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以来,时报的采访以及对港口项目文件和协议的分析都无情地表明,中国以及其控制的公司在渴求资金的小国中如何确保了自己的利益。“约翰·亚当斯有句名言,征服一个国家,要么用利剑,要么用债务。中国选择了后者,”常为印度政府提供建议的分析人士布拉马·切拉尼说。*****85pVEDO8Zi
—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chinese) June 27, 2018
纽约时报一篇题为《中国如何令斯里兰卡将汉班托塔港拱手相让》的调查报道显示,中国主席习近平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宏图,据称是可以透过援助弱势的国家,做到互利共赢。但一些国家受援助之后,带来的并不是收入,而是重债,有些更是无力偿还的债务。不过中国着眼于的未必是钱,而是对该些国家的影响力。文中提到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Hambantota),就是一个例子。
报道指出,在斯里兰卡,上一任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Mahinda Rajapaksa)在向其他盟国借贷无门之后,转向他的中国盟友求助,以一个宏大的港口项目卡汉班托塔港作为寻求贷款和援助,他总能得到肯定的答覆。
但问题在于拉贾帕克萨在任内,已经造成国家债务迅速膨胀,港口的可行性研究也认为无法运作,因此在多年的建设并与北京最大国有企业之一中国港湾工程公司重新协商后,汉班托塔港口开发项目的失败是意料之中。这本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货运通道之一,沿途有成千上万船只驶过,但纽时报道,在2012年,该港口只吸引了34艘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