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上2018-02-09 02:32:39

ZT(东方时事评论)中东看上去仍很热闹:东方时事评论|2018-02-09

在土耳其军事占领叙利亚阿夫林地区后,1月24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声称,他们不仅在阿夫林挫败了“卑鄙势力的游戏”,而且将继续在曼比季“挫败他们的游戏”。
 
我们可以看一下地图,阿夫林、曼比季均在之前我们提出的“迷你小三角”,也就是巴卜地区的相邻区域。
 
中东看上去仍很热闹:东方时事评论|2018-02-09

图:所谓库尔德国出海口通道问题示意图
 ?
结合之前关于土耳其军事占领阿夫林地区的相关讨论,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次土耳其的军事行动仍然指向所谓的“通道问题”。如上图所示,右侧红线为幼发拉底河,箭头从幼发拉底河出发,依次通过曼比季、巴卜、阿夫林,最终到达土耳其港口伊斯肯德伦(地中海),形成一条所谓的陆地通道。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上次关于土耳其占领阿夫林地区的相关讨论。即:如果土耳其不能继续配合西方中东政策高效推进的话,则,上图中的这一条陆地通道不仅仅会“没收”之前土耳其得到的“迷你小三角”,而且还会直接穿过土耳其领土,直接为随时可能横空出世的库尔德国创造一个出海口!
 
显然,土耳其政府看到了这一威胁。在这个基础上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土耳其在军事占领阿夫林地区后又挥兵直指曼比季。
 
有趣的是,土耳其在向曼比季开进的过程中,“意外”遭遇美军,并与美军之间有“不愉快”事件发生。而在我们之前的讨论中,美国的军事基地大部分都位于幼发拉底河东岸,而从实际情况看,美军的势力范围已经越过幼发拉底河,前出到曼比季地区,显然在叙利亚持续存在的美军正处于一种扩张状态中。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俄罗斯;其在这一地区则处于一种收缩状态中,且俄罗斯对土耳其和美国的军事行动几乎没有任何评论或反应。由此可见,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影响力正在因其失败的中东政策而被快速清零。
 
而俄罗斯目前关注的则是即将在索契召开的叙利亚问题大会。令俄罗斯难堪的是,虽然参会人数众多,但作为叙利亚主要政治力量之一的叙利亚反对派却无一人到场。显然,在叙利亚反对派背后的西方并不急于参加这次可有可无的叙利亚问题会议,其关注点则在于俄罗斯什么时候,打算用什么方式在南亚发声。
 
在本次土耳其和美国的军事力量在叙利亚北部的军事行动高调张扬,如入无人之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和伊朗的沉默以对,就像叙利亚北部的战火和俄罗斯与伊朗毫无关系一样。叙利亚政府虽然表示强烈抗议,但也没有在随后采取任何实质性后续行动。由此我们也可以侧证,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以完全失败告终,包括曼比季在内,甚至包括叙利亚与约旦边境的一些重要据点已被放弃。西方的中东政策则已经基本收口。

虽然目前中东看上去仍很热闹,但值得大家警惕的是,不要被这种假象所迷惑。认为焦点仍在中东地区距离中国的周边还远。就像之前我们举司马懿擒孟达的例子一样,中东政策已经基本收口的西方随时可以将“热闹”瞬间聚焦南亚。

我们翻过头来继续说土耳其在曼比季方向的军事行动。很显然,以迷你小三角为切入点的土耳其在试图将自己的势力向其两翼扩展,也就是地中海方向的阿夫林地区和幼发拉底河方向的曼比季地区。其目的,企图通过军事行动在继续扩张叙利亚北部的势力的同时,将那个可能随时随地横空出世的库尔德国出海口密切相关的“通道问题”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对于西方来说,利用所谓的“通道问题”,将其打造成促使土耳其更加高效配合其中东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西方手中还有其他的抓手,如土耳其军事政变的后续发展进程)。如果土耳其配合得好,那这就是胡萝卜,否则就是大棒!

显然,先头部队已经越过幼发拉底河的美军随时随地可以打着保护库尔德人的旗号,并支持库尔德人,将土耳其从叙利亚北部彻底赶出去。当然,也可以装作什么都没看到,默许土耳其在叙利亚北部的势力扩张。

而面对西方的“如此安排”,土耳其恐怕没有选择高兴或不高兴的余地。这几天有一条传闻十分耐人寻味。据悉,土耳其军队在向曼比季开进正常行军过程中,遇到了不明的炸弹袭击,给土耳其军队带了严重的损失。此次的炸弹的袭击不仅是造成众多人员的伤亡(疑似有高级军官),更是让土耳其的军事装备受到了严重的毁坏,超过4辆以上的坦克以及战车被摧毁。而在整个行动中土耳其各类车辆的损失则超过20辆,其中包括其装备的较为先进的德制豹2型主战坦克。
 
中东看上去仍很热闹:东方时事评论|2018-02-09

图:在叙利亚战场上被摧毁的土耳其豹2型主战坦克
 
能造成此种毁伤结果的只能是更为先进的武器系统,而库尔德人目前的军事装备几乎都来自西方。

显然,西方在用不容置疑的事实,时刻提醒土耳其:即便土耳其是所谓的北约成员,但必须在更快更高效配合西方中东乃至全球战略问题上保无保留。否则西方有能力随时随地将所谓的“通道问题”打造成对土耳其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策源地之一。不难看出,在这个问题上,已喝下“军事政变毒药”在先的土耳其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与大棒相反的则是所谓“通道问题”胡萝卜的一面。按照之前土耳其占领巴卜后西方默许的逻辑去推测,如果土耳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对西方中东政策乃至全球战略配合的足够高效的话,则土耳其目前在阿夫林地区也好,曼比季地区也罢的扩张,西方都可以将其作为胡萝卜“奖励”给土耳其。如同上文中提到的那样,西方可以继续延续“巴卜式默许”。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就土耳其而言,其没有与西方真正闹僵的资本,土耳其能做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吃掉所谓的胡萝卜后,以一种更加高效的姿态对西方中东政策接下来的推进提供完全配合。而这一点,则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而对土耳其而言,也许对这种配合并不会感觉太难操作,因为目前的中东博弈的另一方,俄罗斯,已经对尾大不掉的俄土关系不敢轻易说不。土耳其正可以利用俄罗斯的这一心态去完成对西方的高效配合。而目标就是伊朗。

我们不难想象这样的一个场景,在未来,中东地区或与中东事物相关的若干国家,如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约旦、埃及、黎巴嫩、巴勒斯坦、俄罗斯、伊朗等最终只能选择加入经西方一手策划和推动的所谓新中东多边安全框架之中。

可以预期的是,伊朗将会因为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的相继“沦陷”而丧失重要的战略缓冲区,并在俄罗斯因顾忌俄土关系而保持的沉默中受到空前的孤立与排挤。
 

西方将正式全部完成中东段金融防火墙的建设,并将其迅速向世界扩展,而南亚将是这一快速扩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东方:西方在中国过年期间,一直在搞事情。不说别的,去年特朗普上台前后,在中国传统的“拜年问题”上,大家应该还记得,所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特朗普初一不给中国拜年,各个方面和中国搞对抗,后来那个回合失败后,到正月十五没办法来拜个晚年),成为一个经典的笑话。在中国传统的春节期间,因为中国的长假,好多方面比如国家的一些运行,稍微和平常还是有点不一样。在一些事情的“应急”方面,还是有西方利用的可能性。这个大家要保持警惕,但是我们想得到国家也会想得到。
 
西方搞什么事情呢?现在的焦点还是在南亚问题上。这个又回到上一个问题当中,为什么印度和越南勾结起来,也是瞄准了这段时间,中国春节到了,在南亚方向搞点东西出来。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今天有两条新闻值得关注,一条是有关伊朗和俄罗斯之间的。伊朗呼吁俄罗斯加入“反美联盟”,俄罗斯否决了。这一条大家先找一找,我们等下聊。
 
找的过程中,我们先谈谈另外一条新闻。上次嘉宾提出的一个问题,“据传中国在阿富汗建立军事基地的事情”,当时我们说的是可能性不大,今天中国国防部予以否认了。为什么上次我们看到这条新闻就认为可能性不大呢?因为从中国的角度去分析;中国没有必要这样做。阿富汗向来是“帝国的坟墓”,中国就在阿富汗旁边,即便是反恐,我们在国内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干吗把军事基地建到阿富汗去?没有理由,也没有太大的好处。
 
阿富汗不像南极,中国在南极建第5个科考站,中国有能力,西方反对也没用。在南极有很多好处,南极离中国远,中国要在那里保持一个点,以后可以做我们想要做的事情。保持一种存在感,也是一种利益。就像印度跑到南海来和越南勾结,也是在南海刷存在感,对印度而言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阿富汗不一样,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像是搞一个包袱在身上背着。而且从形势上看,中国也没有这个迫切感,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在阿富汗建立军事基地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今天的国防部否认这个事情,也证明了我们的判断。
 
另一条新闻,伊朗提议建立一个包含俄罗斯的“反美联盟”,俄罗斯《国防》杂志主编认为:俄罗斯无需加入伊朗所提议的反美联盟,伊朗在该地区有自己的利益,虽然伊朗是俄罗斯重要的合作伙伴,但两国利益并非完全一致。
 
这条新闻可以说是我们等待了将近两年的新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注意到,伊朗建议建立反美军事同盟,俄罗斯说不去参与其中,并称“因为伊朗有伊朗的利益,俄罗斯有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不想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这条新闻可以从我们一直谈的“大欧罗巴计划的中东多边安全框架”去研究它。这个框架,东方时事解读是怎么定性的呢?2016年的6月份,我们提出的“建立以俄罗斯欧盟为主导,包括中国参与,利用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力量,打造一个中东多边安全框架,去打包处理中东所有的问题”。
 
这里面,欧盟和俄罗斯是主导,美国是被“虚拟排斥”的,所以美国的主导作用被拿掉了,但美国的军事力量要为之所用,以北约的名义为欧盟和俄罗斯主导的这个框架所用。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为什么俄罗斯说,不应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就是这个原因。通过这个方式,一方面虚拟的排斥了美国,一方面又保证了美国在中东的实际存在。这种设计是非常精妙的。而这条新闻,就恰恰印证了两年前东方时事解读提出的“大欧罗巴计划”这个观点。

所以伊朗所谈的这个联盟,欧盟以后也有可能跟伊朗谈。谈的内容应该是:伊朗你不能说这是个反美军事同盟,我们可以排斥美国,不让美国主导就可以了。但美国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就由我们以北约的名义进行指挥,让美军为这个大的框架服务。

问:从伊朗目前的情况看,俄罗斯这样表态之后,看上去伊朗就比较孤立。伊朗本身也是一个石油大国,理论上它也可以给中国的人民币石油期货来背书,有没有这种可能?
 
东方:没有这种可能。今天还有一条新闻,中国、中国香港、巴拿马、伊朗四方海事主管机关经友好协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了联合开展“桑吉”轮和“长峰水晶”轮碰撞事故安全调查协议。这个事件要注重后续发展。整个形势,很可能因为这个油轮调查的真相得到加速。但是从现在伊朗在这个问题上的反应来看,虽然前两天在海面上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这只是一种姿态),但是伊朗还没有将成立反美联盟当成一种决心。我们看不到这种决心。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伊朗仍然在向大欧罗巴计划的新中东多边安全框架方向移动。到今天为止,如果伊朗不能凭借自己的优势,在霍尔木兹海峡方向,借助这个“油轮事件”,对西方进行攻击的话,或者说伊朗不能像我们之前说的,学习中国在“抗美援朝”的做法,用“断然”的决心,用小国去冲击大国的棋盘,去牵动所有的大国,去改变这个棋局的话,局面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问:另有一条伊朗的新闻。美国海军否认军舰被伊朗驱离,只收到伊军演消息。美国海军23日说,海军第五舰队只接收到由伊朗海军舰艇发出、提示伊军方在霍尔木兹海峡持续开展军事演习的无线电消息。而伊朗媒体此前声称,伊朗军方在军演期间出动军机驱离两艘外国舰艇。
 
东方: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从伊朗现在的反应看,看不出伊朗往强硬方向走的决心。如果真有这个决心,伊朗有不少事情可以做。第一件事,可以从伊朗的角度,要求中国直接公布那个黑匣子里的信息。黑匣子被中国拿到了,伊朗作为船主,作为当事人,没有要求公布,中国是不能公布的。第二件事,伊朗可以干脆重启核进程,让离心机再转起来。伊朗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其它事情上去搞小动作,那没有作用。像前一段时间,朝鲜打了一枚导弹,伊朗也跟着打一枚导弹。朝鲜打导弹是因为朝鲜已经有核弹,打导弹是与核弹配套的。伊朗打导弹作用不大。朝鲜打导弹和伊朗打导弹是两个性质的东西,代表着两个国家的两种决心,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说来说去,伊朗还是在乎那张伊核协议,这个“底牌”已经露出来了。所以欧盟当中的法国表态,说在和伊朗谈核协议的问题,美国也试探了一下(准备退出伊核协议),欧美相互配合,也测试出伊朗非常在乎这个核协议,那伊朗的演习自然糊弄不了西方,还是节约两发导弹吧。
 
看到了伊朗底牌之后,再去看这条新闻,“驱离”还是“没有驱离”,那就是一种演戏了。伊朗就可以和国民表示,我很强硬。美国也可以对全世界说,事情就是这个样子,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伊朗最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事情就一目了然了。所以说伊朗提议成立一个反美军事同盟,而俄罗斯拒绝了,这条新闻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