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立2022-05-05 01:44:47

10年前,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告诉我,拙作《走近大师》出版发行后,受到读者欢迎,更兼教育部(某部门)锦上添花,把此书列为“向国内大中学校图书馆的推荐书籍”,于是市场断供,北京大学出版社赶紧加印。这本书也使出版社稍有利润,至少编辑部各位没白忙活,多少能得到些奖金。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年代,我心稍安。 我所看到的读者反馈,大多就是只言片语。长篇著文评论拙作的,除开刘秀莹先生写的序言,就是李芫写的书评。她们二位都在几年前不幸离世。李芫是笔名,她实名刘蓓蓓,是我北京大学的同年校友,中文系的才女,当年是戴着全国高考作文“女状元”的光环走进北大的。说到这,恐怕有人会觉得,这位大约又是个“应试教育下的书呆子”吧?我再说两件事,你就知道这位“才女”的见识与胆识了,都是超越常人的!

稍微喜欢文学的人,大约都会对刘心武这个名字有几分印象,他的成名作品是文革后的一篇散文《班主任》。这篇文章最初登载于《人民文学》,但很快被打为“右派文学”,一股反右巨浪立马淹没了《班主任》。刘蓓蓓说自己“热血沸腾”,决定为《班主任》鸣不平,奋笔疾书,产生了那篇《我们欢迎这样的〈班主任〉》。不出所料,她的文章四处碰壁,非但得不到发表,却和《班主任》一道,被“上纲上线”了。多亏了号称“知识分子的报纸”的《光明日报》慧眼识珠,刘蓓蓓的文章总算得以问世。不过真正引起社会反响,还得要“出口转内销”。刘蓓蓓的文章被《朝日新闻》记者,用以向日本读者介绍《班主任》,而《参考消息》报道了这条“消息”。这以后,蓓蓓的文章不胫而走,许多的读者都是因为先看到了《我们欢迎这样的〈班主任〉》,才知道《班主任》的。人们说:刘蓓蓓“打捞”出刘心武!这话说得形象而贴切。

1977 年刘蓓蓓办的另外一件事影响更大,它影响到在文革中被迫中断学业的千万学子。蓓蓓也是其中一员,她在北大度过了6年光阴,其中仅仅3年上课读书,另外3年经历“四清”和文革运动,然后被“毕业”离校。此时身在东北某县城教中学的蓓蓓,在和同样命运的几个北大毕业生“密谋”后,执笔上书中共中央,要求“回炉”。 说到这,让我解释一下“回炉”在当年的特殊含义,年轻的读者大概不知道。1966年举国上下开始文化大革命,持续了10年。学校一律“停课闹革命”,各大学自然也就没有正常招收新生入学了。请列位设身处地想想:1965年入学的大学生,其实上课学习时间不足一年,就赶上文革了。1965年倒推至1962年,在这期间入学的大学生,正常上课学习的时间多了些,但全都没有真正完成,大学本来预定的课业,就这么“毕业”走向社会了。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缺乏人才。这就是刘蓓蓓和她的校友们上书呼吁,令大学允许这一大批没有完成课业的毕业生回校补课,俗称“回炉”的起因。 话再说回来。蓓蓓写好这封信后,又托付可靠的人,把信面呈当时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这件事办理得格外顺利,“回炉”在次年成为现实。全国许多大学纷纷“请回”自1963年至1965年之间入学的学生,免费回校补习基础课2年,他们被俗称为“回炉生”。回炉生,为当年“科学的春天”增添了一抹绿色。

刘蓓蓓是1962年的学生,不在国家规定的回炉生之列,但她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蓓蓓的先生尹占河,此时成了北大技术物理系的回炉生。夫妻双双返回母校,用功读书,开启了她俩人生的新阶段。 关于刘蓓蓓的这些壮举,不少人猜测:何许人如此胆大?一定有“背景”!对此议论,蓓蓓一笑了之:“有什么背景?我就是个傻大姐!” 内子郝凤琪说:这就是蓓蓓,只有她才办得了这样的大事!她深知这位老同学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有见地,敢承担。

内子和蓓蓓有12年的同窗之谊,她俩既是北京女附中的同班,又是北京大学的校友。内子记得,蓓蓓在女附中的作文,常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令同学们观摩学习。各位老师公布范文的办法各异,有的让蓓蓓当堂朗读一遍,有的把范文贴在教室的后墙面。最惹人注目的是,老师拿根细线。把蓓蓓的几页稿纸悬挂在教学楼走道墙上,随风飘荡。女孩子们(当年的女附中名副其实,只有女生)叽叽喳喳、争相阅读好作文,那可是当年学校里的一道“风景线”啊!

刘蓓蓓与我也不陌生,她的父亲刘润先生是我中学的语文老师。她家又与我的一位亲戚比邻而居。不过年幼的时候我未曾想到,有朝一日她会给我当“家教”,鼓励与指教我作文章。 2007年,享誉世界的大数学家樊畿教授突发脑梗、卧病在床,内子陪我到樊府探望。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利福尼亚大学(UCSB)读博时,是樊先生的学生,也给他当过助教。自此师生交往近30年,直到先生在2010年仙逝。那次探视先生后,我心情格外压抑:病床上的恩师,是一位正在凋零的大数学家,昔日的大师风范全然不在了。归来的途中我思绪万千,脑子里都是恩师往事,却沉默寡言。内子知我心情不好,就鼓励说:何不写篇文章,一吐为快? 纪述恩师的文章,我几乎一挥而就,题目就是樊畿先生自己的话:《只要醒着,你就必须思考数学!》我想把文章拿出去发表,可心里忐忑,就因为我是外行,得找个内行审视把关才踏实。内子首先想到刘蓓蓓。蓓蓓不仅逐字逐句认真阅读我那潦潦草草的初稿,仔细到连标点符号都不轻易放过。她追问我“这段话太深奥,能不能说得浅显点儿?”“这句话太专业,数学外行看不懂!”《人物》杂志刊登了这篇文章,责任编辑说:“我们编辑部的人都看了,一致认为这是这期最好的一篇文章,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用改!” 从此,蓓蓓成了我很多文章的第一个读者,一位严格的审稿人。

很多次,她被我描写的人物感动了,她情绪激动,大发感慨。她的那些感言,就记录在她写的这篇书评里。我如今读她的这些文字,眼前随即浮现她当年的音容笑貌。那两年,我经常把我那粗糙不堪的初稿丢给她,让她批评后我才再加工,也觉得过意不去,由衷致谢。她却说:“我有时间。我觉得你写的故事有意思,我有兴趣看。” 蓓蓓不仅认真仔细地阅读了我在《走近大师》里的12篇散文,甚至审阅了我的每一篇准备拿出去投稿的文章。在我心中,蓓蓓亦师亦友,我感激她尽心尽意地指导我写作。 蓓蓓有强烈的“俄罗斯情节”,这大概与她在中学和大学里,多年努力学习俄语的经历有关。她曾拉我去北京的两家俄罗斯餐厅,不仅享用俄式餐点,还点歌欣赏现场表演的俄罗斯歌曲。蓓蓓告诉我,这些在餐厅献唱的,过去可都是俄罗斯的“功勋演员”啊!后来,蓓蓓找来十几位志趣相投者,自组一个旅行团。我请一位熟悉俄罗斯的老同学协助安排,她和占河,带着外孙,完成了她魂牵梦绕的俄罗斯“梦之旅”。她兴奋地拍了很多照片,诸如莫斯科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圣彼得堡的冬宫和那些东正教风格的教堂,伏尔加河沿岸的风情等等。她似乎要整理思绪,写出一个长篇的游记。蓓蓓出手,那一定是一篇不同凡响、脍炙人口的绝妙好文。我一直期待着。

谁能料到,蓓蓓健康突然亮起红灯?在确诊为乳腺癌后,她乐观、坚强地经受了那一整套常规疗法,头发脱落了,又生新发,似乎就如我们所祈盼的,她恢复健康了。蓓蓓继续张罗组织中学校友的联谊活动。她还兴致勃勃作东、约请好朋友们午餐聚会,那竟是内子和我,见她的最后一面。一年之后,远隔重洋,蓓蓓发电邮来,告知旧病复发,体力迅速下降。自此,我们仅能通讯联系,直到她发给朋友圈一封告别信,一封我再也无法回复的信……。 她离开我们快10年了。我失去这位“内行”审稿人,自己写文章得格外小心,因为没有人可以依赖、给我把关了。我失去了这位畅所欲言,天南海北聊天的好朋友,觉得空前地寂寞。阴阳两隔,如今我只有重读她的这篇书评文字,以誌对她的深深怀念。 引导读者走进大师的心灵——读《走近大師:12位科学家的美丽人生》 作者:李芫 “只要醒着,你就必须思考数学”:研究生们把导师的这句话印在T恤衫上,穿在身上,永志不忘。如今我们那么多博导硕导们,有几个人能享受到这种幸福?

  这位令人羡慕的导师便是能与华罗庚、陈省身比肩鼎足的数学大师樊畿。和樊先生一样,《走近大师》这部书里的另外十一位科学家的“美丽人生”几乎都可以概括为:只要醒着,就在思考自己的专业。冯·诺依曼开车时思考数学问题,致使每年都要撞坏一部汽车,这些报废的车辆堆放在普林斯顿一条大街的尽头,形成有名的“冯·诺依曼之角”;大师欧拉家务负担不轻,他常常抱着小孩子,给大孩子讲着故事,心里思考着数学,并在孩子的围嘴上记下这些思考;绝顶数学天才艾兰·图灵的破自行车每骑到一定圈数便要掉链子,他懒得去修理,却不厌其烦地边骑车边在心中计数,最后竟做了一个小巧的计数器安在脚蹬子旁边,在掉链子前一刹那采取措施以便继续前行。看来能成为大师的,都是些终日沉浸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里如醉如痴的人。而樊畿先生对数学的痴爱竟达到惊世骇俗的地步:他不能容忍他的“粉丝”们缺乏必要的专业基础,却来“看热闹”听他讲授“拓扑群”课程,他要维护必要的教学环境和学术氛围,要坚持所讲课程应有的高标准,于是对慕名前来听课的满座高朋一而再、再而三地大发雷霆,直到听课队伍被清理得只剩下六名博士生,他才双臂挥舞,满脸通红,情绪饱满地上课。大师们不会为课堂的“上座率”和讲坛的“收视率”劳神,对科学事业的专注,令他们单纯、天真到“不近人情”的超凡脱俗的境界。

  同大师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相对照,我认为一位外国大学校长批评我们“缺乏对知识的忠诚”,真可谓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没有对知识的敬畏和忠诚,怎么会有杰出的人才和大师呢?

  每一时代的人都有那个时代人的命运,都有自己的麻烦和艰辛,但每个时代都贡献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大师。《走近大师》所讲述的数学家欧拉的一生中先后遭遇到俄国沙皇的政治高压、普鲁士国王的冷眼、双目失明的黑暗、两位妻子和八个孩子辞世的巨痛和大火烧毁研究资料的损失,简直是集人类苦难于一身,但这都未能令他停止在数学王国里的开拓。他的遗稿,让专业人员足足整理了四十七年;今天的中学生,还在享用他的研究成果。该书作者的师兄、数学家斯戈特以西部牛仔的冒险精神选择了别人知难而退的艰深而又前途未卜的课题,以至长期拿不到博士学位,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交不起房租,在办公楼的公共厕所里洗澡。我们也许终生享受不到他那一举成名的光彩,却应有像他那样忍受九年煎熬并坚韧面对的心理准备。数学大师华罗庚在“文革”逆境中不但自己坚持真理,还开导该书作者不要为“派仗”的喧嚣虚度光阴:“你今后为国家出力靠的是本领”,“你读的数学有大用”,从而拨正了他的人生航向。我以为,今天的青少年精神上最大的痛苦不是高考竞争的激烈,就业市场的紧张,而是从小就被世俗的舆论所左右,被亲朋好友七嘴八舌的主张所支配,却没有培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爱好和志趣。为自己挚爱的东西做出牺牲是不会令人感到痛苦的。不信,你试试!   读完《走近大师》这本书,在你惊叹大师们的辉煌成就和非凡品格的时候,不是敬而远之,而是感到亲切,振奋,心向往之。这便是该书的不同凡响之处,这正得益于该书作者袁传宽先生的诱导。

  在樊畿大师的众多弟子中,只有袁先生用他的笔传神地描绘了大师的灵魂。这可能是因为袁先生身上的“文学细胞”比他的同行们发达,但首先是他能深入细腻地洞察并理解大师的内心世界,因此能敏感而准确地捕捉到闪烁在大师们的言行和生活细节中那人性的崇高绚丽并与之共鸣,不可遏止地迸发出为大师写作的冲动和激情(因此,今年4月在美国举行的樊畿大师的追悼会上,他最有资格被公推为代表大师的学生们致辞)。很多编辑和读者都惊讶于一个数学博士和教授竟能写出如此形象鲜明、感染力强烈的文字,这使我想起了大文豪雨果的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的钥匙有三把,一是数学,二是语言,三是音符。袁先生恰恰掌握了这三把钥匙,得以在这本书中充分展示他的智慧风貌。他对大师们科研和教学活动的描述和评价,显示了他在数学等学科上的造诣;而他的文字也表露出他所热爱的典雅的文学与音符完美结合的产物———国宝京剧给予他的熏陶。吸引袁先生回国工作的力量之一,就是他对京剧的眷恋。所以这本书的产生无疑是在现身说法,表明一个与大师精神相通的人在各个方面所能达到的高度。想必青少年读者会从中得到启发、鼓舞和信心。

dudaan2022-05-05 02:54:46
还是大饼
秋立2022-05-05 19:33:50
说得对
swj20002022-05-05 23:52:49
谢谢分享。查了下,你导师樊畿大师活了96岁,真是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