”是不存在的,完全属于虚构。这些虚构出来的人物还不少,且占据了影片很大的戏份,比如欧豪所饰的端午、张译所饰的小算盘、姜武所饰的“瓜怂“老铁、王千源饰演的羊拐和张俊一饰演的小湖北等,导演希望通过这些小人物从贪生怕死到舍身取义的转变,对人性进行深刻的挖掘。作为文艺作品,这样编排无可厚非,但我们要知道,这些人物在四行仓库的真正驻守者里是压根儿不存在的。当然,当时的524团1营中老兵不足20%,其余全部是来自湖北等地的新兵蛋子,也许这就是电影《八佰》中虚构这些小人物的依据吧。
第二,影片夸大了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规模与交战双方的伤亡数字。影片中日本军队对四行仓库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猛烈的进攻,水路偷袭、施放毒气弹等无所不用其极,中日双方均伤亡惨重。其实,因为四行仓库背靠租界,易守难攻,日方无法使用重炮,也不能实施空袭,日军大部队都去追击国军大部队去了,日本留下打四行仓库的仅几百人和一、两辆小坦克。事后,中方统计打死打伤日军150-200人,日军自己说是死了1人,伤40人。取中间值,日方伤亡在100人左右比较可信。在四天的保卫战中谢晋元部实际阵亡9人,伤二十多人。另外插一句,影片中日军使用芥子气毒气弹攻击四行仓库的情节也脱离了历史事实。
第三,最受观众诟病的是影片中老兵强迫新兵枪杀日军俘虏的情节。历史事实是四行仓库保卫战中,中方没有俘获一个日军,以上情节纯属无中生有。且枪杀俘虏这种有违日内瓦公约的行为似有给中国军队抹黑的嫌疑。
第四,为了粉碎日军试图爆破仓库西墙的图谋,以陈树生为代表的一队战士,身上捆绑手榴弹一个个高呼自己的名字和原籍地从楼上往下跳,与日军同归于尽。看到这一幕,很多观众,包括笔者自己也是泪流满面。英雄誓死如归的气概的确震撼人心,永远值得我们缅怀。但事实是陈树生在危急时刻身上绑满手榴弹从5楼跳下,将十几个准备实施爆破的日军悉数炸死,牺牲了自己,解除了危机。不存在一队战士一个个往下跳的敢死队情节。
第五,女童子军杨慧敏献旗,史上确有其事。但杨慧敏不是从苏州河水面上游过去的,而是趁夜色通过新垃圾桥(今西藏路桥)匍匐进入四行仓库的。无论是上世纪70年代台湾版《八百壮士》还是这次的《八佰》都虚构了杨慧敏从苏州河泅水送旗的情节。
第六,升旗与护旗那场戏,拍得荡气回肠。但与事实差距较大。事实上,谢晋元考虑到日军可能对升旗发起进攻和干扰,仅组织了十几人上仓库天台举行了升旗仪式。日军虽然也确实出动了一架战机想击落国旗,但没成功就撤出了,主要还是顾忌到对岸的租界。多名战士用肉身挡子弹护旗的情节是不存在的,日军战机为击落国旗从北侧俯冲扫射,打死数名对岸租界内平民的事件更是子虚乌有。
第七,撤退一场戏,与事实相距甚远。影片中,谢晋元部从新垃圾桥向租界里撤退时,遭日军火力袭击,几乎损失近半,连谢晋元也差点牺牲当场。事实是,10月31日,英军驻上海总司令史摩莱少将亲自来到苏州河新垃圾桥(今西藏路桥)边,指挥英军压制日军火力,共有377名壮士安全撤离至租界。
第八,《八佰》这部影片筹备了近十年,足足耗资5个多亿。片中的四行仓库、苏州河对岸租界里几十栋霓虹闪烁的建筑以及那条苏州河都是剧组以1:1的比例在拍摄基地实地兴建和挖掘的,这给观影者带来极为真实的空间感觉。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正对四行仓库的苏州河南岸虽然的确是英法租界,但那里并非租界的繁华地段,主要是一些仓库和民宅,根本不像电影里展现的那样霓虹闪烁、灯红酒绿。上海对于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一向非常重视,现在南苏州路一带保留下来的优秀历史建筑颇多,但没有一座是位于四行仓库的正对面的。剧组其实是将当时上海租界里歌舞升平的花花世界一股脑儿搬到了四行仓库的对面,赌场、戏院、酒楼、茶肆一应俱全,以期营造出“那边是天堂,这边是地狱”的戏剧性对比效果。
最后,我还想就影片里的方言对白提一点小小的意见。影片为了营造真实的氛围,剧中很多人物都操着各自的方言。这一点值得表扬。不过,也存在一些瑕疵。例如上海租界街头的报童竟然用四川话卖报,让我误以为是在“陪都”。谢晋元是广东梅州蕉岭人,其所操方言应该是客家话。谢晋元说一口略带客家口音的普通话就行了。可剧中的谢晋元却说着一口北方人自以为的广东普通话,像极了前些年北方小品演员说的所谓“广东话”,就差句子末尾加个拖长的“啦”字了,让人有些出戏。当然演员杜淳亲自为角色配音,作为一个北方人也实在是难为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