涯生2021-11-23 17:58:45

其实波PPSh-41冲锋枪的71发弹鼓并不好用,解放军没选用是正确的。

波波沙冲锋枪的弹鼓源于芬兰索米冲锋枪的设计,算是个糙货山寨版。

苏军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缴获了不少索米,对这种设计精巧的冲锋枪非常感兴趣。

索米杀伤了相当多的苏军士兵,所以斯大林也在39年底要求加快新冲锋枪的研制并尽快装备苏军。

格里戈利·斯帕金在1940年-1941年间也设计出了苏联人自己的冲锋枪PPSh-41,它也就是“波波沙”。

斯帕金看不上索米过度精细昂贵的设计,但对它的大弹鼓却非常感兴趣。

所以,苏联冲锋枪也就顺势把这个部分给“参考”了。

芬兰人的思路对苏联人的影响很大,包括他们对冲锋枪的理解也一并送了过去。

索米冲锋枪一度被定义为“微型机关枪”,还为之配备了脚架以提供稳定的射击。

虽然实战证明,冲锋枪是没办法代替轻机枪的,但冲锋枪的近距离火力压制能力却得到了肯定。

所以,尽管有35发弹匣设计,但苏方仍然迷上了71发的弹鼓,因为它可以更好的承载PPSh-41极高的射速。

这种思想还受到了德军的影响,在苏德双方“蜜月期”的军事交流中,德国人给伯格曼冲锋枪配备蜗型手枪弹鼓的做法触动了苏军。

当时德军对冲锋枪的理解来自一战,作为“堑壕扫把”的MP18冲锋枪被定义为专用的近距离自动火力装备,能快速的完成对点压制和突击清除。

二战机动作战的军事改革还未在30年代获得影响力,人们预设的战争仍然是堑壕战。

所以,基于这种思路,冲锋枪就只是一种重点补充兵器,与霰弹枪、喷火器、反坦克枪差不多。芬兰人将之当做“微型机关枪”其实也是这种思维的体现。

因此,71发弹鼓很快就成了波波沙的标配。

而且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战争爆发了,波波沙获得了被大批量制造的机会。

苏联人在设计冲锋枪的时候就已经设想过成本问题,正式大规模生产并投入战争以后,斯大林要求能用最低端的工厂去生产枪械,这样就能为飞机大炮坦克工厂空出产能和人员。

二战的机动化作战打起来之后,堑壕战思路也很快被坦克履带碾碎,突击作战的增多,让冲锋枪这种自动武器焕发了新的生机。

这进一步促进了波波沙的生产,因为冲锋枪实在太好生产了,也太好用了。

很快,波波沙就成为苏联军火工业的爆品,开始不断的刷新生产记录,成批量的供应给部队。

苏联自二战开始就在疯狂扩军,便于生产的冲锋枪也随之成为苏联扩军大业的强大助力。

大量新兵蛋子都给装备上了波波沙,它不需要过多的枪法训练,容错率高,沉重的枪身配上同样沉重的弹鼓让射击异常稳定,连个傻子都能对那些打毛瑟大栓的德国兵狂喷。

苏军只需要拉着新兵往前面涌,冲进200米范围,然后拿71发弹鼓疯狂覆盖就行,质量不够数量来凑,技术不够火力来凑,打着打着,新兵就成老战士了。

所以波波沙确实是苏联二战的功臣,它有力的帮助了苏联的卫国战争。

但波波沙也有不少问题,除了过沉过重之外,它的毛病主要集中在71发弹鼓上。

在实际作战中,这个弹鼓其实装不进71发,多为60-50多发。

苏联制造的弹鼓质量参差不齐,完全不能保证所有的弹鼓都压满子弹,即便压满,也非常容易出供弹故障。

所以,大部分士兵都不会真的压满71发弹药,只会塞个50-60多发意思意思,保证火力持续性就够了。

而且波波沙弹鼓还秉承了许多弹鼓的通病——不耐用。

战场上的碰撞、摔、硌,都有导致弹鼓损坏的可能,这简直能让手持波波沙的士兵炸掉。

它还很沉,别看战场上的许多苏军背着个弹鼓波波沙到处跑,实际很多人早就嫌重了。

总之,对于波波沙弹鼓的吐槽一直就没有少过,这也促使苏军开始给波波沙更换35发的弹鼓。

尤其在PPS-43出现并击败了新型的PPSh-41后,这种更换弹匣的趋势也就愈发明显,到最后许多苏军都已经不再扛着大弹鼓了,而是端着插弹匣的PPSh-41或PPS-43。

此刻的苏军已经饱经战火硝烟,他们个个都是老战士了。

解放军仿造波波沙生产50式冲锋枪时,其实也参考了苏军的战斗经验。

既然弹匣更好用那么何必还要弹鼓呢?当时的解放军可没多少子弹给新兵乱造,老兵也不需要一把破冲锋枪教打仗。

对当时并不发达的中国工业而言,制造弹匣也比制造更复杂的弹鼓要经济适用,何况这个弹鼓还有点不那么耐用。

沉重的整枪质量对士兵也绝非好事,会影响到士兵战术动作的完成程度,消耗体力。

所以,直接用35发弹匣是最合适的选择。

XYZ945382021-11-23 18:52:44
弹鼓容量大射速快,也造成子弹消耗快,子弹供给困难。例如德国mg34,mg42机枪,全班10人都得背机枪子弹。
信笔由墨2021-11-23 22:16:29
携行不便。
chufang2021-11-24 03:47:21
那苏联军队怎样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