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2017-03-29 22:14:23

2017-03-15 李苏宁 每日军情

 

当美韩“关键决心·鹞鹰”年度联合演习进入高潮之际,2017年3月13日,韩国《朝鲜日报》记者李龙洙援引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术网站“北纬38度线”的材料称,朝鲜可能于近期在丰溪里试验场实施第六次核试验,而试爆当量有望创下新高。尽管韩美媒体的预测多半有些“空穴来风”,但外界对如何判定朝鲜核试验的征兆还是产生浓厚的兴趣。

 

观察土堆变化

 

2006年10月,朝鲜就是在咸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实施了震惊世界的首次核试验,此后朝鲜又在此持续修建更多的观测所、地下坑道等设施,那里距2006年5月和2009年4月试射远程导弹的舞水端里非常近,成为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设施最密集的“地理带”。根据朝鲜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和韩国和平问题研究所早年共同编撰的《朝鲜乡土大百科辞典》介绍,丰溪里位于半岛西北部,北面有万塔山(2205米)、气云峰(1874米)等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作为屏蔽,易于进行秘密工程。

 

“北纬38度线”主要依据民用卫星隔段时间拍摄的丰溪里影像来评估和预测朝鲜核试验动向。该网站称,通过比对卫星分别在2016年10月和2017年2月拍摄的同一地点照片,可以发现丰溪里北侧坑道入口附近的土堆明显变大,尤其长约100米、宽约40米的土堆顶部越来越平坦,证明土方堆积量甚大,这间接表明朝鲜在2016年9月进行第五次核试验以后,一直为进行新的核试验而持续挖掘更深更大的坑道。事实上,“北纬38度线”所提到的“北侧坑道”,正是朝鲜进行第二次到第五次核试验的地方,韩国军方将其命名为“2号坑道”(或称“西侧坑道”),鉴于坑道上方有厚度800米的万塔山岩层,最大可承受28.2万吨TNT当量的爆炸。考虑到朝鲜新的坑道掘进作业如此庞大,美韩普遍预期朝鲜新一轮核试验当量将创下历史新高。

 

 

韩国《时事周刊》援引韩国情报官员的话说,丰溪里不仅易于开凿地下水平坑道,且核试验的动向不容易受到外部监视,因为那里属于花岗岩地质,坚硬的岩石可以缓冲核试验造成的冲击,也能降低放射源泄露的危险。据投奔韩国的朝鲜“脱北者”声称,上世纪80年代朝鲜加快核武器时,国家主席金日成就钦定从万塔山到丰溪里的区域作为今后核试验的场所,像朝鲜最早的地下核试验水平坑道就挖在万塔山,但后来基于综合因素考虑,才最终选择在丰溪里。

 

综合各方面情报看,包括北侧坑道在内,丰溪里的核试验坑道基本是蜗牛型,与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兵修筑的核试验坑道相似。蜗牛型水平坑道以起爆腔室为中心,形成环形坑道走向,中间有封闭门进行隔断,视试验需要进行开启。蜗牛型坑道可以缓解核试验带来的冲击波,不致于造成过于久远的地质灾害,让试验场能够重复使用。美国军用侦察卫星曾发现,朝鲜每次核试验结束后,都会出动部队进行修复作业,以备下次使用。但朝鲜在2006年10月进行的第一次核试验中,丰溪里坑道的东侧一段因爆炸冲击波过于强烈,导致地质状况改变,结果在2009年以后的核试验中全部转向北侧坑道。

 

(朝鲜核试验地点距离中国边境极近)

 

地下核试验原本与外空、大气层及水下核试验一样, 是在特定环境中进行核武器军事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但20世纪50年代末期,随着美苏逐渐发现地上核试验对于环境的放射性污染极大,因此逐步放弃外空、大气层及水下的核试验活动,1963年8月,苏、美、英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将核试验全部转入地下,更因为技术突破,更为安全的地下核试验成为各国的新宠。据统计,迄今全球共有8个国家进行2061次核试验,其中朝鲜实施了五次。

 

曾几何时,地下核试验被公认为最秘密的行动,冷战期间更是少有国家能事先预警。但随着各国核试验活动的解密,以及航天侦察、电子侦察的技术跃升,提前预知某国地下核试验也成为可能。

 

就以往对策看,美韩监视侦察朝鲜丰溪里核试验场是否有异动,通常集中在三点:一是朝鲜国家行为出现异常变化,由于实施核试验易遭国际社会谴责和制裁,因此核试验前,朝鲜会召开外交安保会议商讨对策,并事先采取规避制裁的举措,韩国《东亚日报》曾报道,2012年底,朝鲜在海外开设数十个匿名账号,核试验前16天,最高领袖金正恩还主持国家外交安全会议,负责外交、安保及核工业的领导干部悉数到场;二是丰溪里周边驻军提升戒备,防范敌机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三是核试验坑道周边渣土出现异常变化,相关资料显示,朝鲜地下核试验所需坑道通常长150米,横截面为9-12平方米,为确保放射性安全,核试验前通常要对坑道回填。而回填所需的碎石变化,成为监测是否即将核试验的征候,一旦回填完毕,则表明核试验在即。因为相关测量仪器不能在坑道内放置太久。韩国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一位专家曾对韩联社表示:“在坑道内布设测量仪器后,通常会在两周内进行核试验。

 

这里有一个疑问,美韩如何在号称“情报黑洞”的朝鲜获取地下核试验规模和当量呢?专家指出,通常地下核试验有两种,一是竖井试验,二是平洞试验,前者需要一个深度在200-1000米,口径较大的钻井,将核装置和各种诊断设备一起吊装进入竖井底部,全部回填后实施爆炸,后者需要开掘一条特殊设计的主坑道,在坑道末端放置核爆装置,在支坑道内安置诊断设备和各种探测器,经过设计好的回填方案堵塞之后实施爆炸。由于联合国对朝鲜实施严厉制裁,朝鲜无法从境外获取高质量挖掘机械,因此竖井试验始终未能兑现。

 

美韩情报机关预先判断朝鲜核试验爆炸当量“就如同判断孕妇生男生女”一样,更多是惯性思维推测朝鲜核装置会“层层加码”,真正的试验当量测量,美韩一直是以地震波、空中声波、放射性核元素监测等方法,展开事后跟踪。

 

 

韩国《时事周刊》透露,目前韩美只是大致清楚朝鲜核试验的基本流程:一是从储存库中将核装置移出,并在坑道腔室中装配,如果这些东西在试验场外,可能要花一周时间,若在试验场区,只需要一天时间;二是将触发器点火组件及电线连接,通电检查、测试、调试,并将其设于安全模式,这一过程需要两天时间,然后将测试装置设置于待命状态;三是检查装置腔室和坑道内的传感器、掩体内的指挥控制台及通信设备,确保与平壤的通信正常。准备完成后,平壤决策层确定核爆日期。在上述步骤中,韩美最关切的“征候情报”(MASINT)当属朝鲜封堵试验平洞坑道,在这一阶段,各种功能的电缆将被连接起来,坑道则被泥土、沙子、石膏、混凝土等封闭起来,这时各种装备就位,人员入口通道封闭,坑道口进行最后的填埋。

 

 

历次朝鲜核试验中,美韩情报机关的预判到底准不准?据韩国《朝鲜日报》披露,经常对朝鲜军事动向进行“爆料”的“北纬38度线”网站,在朝鲜境内并没有人力情报(HUMINT)资源,所仰赖者主要是美国商业卫星遥感公司Geo Eye卫星销售的涉朝照片,再由资深图片判读员和军事专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关的征兆情报。

 

 

日本《军事研究》杂志曾统计过,朝鲜在2006年10月9日进行第一次核试验,随后陆续在2009年5月25日、2013年2月12日、2016年1月6日和9月9日进行五次核试验,其中第四次核试验是进行第一次氢弹试验,而第五次核试验的爆炸当量居历次试验之冠,显示朝鲜核技术日益成熟。

 

2012年4月,韩国多家媒体密集援引国防部发言人的话说,朝鲜丰溪里出现一个新的地下坑道,与2006年和2009年朝鲜核试验的两条坑道相邻,“显然北韩(朝鲜)核试验在即”。可没过几个月,韩联社又报道该坑道遭洪水和台风袭击,地道入口处坍塌,通信和交通设施也遭破坏,到11月中旬修复工作已完成,朝鲜核试验迫在眉睫。最后朝鲜中央通讯社在2013年2月12日的广播确认了核试验事实。

 

 

这位大妈在播报导弹试射或核试验的消息时的每个“思密达”都那么铿锵有力,似乎是“鼎盛大国”因此而越发安全的声明,但真的如此吗?

 

 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针对“朝鲜正准备第六次核试验”报道表示,中国一直反对朝鲜核试的立场是明确和一贯的。当前半岛形势高度复杂敏感,任何可能加剧半岛局势紧张的举动都是不可取的。

 

《每日军情》李苏宁 出品

同作者
2018年USCC报告,专门提到台湾长期以来是中国统战手法的试验场,积累的经验对西方回应“新冷战”能发挥重要作用互联网   2018-08-28 21:36:40中方拖欠薪水,前德国科隆足球队球星解约:“我不会再回来”互联网   2018-08-28 02:14:13【表忠心听习话跟习走】8月初解放军新疆军区某一工兵团举行的晋阶典礼现场(图)互联网   2018-08-28 01:41:14中国用假新闻宣传战黑手干预邻国大选又有新披露了!台湾准备好了吗?互联网   2018-08-27 14:24:04美国网络空间经济间谍报告将中国视为最严重威胁互联网   2018-08-27 02:46:43“国球”棒球对台湾人为什么这么重要?在国际社会命运多舛的台湾人,始终用打棒球向世界宣告:我们仍然存在!互联网   2018-08-27 00:40:26航空发动机“已摆脱对俄依赖”?俄媒报道:中国仍在继续进口!配备几十年前研制发动机的第五代战机能好到哪里去?互联网   2018-08-25 21:45:38中国赴韩游客6月爆增49%的消息传来,爱国网友们不禁感叹:「爱国心不敌大促销」,「好了伤忘了疼,这就是中国人」!互联网   2018-08-24 15:38:44中媒:世界上很多所谓的航母杀手不过是噱头;美军轰炸机发射新一代“航母杀手” 精准命中!互联网   2018-08-23 16:34:12两个世界的#新闻自由#:辱骂完台湾节目是“傻瓜”,中国“砖家”盛赞《新闻联播》是“新闻精品”,还说不看的是“下等人”互联网   2018-08-22 21: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