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ty2018-07-08 01:32:25

这段时间回忆林彪的文章又多了起来,城头就有一篇“毛为何重林彪轻刘伯承 四野歼灭百万蒋军”,其实抛开政治因素,单从军事角度看,林彪的战功就远大于刘伯承。

早期在井岗山和四次反围剿及红军长征中,多次是林彪在危机关头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而刘伯承只是八一南昌起义有功,后来到苏联学习,那时候林彪从连长跃升为军团长,年龄只有二十余岁,相比之下,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已经是权高位重的核心人物了。有了黄埔军校的底子,在朱毛的调教下,林彪无疑是一颗新星,但在毛的眼里,他还只是一个娃娃,没有资历。

Image result for 林彪

这个时期林彪的经典之作是1933年初的黄陂草台岗伏击战,二十五岁的红一军团长林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歼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近3个师,俘虏官兵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及大量枪械、子弹、电台等军用物资。俘获敌主力第52师师长李明和第59师师长陈时骥,击伤王牌第11师师长肖乾。林彪在他的小本子上,写上了这样一行文字,“1933年2月,指挥黄陂、草台岗战役,歼敌三个师,俘获二万五千余人。”黄陂草台岗战役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打的最大的一次伏击战。战役的全胜,使林彪善于组织大部队、大兵团作战的传闻更加为人们所折服,“常胜将军”的美名也不胫而走。

抗日战争早期,八路军三个师中最强的是115师,林彪是师长。当时的背景是日军不可一世,蒋介石指挥的国民革命军是一触即溃,全线溃败,在这一背景下115师逆势北上,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创下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在当时的情况下,极大地振奋了抗日将士的士气,挫败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了抗日战争的一个转折点。可是,刘伯承129师却困难重重,连生存都困难,少有建树。所以林彪再次证明了他的能力超过了刘伯承。战功大于刘伯承。

抗日战争时期林彪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苏联养病,可是这恰好让他得到了苏军特别是斯大林的欣赏。很多来自东方反法西斯战场的战况情报都是从他那里汇报给苏联领导层。使他建立起了在苏军中的人脉关系。其中还有林彪对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准确分析传闻等等。这样,在中共将领中,林彪成了中共唯一一位在国民党军队,苏联军队和日军中都享有威望的军事领导人。他的黄埔经历,苏联经历和抗日经历是其它共军指挥官中最难得的。虽然刘伯承有伏龙芝军校的经历,但他是去那里接受培训而已,他因为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资格老而已,在抗战中更没有创造出平型关大捷那样的轰动战例,所以名气远不及年轻的林彪。

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入东北是毛在重庆谈判期间,由刘少奇实施的战略行动,毛刘请了林彪去东北,并为他配备了最强最豪华的团队,如高岗,陈云,罗荣桓等,说明林彪在当时的名气已经如日冲天。进入东北后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冰天雪地,土匪和国民党各占山头,没有根据地,更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东北局面的打开,换了林彪,任何人都难做到。作为共军中唯一一位在国军,苏军,甚至关东军中都享有威望的军人。只有林彪才能整合各路杂牌部队,改编土匪,让苏军让路,让关东军为他服务,也只有林彪能够在短短三年内把十万人的游击队变成百万雄师。三大战役中指挥两大战役,从东北打到海南岛。

结论:抛开政治因素,林彪的战功远大于刘伯承。

 

野外活动2018-07-08 01:55:14
内战与对外敌作战根本不在一个层级。把内战的战功撇到一边,然后做比较。
duty2018-07-08 04:43:49
不知道您所指的是什么?
共-产-党2018-07-09 02:10:24
129师的阳明堡也不错吧?只不过时间晚于平型关,所以在宣传上不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