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战的唯一的赢家大概就是斯大林了。斯大林本身并不敢挑战美国,但金日成一旦有统一朝鲜的打算,斯大林自然全力支持。如果美国真的不介入,自然可以通过这件事强化其在共产世界的声望,并可以借着朝鲜的胜利鼓励更多的武装活动。即使美国干涉,朝鲜不敌,正好将中国拉下水,让中美直接对抗,有百利而无一害。并且让中朝在亚洲正面对抗美国,一是可以看看二战后美国的成色,尤其在远离本土的情况下到底战力如何。二是还可以趁机看看如果美国如果在亚洲遇到麻烦,是否有机会在欧洲搞搞小动作或大动作。至于好些人说到的通过卖军火给中朝发财,其实是这些人自己的想法。可能给中国卖军火赚了一些钱,但算上给中国的援助,大概最后也没赚多少。但在北朝鲜身上的投资,其实就是纯粹的有去无回。这也是斯大林一死,苏联新领导人就急于停火的原因。如果是赚钱的买卖,让中美之间斗下去肯定比停火划算,苏联新领导人就不会那么迅速推动停战。
但如果中国领导人有足够的智慧,至少中国人的性命可以少死不少,间接也可以挽救不少美国人及朝鲜人的性命。但要么是智慧不够,要么是被胁迫上了贼船身不由己,总而言之,我没有看出中国政府的韩战抉择有任何值得称道之处。如果说中国担心一个完全美国扶持的朝鲜在自己身旁虎视眈眈,需要清楚表明态度。就不应该仅仅是通过印度方面给美国带话,而是应该大张旗鼓公开往朝鲜境内派兵,让全世界都能看见中国已经出兵了。这样虽然达不到战术上偷袭的突然性,但却显示了大国的堂堂正正。其实作为一个大国,偷偷摸摸不宣而战,终究上不得台面。而美国的政策一直很明确,一旦中国明确介入韩战,美国将会回到38线维持战前态势。其实38线虽然是二战停战时美国一个参谋在地图上随手画的一道线,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却有其合理性。只要简单看一下朝鲜半岛的地图,就可以发现南部平原相对狭窄,而一旦越过38线往北部去,就会发现逐渐变得越来越宽,到了中朝边境线,可以看见边境线相当漫长。并且北部大多山地,完全不利于机械化军队的行动。所以如果美国没有与中国全面开战,并入侵中国的决心和计划,那么战线越往北就越困难。根据当时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兵力部署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北部维持一道防线。并且美国防御的重心是欧洲,无论朝鲜战场情况如何吃紧,美国没有从欧洲调动一兵一卒到朝鲜。这也是美军在二次战役后一旦明白中国军队已经大规模参战后马上就退回38线的缘故。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清楚看到,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战线只能停止在38线附近,当然具体的停战线还得取决于双方的谈判和战斗结果。这也是美军在五次战役已经打得中共军队溃不成军的情况下,美军并没有选择乘胜追击,所谓一将剩勇追穷寇,而是要求双方坐下来谈判的道理。所以说如果中国军队是堂堂正正进入朝鲜,那么美军同样会回到38线然后双方开始停战谈判。这样其实就达到了孙子兵法中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有可能南朝鲜军队会继续前进与中方作战,不过这样大概也就只需小战几次,以最小的代价就达到了目的。
当然,如果纯粹从国家利益出发,中国其实曾经有一个最体面结束韩战的机会,就是二次战役之后美方要求谈判。这个时候的美军被中共军的偷袭打懵了,暂时还没有缓过神来,所以如果可以停战,美军可以接受的条件其实比较灵活。当时美国政府甚至决定了一旦韩国守不住,就将军队全部撤离到日本的决定。当然这只是少数被吓破胆的政客及军人的想法。但当时中共完全拒绝了停火谈判,而是希望一鼓作气将美军赶下大海,这样其实也给了美军一个给自己正名的机会。当然,这种希望其实只存在于老毛及国内百姓中,前线指挥官根本就没有这种乐观的想法。只有他们当时才完全了解所属部队的情况,以及对手的强大。二次战役后,9兵团已经被打残了,13兵团损兵折将过半,这还是突然袭击的结果。从今以后,不可能再有突然袭击的机会了。彭德怀就说过,当接到命令过38线时,是他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候,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情况。只是因为美军正处于调整阶段,不想与中国硬碰,所以没有遇到大麻烦。
但从第三次战役开始,美军已经适应了新的敌人新的战法。并在五次战役中一举击溃中国几十万大军。一时间到处都是中国军队狼狈逃窜,可以说是兵败如山倒。而美军此时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在达到战役既定目标后正式提出了停战谈判,给了溃逃中的中共军队喘息的机会。这其实反映了美国此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签订一个停战协定,不想继续打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了。直到此时,中共军队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现代化的战争,不得不走上了谈判桌。当然谈判桌上的故事又是另一个漫长的故事,不过可以简单化的概括一下,双方在大多数议题上大致达成了共识,韩战本来可以一年就结束了。但最后却在战俘问题上形成了僵局。中方要求遣返所有战俘,而美方则坚持自愿遣返原则。当然美方刚开始对于战俘问题并没有看法,只是因为战俘营里面众多战俘坚决不愿回国。既然是为自由而战,总不能将投奔自由的人们再送回去,所以美国最后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明确坚决不让步。就因为战俘问题,双方又打了两年,这期间的战争形式基本上都是美军通过向北有限进攻施加压力迫使中方回到谈判桌,谈不到一起又打一仗。就这样谈谈打打,打打谈谈。战线基本上是一直向北移动,只是在最后停战前中国将战线稍微向南移动了一些,但远远不如51年谈判时的停战线。经过两年的战争,死了超过过去五次战役的总死亡人数之后,中方最终在同意自愿遣返的条件下签字停战。可见最后两年的战争除了死了更多的人之外中共一无所获。当然这并不妨碍中共宣称取得了伟大胜利,只是如果大家都知道可以提前两年取得同样,甚至还稍好一些的条件,少死至少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大家是否还以为是同样伟大的胜利?所以从整个事件中,我们看到中国政府有多次机会可以以较小的代价就可以取得同样或者更好的结果,但都错过了。我这里纯粹是以交战双方的国家利益考虑,而没有做任何道德评价。不过对中共来说,多死一些人或者少死一些人不是关注的主要问题。所以中国本来有可能成为事件的赢家但由于应对失态最终还是输家。但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没有在中方的得失中讨论,就是毛太子之死。虽然毛太子之死对于中国的政局有很大影响,但如果纯粹从国家利益的得失来考虑,不应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并且很容易带进个人感情来讨论,所以这里就不予置评。
当然,美国政府在朝鲜问题上也是输家。美国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态度模糊不清。从一开始到底是打算放弃朝鲜,还是支持李承晚就一直摇摆不定。战争形势开始好转,北朝鲜军队已经溃败,38线成了一条不设防的防线。美军及南韩军队随便就进入北韩境内继续追击溃败中的北韩军队。这时就面临中国军队干涉的现实危险,但美国政府在这些事情上态度有些故意模糊不清。一方面表示如果中国军队介入,立刻退回三八线。这是因为我前面提到过的地缘因素。但同时对麦克阿瑟又不敢下一个明确的命令,禁止美军进入朝鲜北方。即使在第八集团军情报部门从大量俘虏中获得了中共军队已经进入朝鲜的消息后,杜鲁门依然不敢命令麦克阿瑟下令部队停止进攻。当然这里面麦克阿瑟的个人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麦克阿瑟因为仁川登陆的成功成为一个传奇,杜鲁门对于这位传奇英雄不敢直接下命令。但仁川登陆的成功对于朝鲜战局来说只能算锦上添花,根本就不是决定因素。当釜山防御圈稳定下来之后,实际上北朝鲜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了。这可能是军事史上少见的怪像,防御圈外面的北韩进攻方人数比防御方少,从中国四野过来的有经验的老兵也几乎丧失殆尽,武器上的优势的T34坦克也全部被摧毁了。外围的进攻方其实已经没有能力发起有效的进攻了,而防御方却还在担心对方的进攻,直到仁川登陆成功后才开始反击。如果美军早一点用海军陆战队开始向外反击,大概很快就能发现对面的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此时仁川登陆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了。麦克阿瑟更可笑的是在仁川登陆成功后又策划了一个元山登陆,结果当海军陆战队登陆元山才发现迎接他们的是大韩民国第一师的部队。
麦克阿瑟因为仁川赌博的成功,在明知中国军队已经进入朝鲜的情况下,仍然一厢情愿认为中国军队不敢进入朝鲜,只是派少数人马过来虚张声势吓唬对手。只是因为希望一统朝鲜建立不世功勋,就如此一厢情愿的想法,可见人一旦钻进了名利里面拔不出来,智商就急剧下降了。虽然麦克阿瑟个人有很多问题,但归根结底在于美国的亚洲政策的混乱才产生了这些问题。所以说这本来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只是可怜了朝鲜民众和双方的军人。不过政客的最大的本事就是讲了不少冠冕堂皇的话,但如果仔细琢磨,发现还是摸不清其态度到底如何。近几十年美国不少政客总统就像杜鲁门一样,人为的惹出不少事情,并且让可以简单解决的事情越来越复杂。但如果遇上一个直截了当的非政客,才发现好多事情本来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式解决。我们在过去的几年看见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政客的国际关系处理方法,简明有效,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其实美国的开国国父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复杂。今天的拜登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其实就有点像当年的杜鲁门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