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biscuit2021-11-22 16:53:49

12月1日临晨1时,中国军队在1653高地的南坡,架起了4挺机枪,开始对美军进行射击,由于中方特意取出了曳光弹,因此机枪的位置有些无法确定。F连与下碣隅里的11团H连商定,H连的4门炮先各射1发炮弹,与此同时F连观察落点,而后F连再指挥修正后续的射击。不料美军的第1轮齐射,就将中方的4挺机枪连人带枪干掉了,此后,双方基本平安无事。

上午7时,约1个营的中国军队开到1653高地北侧,9时,美军8架飞机飞来轰炸中国军队阵地,并掩护2架运输机为F连空投补给,有了轰炸机的掩护,减少了中方的防空火力,使得美军空投非常准确顺利。

在得到弹药和粮食补给后,中午12时30分,雪下得略缓一些,连长巴勃组织了一个由12人组成的小巡逻队,越过马鞍形山梁,爬上了1653高地的山脊。1653高地的主峰是一巨大的石头,两侧的山脊山石嶙峋,巡逻队爬上山脊后向北坡望去,只见北坡战壕里捲缩着许多中国士兵,雪花飘落在他们身上。初始以为这些都是尸体,但后来听到呼噜声,才知道他们在睡觉,美军于是向这些中国士兵开枪,没被打中的中国士兵就开始逃跑,而较远处的中国士兵则立即还击,并向美军包抄进攻。美军寡不敌众,于是开始交叉掩护撤退,F连阵地也开始用迫击炮射击来掩护美军撤退,最终美军1死4伤,撤回到阵地上。

在12月1日余下的时间里,双方各自守在自己的阵地上,没有再交火。

12月2日早7时,F连与陆战7团1营联系上了,此时经过一夜的山脊行军,陆战7团1营已到达1653高地的北面,正与中国军队交火。10时30分,陆战7团1营在F连引导下,穿过F连布置在马鞍形山梁的绊雷区,进入F连的防区。此时F连仅剩80余人尚能战斗,很多人带着枪伤或者冻伤。

××××××××××××××××××××××××××××××××××××××××××××××××××××

chufang2021-11-22 17:06:39
从上一篇看来,似乎中美双方的弹药可以通用。
randd20002021-11-22 17:37:05
应该不是,是收集了共军的遗弃武器和弹药以备自己弹尽的时候再用
seabiscuit2021-11-22 18:26:35
对。收集了各种枪枝弹药
信笔由墨2021-11-22 19:16:02
这篇文章很好,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论述战斗过程。这类战术失误的战例不在少数。
有言2021-11-22 23:38:38
赞!低估对手大概是9兵团犯的普遍和重要的错误。-:)
有言2021-11-22 23:40:10
中方有没有相关的资料?-:)
老柏树2021-11-23 01:32:14
迟浩田是79师235团3营副教导员,在长津湖生死线上摸过的。他说的是“后来我们知道敌人用了夜视器材”,注意是“知道”,不是“估计
老柏树2021-11-23 02:16:06
这是刚查到的网易2010年的文章,59师”177团主力和175团同时攻击该地区的美军两个连“ --- 两个团打美军的C连和F连。
老柏树2021-11-23 02:30:18
按上面的网易文章,27号夜里F连没有得到下竭隅里的远程炮火支援,靠的是自己的火器。 ”28日天亮后,.....,
有言2021-11-23 03:42:08
谢谢你!强强较量莫此为甚!
老柏树2021-11-23 03:54:25
嗯,我的观点是探讨战史真相就是盲人摸象,多看资料,加上自己的分析 --- 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完全摸到全貌
randd20002021-11-23 05:07:35
似乎陆战一师是有夜视设备,比如夜视望远镜,但并不是说当时武器有夜视瞄准功能
老柏树2021-11-23 10:58:27
你仔细看迟浩田说的就知道,他指的肯定是指夜视瞄准功能,”就对着打,夜里么“。志愿军解放军连这点都搞不清楚,也太无能了
老柏树2021-11-23 12:46:51
综合这些因素,在德洞山口志愿军没有轻敌,一个团打一个连,即使两个营打一个连,至少4-5比1的兵力比,何来轻敌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