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城
- [military]
联合国军两个条件:在三八线附近以实际控制线停火,战俘自愿遣返;
共产党方面:以三八线为分界线停火,恢复战前分界线,战俘一律遣返。
最后怎么样,大家都看到了。
越战起因是莫须有的东京湾事件,跟说伊拉克有WMD一码事
起因可以乱编。事实是宁愿夹着尾巴逃,也不敢过17度线。
17线和38线一样,都是雅尔塔协定规定的分界线。雅尔塔体系对美国有利,美国不想打破。
杜鲁门明确向麦克阿瑟授权:只有在中国或者苏联不介入的前提下,才允许联合国军越过38线。
范福利特还进攻五圣山干嘛呢,白死了好几千人,还大大丢了面子。
中国底线战前就很明确:美军不可以过三八线,韩军可以过。结果美韩都没过,说明中国超额达成自己的目标
拿出证据来。证据呢?相反的证据是:一次战役后杜鲁门授权麦帅继续进军鸭绿江
啥叫大规模,杜鲁门给麦帅确定了军队人数了吗?实际上杜总统都核讹诈了
雅尔塔承诺两德分裂了?历史事实就是,受降区的分界线就是两个阵营的分界线。否则就没有南北韩,南北越,东西德了。
这是谈判中发生的事,有许多见证人。美军方面不好意思后来避而不谈而已
大规模的意思是全面地介入参与,而不是局部的小范围的行动。
自己打自己脸疼不?战线已经在38线了,火上浇油是为了死人好玩吗?练兵,不把当兵当人命是吧。
东西德本身不是雅尔塔协议划分的,然而,雅尔塔协议对受降区的划分导致了两个阵营在各自受降区内组建了政权。南北越也是这样的结果。
无用,因为他们不是决策者,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矫情而已。
美国的底线很明确,共产党部队必须退回38线北。结果是联合国军越过38线站到了堪萨斯线上。说明联合国军胜利了。
不是雅尔塔来的,而是1956日内瓦会议。还是那句话,不要只凭会记错的记忆来回答
算上韩国士兵,上甘岭战役联合国军的伤亡也小于志愿军。这是其火力,协同作战能力的体现。
克拉克刚上任就想大打。所以在那里试水。失败后就改变了主意。
胡说八道。越南劳动党一开始就在为民族独立而战,17度线以北根本不是他们的地盘
那为啥日内瓦会议要以17度线而不是16度18度线来划分南北越?
为啥是17度线以南而不是16度18度线以南没解放?
最后是美军基本退回到共军战前底线,韩军也不得过去了,就这样了
战争的结果啊,正好在17度线附近,而且只是临时安排不是永久性的,自然便利一些也好
的确是为了以分割越南为由让美苏法做得政治决定。看图17度正好公平地一分越南为二。
美军伤亡数字不可靠,保守估计也是红军一半,加上韩军和共军伤亡相当
不,17度线首先是雅尔塔划定的印支半岛受降区界线。
那越共一开始在北方活动为何被干涉?拿出证据来证明雅尔塔划分了17度线
美国军人的伤亡数字是公开的,上甘岭战役中美国军人伤亡很少。
雅尔塔协议规定,17度线以南为法国受降区,以北为中国受降区。
美军公开数字不可靠,从战后乱改和伤亡资料被焚就看得出来
法国提出16/17度。胡志明本要16但中苏同意17度而避免美国过早加入战争。结果就是17度了
这是日军决定得受降线,又不是那时就分南北越。这和法越停战线有关系么?
既然北方都是越共的了,为何还要在中越边界打仗驱除法军?法国为何不遵守雅尔塔协议?
这是个伪问题,17度线不是国界线,无论划在哪儿美越都是不可能满意的
那么越南北方根据雅尔塔协议是中国的势力范围?雅尔塔协定这么说的?
有证据:几十年后总统大笔一挥,原先死在朝鲜的两万多人都死在其他地方了
双方谈判因为海空补偿中断了两个月还大打出手,不是小细节。海空补偿是存在的:
抗战胜利,有过那么一段也不稀奇,可非要把冷战的不义之战,说成美国的伟光正,那是有些过犹不及了……
虽然俺在多数情况下都不同意hkzs的观点,他经常胡说。但这次他是(半对的)。北纬17度线是日军...
国军去得的是云南卢汉率领的两个军。云南王龙云想搞不到美械(老蒋嫡系包了)。搞点日械也...
英国人后来把南越给了法国人。美国人想让越南独立。英国人支持殖民主义。而北越...
抗战胜利,有过那么一段也不稀奇,可非要把冷战的不义之战,说成美国的伟光正,那是有些过...
不是先前写过了也贴图了17度分配下的区域大致相等,中苏觉得对谈判更好么?但结果美国也没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