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 项羽兵败垓下, 连夜带着800骑兵南逃, 并渡过了淮河。
《史记.项羽本纪》 是这么说的: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800余人过了淮河只剩下了100人, 再往南跑路, 估计也跑不了多远了。 往左是大泽, 看看地图就能猜出个差不多。项羽的溃逃路线应一如图中蓝先所示。 左陷大泽的那个大泽, 应是今日安徽境内的高塘湖。 乌江自刎的地方应在今日国道328和池河交汇处, 也就是今日安徽省定远县东部的池河。
网上有人扯啥乌江是今日的长江, 那是以讹传讹了。 马鞍山以东地盘是古代吴国, 不是楚国。项羽起兵, 带8000江东弟子。“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项羽领兵的那最初8000人可不是吴国人, 一个不剩, 都得是楚国人。
《史记.项羽本纪》开篇便讲: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
“相,水名,出沛国。沛国有相县,其水下流,又因置县,故名下相也”。 俺狗了够地图, 下相应在今天的江苏宿迁西南几十公里处, 离垓下古战场不远。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众数十万人不可能是吴越之国。这里说的江东应是只今日的杨州, 盐城, 淮安, 宿迁一带的苏北地区, 和江南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不过在公元前200年那会子, 苏北地区可是今天的北上广, 老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