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關系而的本質是難兄難弟
黃河与恒河,位於東亞和南亞的兩大河流分別孕育了中華農業文明和印度農業文明。
歷史學家早已論證明白,農業文明的特點是自給自足,只要保衛好自家的田地,勤奮耕耘,辛苦澆灌,便可五谷豐登,六蓄興旺,國泰民安,海清河宴。
因為自給自足,所以農業文明通常沒有對外擴張和向外侵略的動因。農業經濟以田地為載體,因此農業文明之間會因邊界糾紛而摩擦沖突,頻起干戈。但農業文明之間的沖突,也僅僅是邊界糾紛而已,不大有動力和能力去互相吞滅。
歷史上,農業文明面臨的最大威脅,從來不是与另一個農業文明的邊界糾紛,而是居於附近並最終統一因而突然崛起的遊牧文明。
遊牧文明与農耕文明相比較,就是農業文明所居的土地往往膏庾肥沃,如果精耕細作,則很小的土地便能養活巨量的人口,而遊牧文明所居的土地往往澆溥苦寒,不能產糧,只能長草,因而广袤的土地也養活不了幾個人,所以對外掠奪就成了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農業文明如果處於分裂狀態,照樣可以歌舞升平,各過各的日子,維持相當長的時間,“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如果處於統一狀態,則會成百上千年地安居樂業,不思進取,直至被外來文明或異族所滅。遊牧文明如果處於分裂狀態,由於馬蹄下的土地不足以養活自己,互相攻伐和連年爭戰便不可避免,直至互相消滅同歸於盡或者終歸一統橫掃世界。統一後的遊牧民族,由於沒有內戰消耗,人口必然暴增,而腳下之澆溥土地不足以自我養活,因而對外掠奪和對外戰爭就成了生存的必需。世界歷史上的不少遊牧民族,便是如此莫名其妙地因內戰而消失,或者最終統一後撗掃地球以外戰,而令世界膽寒。
商旅文明,工業文明,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資本文明,金融文明,与遊牧文明在歷史淵源上一脈相承,它們之間的共性也很明顯:就是都不能自給自足,因為資源仰賴於對外掠奪,市場仰賴於對外擴張,因而兼並,征服和吞滅也是其必然邏輯。
農業文明的性格像豬,像羊,吃草就能生存,因而自給自足,無需攻擊其它動物,除非受到攻出。它們之間或許會摩擦或角觝,但也僅限於為保護己方地盤的邊界沖突而已,並無致命性,因而只是癬疥之疾。
遊牧文明,工業文明,資本文明以及金融文明的性格如狼似虎,如不掠殺,自己便不能自給,無法生存,因而与之的沖突是致命的,是腹心之患。
中華民族与印度民族在地理及歷史上都有著數千年的農耕文明傳統,因而其民族性格相似度更高,像羊,像豬。豬羊之間的沖突,癬疥之疾也。
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民族,各自有著上千年的遊牧,商旅,工業,金融文明傳統,從未有過農業文明的熏陶,因而其民族性格更像狼,更像虎。与虎狼之間的沖突,才是真正的威脅,因為那是死生之地,腹心之患。
有人辦解說,美國從來沒要過中國的一寸土地。那它的祖宗歐洲呢?美國作為一個建立在新大陸上的移民國家,自己已經掠奪侵略(雖然不是從中國)擁有廣柔的土地了,當然一時半會不會滿足於你的一寸兩寸邊界土地,因為它本就不會种地,它的胃口非喝血吃肉不能滿足。
由此觀之,中印這對豬羊,与歐美這匹虎狼,究竟應該如何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