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很明显:歼灭陆一师,结束朝鲜战争。但是,这一战役意图没有实现。
没有实现的根本愿意是,现实条件超出了战役决策者的想象。
在美军南逃的路上有座关键的桥,如果桥炸了,美军就无法过去。志愿军把桥炸了,美军又修好,自愿军再炸,美军再修。如此反复几次,估计最后连建材也炸光了,看你美国怎么修。
结果,美国出动大型运输机,从日本运来钢架预制件,整体空投,才修好了桥得以逃窜。可以相见当时是多么激烈。
这种军事工程行动,在战争史上空怕也是首见,不能怪老毛没想到,因为,这超出想象的范围。
自此,美国自己知道了老毛的厉害。所以,长津湖成了美国的伤心湖,不愿多提。
于中国而言,长津湖战役也是令人扼腕。因为计划是歼灭陆一师,目标高,把握足,所以,投入也大,不惜牺牲。但是,后来却没有达到战役目标,就凸显了代价的沉重。
可以说,长津一仗,是双方都明白了朝鲜战争的性质,为停战协定的签订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