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fang2022-02-20 16:16:19

姚迁之死

Original 梦里绍兴 夏家少爷 2022-02-03 16:00

 

姚迁(1926—1984),南京博物院院长。

 

       翁万戈是翁同龢的孙子,2018年,他一百岁生日的时候将183件文物捐给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此事媒体报道以后,引起了舆论关注,觉得他不应该把中国的文物捐给美国。看网上的评论差不多一边倒都是骂声,觉得翁万戈就是个卖国贼。

 

       翁万戈的捐赠行为(实际国内他也有过无偿捐赠)我无权评说,东西是他的,他又是美国籍,对于自己的财产他当然拥有支配权。

 

       但翁万戈的这一行为,据我猜测,极有可能和姚迁的遭遇有关。

 

       姚迁是原南京博物院院长,1984年上吊自尽。

 

       姚迁的死,当时影响很大,特别是海外对此有不少报道。翁万戈是江苏人,又是收藏家,对家乡南京博物院不可能不关注,对姚迁的死不可能不了解。

 

       尽管我没有一手的资料,但我觉得这个猜测不是纯粹的臆断,是有根据的。

 

        姚迁是个学术型的馆长,不是一个单纯的行政领导。

 

       做博物院(馆)的院长,第一责任就是守护好文物,保护好藏品。但如果制度不全,权力太大,遇到某些附庸风雅又有占有欲的领导,这个院长就很难当。

 

       故宫曾办过一次展,展示被康生等霸占的原故宫的藏品。这说明,这些拥有权力的人,从来没有把这些国宝当成国家的东西,而认为只是自己家的仓库,想拿回去就拿回去。

 

       姚迁在南京遇到的也是同样的问题,江苏省的一些领导,经常到博物院借有名的字画回家去看。

 

       如果说康生他们的做法还在特殊时期,姚迁遇到的这些领导已经是改开后了。

 

       博物馆的藏品当然可以看,但绝对不允许借回家看,这是基本的规定。但问姚迁借字画的都是省级领导,姚迁没办法,只能让他们借。

 

       姚迁没办法阻止不让借,但他觉得自己对这些藏品负有责任,所以他对每件被借走的藏品都做了记录。记录的内容就是借了哪件藏品,借多长时间,谁借的。

 

       姚迁就根据这个记录到时去催。这个催一般都催不回来,催不回来,他还是催,催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人家就不高兴了。

 

       这种事,换个会来事的,也不一定是坏事。说不定还能给自己弄点好处,能到博物馆借藏品不还的,当然不是一般领导,你假装忘了,也没事。

 

       可姚迁觉得这不行,这是他的职责所在,所以还是憋不住老是去催。

 

       领导当然也不能说姚迁的催讨不对,也不敢说就不还了。他们觉得只要把姚迁治住了,他就不会催了。

 

       要治一个人在体制内最好的方法不是生活作风问题,就是经济问题。

 

 

       于是有人说姚迁生活作风有问题。调查就从生活作风着手。没想到姚迁就是个书呆子,生活非常古板,平时循规蹈矩,把所有蛛丝马迹查遍了,也没查出生活有什么问题。接着就查经济问题。经济问题也花了大力气查,可还是没查出问题,他一分钱的贪污都没有。

 

       本来这两个方面查实一点就可以把姚迁免了,也就没人催这些藏品了,没想到这两个方面都没收获。

 

        查处姚迁进入死胡同的时候,这些人发现了一个机会。

 

        有次南京博物院收到一件文物,由姚迁做了鉴定并讲了鉴定的具体意见。当时博物院的一个工作人员做了记录,后来写成文章,感觉自己这方面不是权威,就把姚迁的名字和自己放在一起去发表了。

 

       发表以后,这人才告诉姚迁,并拿出一部分稿费要给姚迁。姚迁感到很生气,怎么能不征求我的同意呢?还私自放了他的名字。

 

       这本来是一件前因后果很清楚的事,没想到刚好有人要整他,这就成了整他的依据。理由就是姚迁剽窃他人的文章。

 

        从作风问题转到经济问题,从经济问题转到学术问题。

 

       这样的领导,如果把这种聪明用到工作上,那是老百姓的福分,可惜他们用在了这种地方。此话扯远,打住!

 

       此事在业内就是个笑话,可人家整人是真的,自然不在意是不是笑话。此事就被媒体报道出去了,说姚迁剽窃别人的文章。

 

       体制内的斗争是很残酷的,姚迁当时和朋友说,他去医院看病别人看他的眼光都不同了。

 

        为了彻底搞臭、坐实姚迁的剽窃行为,《光明日报》于1984年8月26、27日连续发表两篇打压姚迁的文章。题目是《南博院长姚迁以权谋私侵占科研人员学术成果》、《姚迁在执行知识分子政策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还配发了评论员文章《知识分子的智力成果不容侵占》。

 

       姚迁就在这巨大的压力下,1984年11月8日选择了上吊自尽,终年58岁。

 

       姚迁事件,不只是业内震惊,海外也有许多报道,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给敌对势力递了子弹。

 

       当时为姚迁伸冤的人其中有个理由就是澄清姚迁的冤案,不要给反共势力有话柄。

 

        姚迁事件最后在中央高层的直接关注下得以平反,1985年8月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媒体播发新华社发布的为姚迁平反消息。1985年11月18日,南京博物院为姚迁举行追悼会。

 

        姚迁的反最后平了,可让姚迁上吊的人,没有听到受公开的处理。

 

passyi22022-02-20 17:23:12
应当反思一下,翁万戈将183件文物捐给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和克林顿在椭圆形办公室乱搞是不是有关系?
chufang2022-02-20 17:42:07
精辟,如果克林顿没有乱搞,那可能捐给了华府的斯密斯博物馆。
rogersune2022-02-21 16:50:50
那个江苏省的高官是谁? 现在了, 还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