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北南2017-08-13 04:07:23

装甲集群:写在开战在即!中印局势的一些思辨

 

 

这篇帖子初衷不是分析具体怎么打印度或者开战时间等问题,只是把一些资料意见汇总,并加入了不少个人见解分析(YY)。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对此次印度入侵我国洞朗地区进行讨论。

一 法理基础与宣战程序

保持一个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是这个国家人民赋予政府的最高职责。也是执政党派合法执政履行权利的基础。从法理到责任都是不可推卸的。

印度自6月派遣正规军人,穿着该国军服携带武器弹药侵入我国,在我无争议领土上阻拦我国合理合法的经济生产建设活动,已经构成1974年12月14日,联大通过的特别委员会提出的《侵略定义》草案,即已构成侵略。

 关于《侵略定义》,可自行百度。我也会在随后楼层贴出。

 基于以上事实,中国为保持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采取的任何行动都是中国人民赋予政府的职责,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也是执政党派合法执政履行权利的基础。从法理到责任都是不可推卸的。不过也不用立刻打鸡血,诉诸武力解决前,还有外交解决途径。

 在用到最后的武力解决以前,外交部门可以提出各自严重交涉、抗议等外交活动。也就是平时说的“嘴炮”。用意也是明确的,阐明我方态度,争取和平解决,毕竟打仗无论胜负,都是建立在人民与军队付出各种牺牲的基础上的。中国陆地与海洋边界漫长,大部分小规模争端,越来越多靠外交手段和平解决。

外交解决阶段需要时间,这也更是为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留出时间上的准备。从而可以调集军事力量和相关准备。所以外交解决阶段,不是某些人理解的认怂。

 在外交解决确认无效后,我国的作战程序启动,即:全国人大决定,军委主席同意签字,发放总理令布告全国人民,总理亲自或委托外交部向世界宣布。

 由于我国的军队领导体制,作为党报的人民日报起到了这个特殊作用,即大家在此前对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看到的“勿谓言之不预也”。

 新华社是我国政府的官方通讯社也会同时予以报道。但在宣战前,做出的报道与社论一般是政府外交部门向外传递信号的作用,可当做重要参考但不作为唯一。没必要每次出现报道都进行过度解读。

二 当前态势

 从目前公开报道上看,印度想把入侵诬赖化,鼓吹双撤军模糊视线的做法已经动摇了两国外交谈判解决的基础。关于此,相关报道非常详尽,无需重申。

不过这里需要提及几点:

 首先,个人觉得网络上那些所谓“外交黑话榜”毕竟也只是网络传闻,只是网友根据过去经验总结的,能不能完全准确,我个人认为是作不得数的。外交虚虚实实,完全可量化也就没意思了。对印外交斗争,应该也是如此。

 之后,基于印度的诬赖化行动,印度国内也在拼命调到是非黑白。中印外交解决几乎毫无可能了,除非印度真的老老实实撤军,并且保证不会再犯。这几率近乎于以后印度人不再吃咖喱一样。

 印度现在不管它是铤而走险还是骑虎难下,只要不撤军并作出相应保证和赔偿,让中国主动软下来的政治基础在前面的法理部分已经毫无退路,战略上期待用诬赖手段逼退中国更是天方夜谭。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现代民主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民意基础一直是我党执政的重要指标,中国人民绝不轻言战争 绝不轻易放弃和平的努力 但中国人民同样不惧怕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战争。侵犯中国领土,中国人民与政府不答应。

 所以,最后军事手段解决,不是以谁愿意不愿意打来评判的,是民意基础和法理基础决定的。决定了的事情,后续就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国防部来统一部署实施。

 朋友们,制度自信啊!制度自信啊!千万别再觉得打与不打就是大大一个人说了算,这可不是美帝总统挥舞海军陆战队到处惹事的程序。

三 立足于打 多说几句

第1 军队需要利用外交斡旋阶段留出的时间做好准备,战争绝不是儿戏行为。解放军向来的战略战役准备工作的大原则是:料敌从宽。

中印边境对峙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几乎未曾间断,限于国力和大环境,中国一直保持战略守势。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印度由于历史原因已经是多摆多囤,目前相关报道,印度军队在洞朗以及周边地区部署了20万所谓山地打击军。这20万人的部队,不是6月才到达边境的,是印度采取蚕食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们可以嘲笑印度各种奇葩,但是你会相信一个采取蚕食战略多年的国家,没有为当地军队准备任何物质保障吗?依托内线优势,结合印度侧相较我方有利天气和地理条件,之前又有相对充裕的准备时间,指望仅靠边境守备部队盲目出击,是对一线官兵的不负责任。对战争胜负的无视。

 如果想打疼印度,打到他们迷途知返,就要有充分的准备。7月初报道“解放军西部战区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所属后勤部队运送万吨物资”,这些仅仅是战争准备的冰山一角。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原苏军一个摩步师的日物资消耗量在1200吨左右,20年后的美军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在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日均物资消耗达到1万余吨。

伊拉克战争第一阶段期间,2003年3月20日-2003年4月15日作为正规军作战,根据报道美军20余天消耗物资23.5万吨。不少物资更是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就预置在周边国家。即便如此,后面长达7年的治安战更是无底洞一样的存在。

 以上还是美军在吸取了1991年海湾战争的物资准备经验后所得到的结果。即便我军完全学习了相关经验,并且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但相关物资准备起码也要达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水准(并非指我军作战实力还停留在2003年),毕竟我军机械化信息化体系化方面远较对越反击战时高出太多太多了。即便与当前美军作战体系也没有天壤之别。

 那么结合以上情况,不难推算出我军相关准备工作的所需时间。有部分网友指出10月左右动手,从物资准备上看也比较可靠。气候也相对合适。

 物资准备的同时,人员与装备的临战训练也是我军相当重视,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参战部队除58师,其余部队都进行了时间不等的临战实兵实弹演习。

 同时,还要注意高原作战有其特殊的作训科学性,绝不是内陆地区机动至战场立刻可以展开作战的。高原适应性训练同样是临战准备的一大因素,否则非战斗减员所造成的损失和贻误战机的可能性,绝不是大家想看到的结果。

 由此,对于网上动辄“平推过去,印度毫无还手之力”的类似言论,可休矣。

 各位,扪心自问你今天喊打喊杀,而军队没行动前这些压力99%都是给到了自己人。你不希望咱们解放军战士由于仓促进入战场而产生无谓的伤亡吧?战争的胜负在实施过程中由将军与士兵负责,而战争的胜负在第一枪打响之前是由后勤军官决定的。

第2 战争规模:尺度有限 力度惊人

不少网友在讨论中,对于开战即彻底消灭印度,肢解印度的论调很有市场。

这点实在无法同意,中国作为联合国5大常任理事国唯一一个从来没有做出过入侵他国长期保持占领的国家,以前我们不会做,以后我们依然也不会做,中国人民爱好和平这个绝不是一个口号。

战争是政治角力的最终极形式,中国惩罚入侵者理所应当。打入入侵者家园也是为了适当惩戒,但绝不会长期驻扎占领,更不会成为当地的统治者。因为这于政治角力不利,于国家整体发展不利。美军在军事上,如刀切黄油般消灭了伊拉克正规部队,却陷入了长达7年的治安乱战,结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全球霸权扩张阶段的风光无限,现在也只是维持全球存在而已,这样的现实教训,我们必须有清醒认识。

 浪费小钱钱在印度三哥身上,帮他们维持治安解决民生甚至内部错综复杂的种姓、宗教冲突,想得美!

大规模全要素作战,可以。大规模的全面占领,我们不会做,更不想做。

 既然不会维持大规模的全面占领,那么下一个选项就是反击战(惩罚性)性质的战争。

一提到反击战,很多人会说那都是小打小闹。这类认识只能说对现代战争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现代战争已经绝不是简单的你开一枪我放一炮这么线性了。

至于如何打一场现代战争,之前几场外国的地区战争已经很明显的为我们解释过了。而且我军同样强调体系作战,火力缺乏症始终没有医治好过,对多层次多手段的火力打击追求异常旺盛。想想对越反击战我军师属炮兵群干对面越猴一个连级阵地是何等场面,越南苦心酝酿多时的“北光84”硬是被准备充分的解放军14个炮兵营揍得鬼哭狼嚎,3000余敌兵化为糜粉。更证明了谁准备充分,拳头更硬,谁赢得胜利的的道理。

所以,反击战绝不是洞朗地区开几枪吓唬走三哥的老爷兵那么简单。要打就需要打出国威军威,打出一个像其他反击战一样的长治久安。至于具体怎么打,那么一旦开战,大家就都可以明白了,现在预测的也仅仅是预测,参考坐标就放在那里。

总之,反击战的给力程度是以之前准备的程度相匹配的。拿下我们原本就属于我们的领土这条是准备和实施的目标依据。

至于反击战的战果,前面说过是绝不会打成所谓肢解印度的乱战。只不过这次属于我们的领土一定会占着了,至于原本属于印度的我们肯定还会撤回来。

印度方面,遭到我们反击后,按照其清奇自傲的逻辑思维一定反扑,必然反扑。反扑的声势会比当初的越南还要浩大点,但也从时间长度上会弱于当年的越南。毕竟,印度这样一个内部错综复杂的多民族多宗教国家,反扑不了几次,基本上他国内的那些势力 就要出动找莫迪麻烦了。

莫迪总理的那些民粹主义需要一个外部敌人 但当外部敌人根本不给他再次利用自己获取民粹筹码的能力时,那些筹码自己打起来的速度一点不比我们拍解放军战士干来的逊色。当然中国揍完印度,它自己是死是活是印度内政,我国从不干预别国内政的传统要继续旗帜鲜明的走下去。

特别说明一下不少人讨论的核武风险问题。

反击战 这个词语也是限定规模和范围的一种明确定义,对印自卫反击战证明我们无意侵占印度领土,只是把我们的敌人打疼并赶走。明确这个界限,不少担心引发核战风险的网友就大可安心,印度奇葩多不代表它的统治阶层就都是傻子疯子,面对一个拥有核武器超过50年,核武器数量只多不少的核大国,叫嚣核打击和真正发射核武器完全是两码事儿。

退一万步说,我国一直以来奉行“中国永远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原则”核政策人所共知。当年这个口号也许是一种战略措施,现在随着新一代核武与投送力量的发展,这句话更是有实力作为后盾的。任何敢于用核武讹诈甚至袭击中国的行为,不管其他国家如何反应,中国绝对是毫无保留的把核平用浩荡东风洗涤敌人罪恶的生命。

第3 反击战后

反击战的要素为有限时间、有限范围,给予敌人军事人员严重杀伤,对敌方政治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从而在谈判桌上有足够筹码。不痛不痒的攻击,只会导致对方变本加厉。 

至于这里面的尺度大小,完全是骑驴看账本,不需要过度揣测。反正大家也看到了印度现在调门那么高,相信这头驴可以载重不少就行了。

 fan击战由于高烈度,规模不大等因素,前线解放军和战区人民参与即可,后方不会出现巨大变化,甚至这一次我们也不用像对越反击战时,北方作战方向进入一等战备。

 真正在反击后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自己:

 战端一开,国内会不会出现抢购物资风潮,这个论断实在无从讨论,如果真正了解了反击战的实质,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选择。

 以印度人的个性与墓地的发迹道路与人格上看,面临对手必然的反扑,希望现在轻言战端的诸位,不要到时候又被部分舆论裹挟到那些所谓反战言论中去,我想那才是真正考验后方群众的时候。

 在战斗继续持续一段时间, 我们是否做好了激情褪去后继续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不然战争影响到。这才是上下一心的实际表现!只有这样,“坚决不能打!一打GDP会掉!周边敌人会笑!” 这些所谓大棋言论才会真的消失。我们才是一个优秀国家的优秀国民。

四 外交

首先驳斥两个观点:

 联合国授权论,在最前面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主权国家不需要经过联合国授权去抗击侵略者。

 调停论,这个论调也许在军坛还少见点,但不少社交媒体上还是很容易被讨论起来的。其实这个观点很可笑,两个主权国家又都是拥有

核武器的大国,即便强如美俄英法也不会出面搞什么调停,毕竟作壁上观看着自己两个竞争者对磕最后取利,才是大国相处之道。毕竟交战双方人口众多,市场很大,再怎么爱好和平,也没战后参与来的实际一些。

当然,交战的时候,部分国家会派出观察员,以防止人道主义灾难的名义进入印度的可能性很大。

至于真正的外交层面,在这里同样如同战场实际情况一样,绝非能预测准确的,我们只能摆出几种态势来试图梳理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列表进行思考讨论。不到真的那一刻,没答案。

 首先从地缘上说,中印开战,巴基斯坦的战略态度是什么?巴基斯坦背后的中东集团是否会赞成巴国的选择?中东会不会因此而产生的更多的变数?

 不丹与斯里兰卡、缅甸三国随无力趁火打劫,但会不会制造麻烦?

作为传统武器出口国的俄罗斯在中印交战时,态度肯定很值得研究。毕竟俄罗斯现在气血两亏,没了印度少了一个出口创汇的挨宰对象。没了中国,俄罗斯的日子会更不好过,而且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战略伙伴关系也会受损。印度很远,中国却很近,双方陈兵百万的日子也就刚刚过去30年。现在的俄罗斯士兵员额也就是30万.......普京这样一个实用主义者在这个时候的选择,今后也许可以单独写不止一本书了。

美国的态度呢,这个是最猜不透的。同时也非常具有风向标作用。毕竟它的仆从国众多,不少又都是中国的老邻居老对手。这里面的关系,蜘蛛网是甘拜下风的。

利益是两国交往的重要纽带,虽然不是两国交往的全部,但巨额的贸易财富,势必影响相互之间的政治基础。

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自1990年至今,美国在华投资总额已经超过2400亿美元,中国在美投资总额则为1100亿美元左右。近年来双方贸易额常年维持在4-6000亿美元左右。

印度方面,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 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在2014年,美国在印度的直接投资估计为280亿美元。根据印度的官方数据,从2000年4月至2014年9月,从美国流向印度的直接投资累计约131.9亿美元,约占据印度直接投资总额流向的6%,使美国成为最大的直接投资商。双方贸易额增速迅猛,2016年突破1000亿美元。

如果算到经济账,美国政府的选择有限,毕竟国会山是资本家的忠实看门人。中美因为印度而陷入空前危机并走上直接对抗的土壤没那么深厚,除非中印双方局势走向彻底全面战争,或者一方被另一方打得过惨,美国有必胜的把握来当收拾残局的江湖大哥,才会赤膊上阵。

在局势没有演变到那个地步前,借机发一笔印度的国难财,舆论外交上恶心中国摆个姿势给仆从国看看也这些表面功夫肯定会做。但不用惊慌失措或者裹足不前。

至于那些仆从国,无非有样学样,搞经济制裁方面还不知道谁制裁谁更合适呢。

欧盟的立场,基于之前国际间各种重大事务表现出来的一贯姿态(难民问题 中东问题 脱欧问题 债务问题 等等各种相互拆台剧 无愧于老欧洲们的搅屎棍子本色),用各怀鬼胎形容绝不过分,口水满天飞之下有实质动作值得疑问。

 特别还要提一个国家,以色列。至于它会在中印方面怎么做,去看一下内塔尼亚胡总理忘记关麦克风的各种嘲讽,也许大家会品出一二。

其他吃瓜群众国家,只要表现出一副痛心疾首呼吁和平的架势,也就算把戏码演足了。毕竟没有多少镜头的群众演员,不需要卖力气。

最后的联合国......无非就是吵架掀桌子的地方,否决票就是正义。印度就是哭死在那,一票全白折腾。


五 如果打仗的得失 YY一段吧

 

显而易见的政治声望、边境安全、与国际威望那些事,必须等到胜利那天来发掘,还没开战推测这些毫无必要。

 

一带一路这个重大国策也可以顺利实施,这样算经济问题,远比因为打印度之后能造多少军火,出口多少武器来的更加重要。

 

通过此一战,正是检验我军大规模 长距离 机动作战的好时机,而且也是对真正决定国家命运的解放台湾战役做一次提前大练兵。这个含义应该比秀肌肉还来的更实际更实惠。

 

同时,个人还有个更YY的事情,现在的宣传风向还没有中日钓鱼岛危机和萨德导弹入韩来的调门高。引得不少网友各种吐槽,甚至有人借此攻击解放军和政府,各种嘲讽不断。

 

但可以不可以这样推测:

 

宣传口径还没大规模动员起来前不会打,但不排除战前的战略欺骗。

 

如果宣传口径动员了,不会大打,只是前面说到的反击战模式。

 

如果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欺骗了,那么有没有真可能切断印度东北呢之后,坐等那里的印度各邦自治甚至独立呢?

 

六 写在最后

 

一没留神,写了这么长。

 

下面谈一些纯纯的私活作为收尾吧。

 

对印反击战如果发动,解放军也说了,对印度耐心有限。但对准备阶段中的解放军,咱们要有耐心。

 

阻碍军改和关键时刻有怯战疑虑的一些人不打这一仗是跳不出来的。

 

现在不搞这些人是稳定军心,但临阵换帅也不是没有先例。

 

大旗党、冷静党、喊打党、速胜党,如果你是个真正的爱国者,可以找一面五星红旗盯着,让心理上平静一下。交流是好事,但贴标签、扣帽子的党争行为能省则省吧。

 

老实等胜利的消息,亲,记得买国债哦!是不是增发不知道,嘿嘿。

 

至于收钱发言的,如果你还没加入那些外国国籍,也请看看五星红旗。毕竟中国真倒了,你也会立刻失去饭碗。除非你连兔死狗烹这个成语都完全理解不了。

 

最后的最后,大家能来到超大,证明起码比身边的一般群众更关心军事、政治这些话题。之前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对着国际上任何一点相关时事开嘲讽,甚至自黑。但真心希望起码在对印这件事情,就不要互刷那些所谓的段子。更不要相互指责谩骂了!毕竟作为一个相对专业的军坛 盯着这里的不光有爱好军事的网友,还有不少别有用心的外人呢。

 

展现我们人格与团结的时刻,也许不在天崩地裂的战场。但此时此刻,处在一个有可能成为历史十字口的我们不就恰逢其时吗?

 

 

 

有言2017-08-13 04:30:59
金鼎!-:)
德州1232017-08-13 04:57:35
印度不是“骑虎难下”而是一开始就有意跳动战争。中方确实轻敌了,但不是基于实力的轻敌,而是谁也没想到A3有这么大的胆量。
spooky2017-08-13 05:13:16
中国不也没有轻易下手啊, 开弓没有回头箭, 中国老话, 无事不登三宝殿. 印度来的蹊跷, 中国也没昏头.
金迷2017-08-13 05:28:36
能把局势分析得这么清晰,兄弟佩服的五体投地!
狮城雷锋2017-08-13 05:35:46
好文!
zhangmingzha2017-08-13 05:54:38
这事看着像钓鱼,不像没有预案
有言2017-08-13 06:51:01
赞!-:)
Twinlight2017-08-13 07:26:57
作者别激动。一旦开打,主战场是在印度洋,不是在中印边境。中国海军束手无策
telljoke2017-08-13 08:24:55
当然是印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