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rium2017-05-11 21:14:59

2017年5月11日 15:20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10日在白宫会见了到访的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这是拉夫罗夫时隔4年首次访问美国,同时对于并非一国元首的外长来说,能够访问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也是非常罕见的。

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访问美国的主要目的是争取美国对俄罗斯计划在叙利亚建立“安全区”的支持。此前,俄罗斯为了中止暴力行为并改善人权状况,建议在叙利亚建立4个“冲突降级区”,就是所谓的“安全区”。美方对此回应称,美国愿意与俄罗斯加强合作以终结叙利亚冲突,但会谨慎应对“安全区”计划。

有分析认为,如果美国同意在叙利亚建立“安全区”,就是默许阿萨德(Bashar Assad)政权的一个信号,或者说是美俄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达成共识的标志。那么,美国谨慎应对“安全区”计划,是不是意味着两国再次失去了改善关系的机会呢?

2017年5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图源:VCG)

众所周知,美国和俄罗斯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特别是叙利亚问题,已经形成了以俄罗斯为主导,美国被边缘化的态势。虽然美国新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使自身区别于前任政府的“软弱”形象,但建立“安全区”的复杂性还是使美国不敢冒进。

首先,此次建立“安全区”又是由俄罗斯主导的,美国自然不愿意听从俄罗斯的指挥。其次,土耳其是“安全区”计划的积极支持者,因为它迫切需要在土叙边境建立一道隔离库尔德人的“防火墙”。而美国还指望库尔德人打击“伊斯兰国”,这种利益冲突令美国很难取舍。同时,伊朗在“安全区”计划中扮演的角色还不甚明朗,和自己的冤家一起共事绝对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不过,美国还是在“安全区”问题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因为“谨慎应对”说明美国正在认真考虑、权衡利弊,这与“拒绝应对”有着本质的区别。联想到之前美国因化武袭击而对叙利亚发起的导弹攻击,现在却能和俄、土、叙等主要利益方达成基本共识,这已经说明美国的态度出现了较大松动。

另外,就在拉夫罗夫访问美国期间,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解除正在调查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James Comey)的职务。这一举动引发美国政坛震荡,甚至有人认为特朗普开启了“尼克松模式”。

在此情况下,特朗普还能顶住压力,不顾外界说辞与拉夫罗夫举行闭门会谈,也从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特朗普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决心。难怪拉夫罗夫说,“我们的对话不受意识形态影响,不像奥巴马政府那样”。特朗普政府官员希望达成协议解决具体问题,而不是炫耀其意识形态上的成就。

事实上,在近段时间,美国表现出了较强烈的与俄罗斯改善关系的意愿。5月2日两国元首通电话,就谈到了在叙利亚建立“安全区”问题。5月3日美国代表又罕见出席了针对叙利亚问题的阿斯塔纳和谈。而后,美国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和总统特朗普又分别会见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毫无疑问,叙利亚问题仍是影响美俄关系的症结所在,在短时间内,美俄关系也难有较大突破。但是美国谨慎应对“安全区”计划很可能使美俄关系出现转机,至少美国对“安全区”的表态将会成为两国谋求关系改善的重要标志。

atrium2017-05-11 21:16:43
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继续展现“投机性”的风格. Well 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