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上2019-05-30 03:35:45

东方时事评论|2019-05-30:美国走上不作不死的道路

昨天,特朗普围绕“中美或达成一份协议”的问题,再次上演“变脸之王”的一幕,这又说明什么?说明随着儿童节的临近,美国急于达成协议、避免全面摊牌的极其焦虑,当然,27日,特朗普的变脸,有着其”特殊的金融信号“,这在美国市场休市这个背景下,就显得更加明显。但是,如果仅在贸易  战的层面去看问题,则,按特朗普变脸的“最新周期记录(12小时就变)“来看,特朗普那张”说变就变的娃娃脸“所折射的一种气氛是明显的,那就是:即便协议达不成,恢复谈判总是可以的吧!至于这种底气,就是他的脸可以说变就变,中国,据说,计划在202X年载人登月,结果,美国,不淡定了,美国副总统就放话,准备在2024年重返月球,最后,来自美国人自己的报告,最新消息是:重返月球?重返个球!呵!至于美国又说要玩载人登陆火星,而NASA的报告也说了:至少近二十年,美国不太可能!

而4G美国都没有玩利索的情况下,又没有5G技术,却要放话直接上6G,朋友们,这是要做什么?这是在揪着自己的头发,直接上月球!

过去的历史,不去纠结,真相总会有出来的那一天。而在今天,在载人登月的问题上,在相应技术能力上,如果中国说我是第二,则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类似,在6G开发能力上,如果坐拥至少领先对方至少2至3年的5G技术,且未来有巨大市场支撑的中国说我是第二,同样,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当然,前提,是得要脸!

稀土、特别是相关制品,这枚“制导炮弹”终于开始“正式装填”了!其毁伤原理,看拟对美国芯片、信息之“檀中穴”的点穴、似点杀伤,然而,由于“膻中穴”是仅剩之美国制造的死穴,所以,这一“点杀伤”实则是面杀伤!对美国制造的杀伤,是由点(芯片),及线(电子产业)、再到面(软件、军工等),另外,还对西方资本的另一“避难所”--欧洲平台,甚至其走狗--台独,韩国、日本的反华集团,都有一种“搂草打兔子”的效果。在这种“搂草打兔子”的效果下,诸如对方威胁动用了的,特别是考虑到赚钱,不舍得立刻动用,但会随时动用的诸如“芯片、成品的代工”,也一并给废了。

美帝(西方)之前只知道中国在进行“抗美援朝、抗美援越”这种传统战争时、所谓“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的厉害,却不知道打贸易  战时,中国也是这样厉害,“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建议从北京”游学“回去的伊朗、可再学几句”普通话“,比如:普通话之一:美方要先拿出诚意;普通话之二:纠正错误。呵呵,地球人都懂的!

联邦快递事件,可见美国政府;特别是美国有的公司,这是在作死!不是有句?不作不死!想死,你拉都拉不住!据说,华为就此事向中国有关部门“投诉”了该公司,呵呵,中国是“双簧”的老祖宗!这种机会,不玩死该公司,也得玩残它,不好好玩玩,机会,都可惜了的!未来72小时,或还有“悬崖勒马”这个词,这个词,会让美国(西方)的决策层胆战心惊!2019年这个儿童节,大人们,绝对在“抢戏”。所谓的“老朋友”,如果身体还走得动的话,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在考虑订机票”了!当然,至于这次是否类似72年那次“秘密专机”,就不得而知了!总之,什么都是可能的!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漫谈》2019年5月6、7日节选

英国、欧盟、法国和德国对美国不延迟伊朗石油豁免表示遗憾和担忧
 
【布鲁斯塞尔消息】据有关媒体5月4日报道,英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份声明,其大意是:英国、欧盟、法国和德国对美国不延迟伊朗石油豁免表示遗憾和担忧,并对美国决定终止豁免伊朗在伊核协议框架内的部分核不扩散项目表示忧虑。声明还说,欧盟和法德英将继续与其他欧洲伙伴共同努力,维护对伊合法贸易,包括通过INSTEX结算机制保障对伊贸易。

【时事漫谈】在点评这则新闻之前,结合本期的第1部分,有必要强调的两个问题是:
 
第一个问题,围绕南亚这个焦点,西方正在做的,除了从斯里兰卡恐袭这条线快速逼近巴基斯坦外,还在通过加大对伊朗的全方位战略施压、进而谋求从另一个线同时逼近巴基斯坦。
 
第二个问题,由于这段时间,俄罗斯的南亚政策进入了所谓的“安全期”,甚至会有所延长,因此,西方对俄罗斯会更多际使用“利诱”手段,这样,美国(西方)与之前奉行“极力示缓东北亚、极力施压俄罗斯”策略时,在手法上,就必会有所区别。

俄罗斯与伊朗之间在核项目、能源出口以及军火市场领域上的恩恩怨怨
 
说到俄罗斯与伊朗的关系,除了前文中我们提及的在核项目上的深度合作外,军火与石油两大领域、两个国家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军火市场方面,伊朗堪称是继印度之外的俄罗斯海外数一数二的军火出口的目标用户。有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伊朗军方打算采购的俄罗斯武器总价不少于80亿美元。
 
因此;可以说,德黑兰早已经把军方想采购的武器装备清单交给莫斯科。而在最近的一次电视采访中,伊朗国防部长达赫甘将军甚至宣布,伊朗将与俄罗斯签署协议,联合生产数量不明的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制造的苏-30多用途战斗机。
 
核项目问题上,以布什尔核电站为例,自1996年2月布什尔核电站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开始兴建以来,伊朗在这一项目上可以说高度依赖俄罗斯。甚至有一种说法,伊朗在这一项目上,哪怕是一枚螺丝钉也需要向俄罗斯购买才行。
 
而在石油问题上,伊朗与俄罗斯都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家,其在国际市场上实际上形成一种竞争关系。换言之,对俄罗斯而言,美国“第二次叫嚣清零伊朗原油”并不是一件环事,这意味着俄罗斯或会有更多机会出口更多的石油、特别是夺得更多的市场(对俄罗斯的这一私心,很多人不以为然),总之,这非常有利于俄罗斯谋求更高的原油利益。
 
利用俄罗斯的私心与经济短板,西方名义上“送礼包”,暗地里“使绊子”
 
显然,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通过军火、特别是核生意也好,还是通过在能源上“挖墙脚”也罢,从伊朗身上,或利用伊朗的困局、额外地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这对目前经济状况堪忧、且也承受西方诸多制裁的俄罗斯经济而言,其诱惑力可想而知。


而这种诱惑,在俄罗斯政要脱口而出的一句“俄罗斯可以弥补(伊朗石油对华出口份额)”中,早就体现得一清二楚!
 
而这、也同时为西方国家利用俄罗斯的私心与经济堪忧的短板,比如,这次的“电话粥”、名义上主动去“送礼包”,暗地里却对俄罗斯的南亚政策“使绊子”、早早地就埋下了伏笔。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再次简单回顾一个问题,那就是:西方围绕所谓“欧美联手南亚破局”战略意图的最终实现,从伊朗这条线、直接对巴基斯坦出手的逻辑。

目前,西方想要做的,使用一切可以使用手段、尽快地“压服”伊朗
 
在这一意图中,目前,西方想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使用一切可以使用(注:包括以核打击伊朗为支撑的军事手段)的手段,尽快地“压服”伊朗,并将所谓的“伊朗模式”依葫芦画瓢“照搬”到巴基斯坦身上。而一旦“内部已经发生变化”的巴基斯坦如西方预期的那样陷入混乱,西方就可以顺势威逼利诱俄罗斯、面对中国通往中东的所谓巴基斯坦通道已经被西方战略遮断的局面,令其南亚政策(对华政策)的最终走向问题上彻底就范。
 
如果我们把“欧美联手南亚破局”看做是当前西方全球战略的焦点,那全面压服伊朗就是西方实现这一焦点的重要步骤。
 
显然,在当前情况下,即俄罗斯之南亚政策仍处于“安全期”内的时候,甚至这一“安全期”因朝  鲜再次试射“短程飞行物”而有所延长的情况下,在西方就“极力示缓东北亚、极力施压俄罗斯”的策略被国际社会强行“按暂停”后,如何“更多在利诱”层面上,最大限度利用俄罗斯与伊朗之间的“恩恩怨怨”去压服伊朗,离间俄罗斯与伊朗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影响甚至弱化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从而同时尽可能堵死俄罗斯之南亚政策的所有旁路、特别是后路,才真正是西方目前、当下要做的主要事情。

之前美国在伊朗身上玩的“反间计”又在俄罗斯的身上玩了一把
 
如果我们从这一分析结果再去看这次美俄总统的“煲电话粥”,那么,别的国家暂不讨论,至少在伊朗眼中,这一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电话会谈就会颇为让其感到有所顾忌、甚至猜忌。即:美俄之间的这番长谈,是否提到了伊朗?是否做了背着伊朗不知道、甚至有损伊朗国家利益的不为人知的交易?
 
显然,这对于在事实问题上本就存在“恩恩怨怨”的俄伊关系而言,或俄伊战略互信而言可谓雪上加霜。而西方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在给俄罗斯主动送上一份“包含伊朗核项目、石油出口”的“大礼包”的同时,也在其中内嵌了一剂进一步瓦解俄伊战略互信的“毒药”。
 
而对伊朗政府而言,对早已放风随时准备填补伊朗石油出口禁运份额的俄罗斯来说,甚至是对早已经将叙利亚国家利益出卖的干干净净的俄罗斯来说,其有足够的理由去质疑本次俄美首脑会谈中的确谈及了不利于伊朗的相关话题的。
 
为了更好展开讨论,我们不妨再来看一条新闻素材
 
德法英担忧美国对伊朗新限制,鲁哈尼:将增加非石油出口
 
【德黑兰消息】据有关媒体5月4日报道,伊朗总统鲁哈尼当天在电视直播中说,伊朗必须通过继续出口石油以及增加非石油出口来对抗美国的制裁。
 
来自欧盟方面的“温馨问候”
 
【时事漫谈】从第一条、也就是“英国、欧盟、法国和德国对美国不延迟伊朗石油豁免表示遗憾和担忧”这条新闻素材中、我们不难看出,欧盟的这份遗憾与担忧表达的真的恰到好处。在伊朗对俄罗斯与美国总统电话会谈狐疑不止的时候,适时的递上了一份“温馨问候”。
 
可以说,这对于备受压力的伊朗鲁哈尼政府而言,其意义在于:在重压之下、突然再次看到了“希望”,也就是所谓的“通过欧盟提供的单独结算通道”绕开“美国制裁”的“希望”。
 
而欧盟(西方)之所以及时地向伊朗投放这种“希望”,意图就是让伊朗愿意继续待在本质上已被西方废除、但伊朗仍在其中履行义务的《伊核协议》之内。因为,不论是从俄罗斯的“不地道”来看,还是从“中国虽敢买、但前提是伊朗自己敢卖”的巨大压力来看,至少在鲁哈尼政府看来,继续在“阉割版”的《伊核协议》中待上一段时间、相比上述问题或选择,仍然是最愿意选择的选择项。

“温水煮青蛙”之升级版

因此,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第二条新闻素材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两种潜在的巨大危险,那就是鲁哈尼所说的“增加非石油出口来对抗美国的制裁”。
 
第一种危险: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伊朗的经济结构中,石油出口占据了很大份额。如果除去石油产品,实在想不出所谓“非石油出口”项目中还能包含什么可以有效弥补“石油项目”的了。
 
奇怪的是,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似乎并没有提出异议。显然,魔鬼就出在细节中。如果一旦伊朗真的最终选择“增加非石油出口来对抗美国的制裁”,则也就意味着,伊朗将更加依赖于欧盟所提供的单独结算体系的“希望”中
 
说到这里,大家想必不难看出,在“欧美大双簧”的精心安排下,伊朗正在被高度合流的欧美利益从不同的角色扮演中,你一推、我一拉、再通过类似“围城必阙”的方式、再次将伊朗稳稳地按在“温水煮青蛙”的热水锅中(《伊核协议》框架下)。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堪称“温水煮青蛙”之升级版。

“如果伊朗敢卖,中国就敢买”或被西方从伊朗一侧废除
 
第二种危险:而值得大家高度警惕的是,在伊朗总统鲁哈尼之“增加非石油出口来对抗美国的制裁”的背后,也就意味着“并没有决心与意志、不惜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的伊朗。要么彻底屈服,要么,就因“美国(北约)必要时军事拦截”的压力,而被迫不断减少、削弱石油出口,甚至不排除最终 “清零原油出口”。
 
而一旦这种情况实质性发生,也就意味着伊朗在美国叫嚣的“第二次清零”伊朗原油出口的问题上、选择了彻底的妥协。同时,这也意味着之前中国用自己的大国信用担保的“如果伊朗敢卖,中国就敢买”的战略策应手段将无从抓手,进而被西方从伊朗一侧彻底废除。
 
因此,对于中国而言,一旦伊朗往这个方向继续移动,则必然会对自己的能源进口结构做出响应调整,比如,准备甚至开始启用部分备用能源储备(注:比如,中国早就发现并准备好的产油能力,或相应的能源转化能力),而一旦中国相应的调整实质性开始,也就意味着,附加在“如果伊朗敢卖,中国就敢买”问题上的中伊战略关系,最终将因伊朗持续性的错误决策而实质性植入更多的不确定的、但总体上,是极其容易被西方利用的因素。
 
“温水煮青蛙”之升级版对伊朗更加致命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突然感觉后背一凉,因为在国际社会看来,西方通过以上的种种操作、手段,其意图一旦得逞,也就是一旦伊朗真的在所谓原油出口问题上选择向西方彻底妥协,也就意味着被西方看做目前全球战略的焦点的、“欧美联手南亚破局”之重要步骤的“全面压服伊朗”问题、取得了重大进展。
 
值得强调的是,一旦这一阶段性目标实现,作为所谓“伊朗模式”的拷贝目标、或斯里兰卡恐怖袭击后续发展之接近目标的巴基斯坦,所承受的内、外压力就会猛烈地同步增长、直至爆发。这种局面,也就是前面所强调的局面,即:一旦“内部已经发生变化”的巴基斯坦如西方预期的那样陷入混乱,西方就可以顺势威逼利诱俄罗斯、面对中国通往中东的所谓巴基斯坦通道已经被西方战略遮断的局面,令其南亚政策(对华政策)的最终走向问题上彻底就范。

 

【背景】我们刚才谈到美俄关系现在存在着很多猫腻,那么朝  鲜是在美俄官方打那通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电话的同时,发射了一些飞行物。我个人觉得,这是不是有一点当年“炮打金门”的意思在里面,在我看来现在的形势好像跟当时是有点类似的,都是美国和当时的苏联,现在的俄罗斯有一点猫腻。然后在朝  鲜发射的“飞行物”以后,日本首相安倍马上就说,他愿意无条件的与金正恩见面,好像也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表现的和朝  鲜有一点默契。我想问一下,能不能这样看?

 

【时事漫谈】当年炮打金门的时候是有个大背景的,我想既然你提到炮打金门,这样、有一个问题就比较关键了,就是:在你的眼里,怎么理解当时的炮打金门的?

 

【背景】炮打金门是当时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有一段时间表现出了一定的默契,或者说想要私相授受,然后中国大陆这边以一种“双日开炮,单日不开炮”的方式跟去炮打台湾的金门,然后也表现出了一定的默契,然后让美国和苏联两方都搞不清楚,这里面到底是中国和美国之间有默契,还是跟苏联之间有默契,就搅黄了当时美苏之间的谈判。

 

【时事漫谈】首先要说明一点,你这样的认识是不完整的,或者说不精确的。炮打金门这个事件在东方时事解读也多次谈到;它的意义非常重大。

 

我们知道当时组织炮打金门的是叶飞,他原先是一名战将,但是在炮打金门的时候,他已经到地方工作了,也就是说已经脱下军装,当时毛泽东主席在决定炮打金门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包括叶飞他自己都不清楚。

 

后来有资料说,他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打,而且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已经离开了军队,主席却还要让他去组织炮战。

 

在我们看来,要理解这一条,就要从当时全球的格局去看,你谈到了一点,当时就是美国和苏联之间他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不是在别的地方,就在中东。

 

当时美国和苏联几乎是要达成一种妥协,围绕中东的局势的完全妥协,双方说白了就在瓜分利益。这时候就出现“炮打金门”。据说,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非常愤怒,因为他认为中国这样做,是坏他的好事;美国也不理解,他认为你苏联不是你们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吗?怎么出了这种事情会不知道?其第一时间的结论自然是:你玩我?
 
最后,美国和苏联之间所谓的一种妥协性的进程就这样被强烈地干扰掉了。当时的美国第五舰队甚至被紧急调往台湾方向,因为他怕中国当时解放台湾,所以,所有的中东事务就被搁置下来了。主要是这么个背景。至于后来的“双日炮打,单日不打”,那是后来的事情,这个已经无关紧要了。
 
所以,要准确理解炮打金门的意义,一定要跳开台湾海峡。因为毛泽东主席的眼光是全世界,当时就已经没有局限在台海这个地方。


所以把炮打金门这个历史思路厘清之后,我们再回到你的问题,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炮打金门的意义的话,如果去嵌套今天的局势,就发现会有一个不合适的地方。我们说过,美俄之间的这通电话、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决问题,因为西方在东北亚“极力示缓”暂时玩不下去了。如果用“炮打金门”的原理去套的话,那么朝  鲜这个时候发射“短程飞行物”,它的意图在哪里?无法解释。
 
因为俄罗斯在朝  鲜问题上,它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这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和朝  鲜之间,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太大的分歧。从我们角度观察,唯一可以较好解释的逻辑是,朝  鲜这一手反而帮助了俄罗斯,让俄罗斯在朝  鲜半岛的问题上,更加吃重了一点。

 

因为俄罗斯和美国总统的这通电话,也谈到了朝  鲜问题。因为俄罗斯在朝  鲜问题上的重要角色已经被国际社会默认了,所以美国也要和俄罗斯谈谈这个问题。但是这个时候又发生了朝  鲜发射“短程飞行物”的事情,这就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不管你美国和俄罗斯之间怎么去谈朝  鲜问题,但金正恩访俄之行,双方还是达成了共识,这个共识至今有效。但是,凭什么说它有效呢?特别是,是怎么个有效法呢?我们说了,金正恩访俄释放的最大信号是,喊停了美国的“极力示缓东北亚,极力加压俄罗斯”的策略。所以说只要是有助于喊停美国策略的任何动作,俄罗斯都是欢迎的。

 

说到这里,就全部回答了你的问题。用炮打金门的逻辑去嵌套今天朝  鲜在这个时候发射“短程飞行物”,我们觉得不太贴切。因为从炮打金门的历史意义和现在朝  鲜所做的事情不太一样。

 

【背景】按照之前大家的理解,俄罗斯通过简化东乌克兰移民手续的方式询问欧盟,对于俄罗斯兼并东乌克兰这件事情的态度。如果按照我们理解的“正常”时间逻辑来讲,这条新闻应该是发生在前面,然后白俄罗斯“友谊”管道发生所谓的原油质量问题,应该是发生在这条新闻的后边,作为欧盟对俄罗斯的答复。

 

但是从现在现实情况来看,好像是友谊管道这条新闻发生的时间在普京签订简化东乌克兰取得俄罗斯护照这个消息之前,对此,由于时间上的顺序,我们有一点疑问。

 

【时事漫谈】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个常识,我们把两个新闻的具体时间列在一起,普京签署命令这个新闻,24日在俄罗斯见报,签署时间应该是4月23日;然后波兰方向宣布切断原油管道是在23日。为什么跟大家要强调这样一个常识,就是要告诉大家,有的时候,也不要在时间顺序的问题上过于纠结。你们的问题、我明白,是纠结于时间逻辑。

 

然而,大家想过没有,普京签署简易护照的问题,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突然发生的事情,绝不是普京睡个觉,没事、醒来之后,头脑发热突然想要签一个文件,不是这样的,在签这个文件之前;会有很多的铺垫,甚至要向各方面放风,所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不要千万不要完全从时间的绝对顺序上去解读这个事情。

 

为什么我对这个事情的时间记忆那么清楚呢?因为朝  鲜领导人金正恩正是24日凌晨出发去访问俄罗斯,这两件事有关系,事实上,这两个新闻,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当时是解读过的。

 

而且这个事情又和俄罗斯拿到在朝核问题上拿到筹码,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个角色有紧密的关系。正是因为朝  鲜领导人访俄得以实现,所以俄罗斯才有本钱去做这个事情,他是直接去拷问欧盟,意思就是:在东乌克兰问题上,我们希望这么做!因为,你那边“极力示缓东北亚”这个策略被我暂时废掉了,我现在对你有这个要求,你,怎么看?
 
   这是个观察时事问题的常识,大家要掌握
 
所以大家要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千万不要去钻“时间绝对顺序”这个牛角尖。这个事情很大,俄罗斯想要把东乌克兰合并过来,甚至把整个乌克兰合并过来,对他来说是太巨大的利益,所以他签这份文件不是拍脑袋:我今天突然想我想做这件事情了!绝不会是这样,对于俄罗斯而言,要把东乌克兰并过来,首先是要把那里的人并过来,所以这个事情很大。为什么这个事情以前没发生,24日又突然发生,显然,这与朝  鲜领导人拖了将近一年的访俄行程终于落地有紧密的关系。所以这不是新闻报道上体现出来的“谁前一秒钟、谁后一秒钟”的那种绝对时间逻辑,而更主要是这几件事情之间的逻辑,并在这事情之间的逻辑基础上,去观察时间上的大体一致。


这是个观察时事问题的常识,大家要掌握。
 
【背景】刚才老师说的一个问题有关俄罗斯兼并乌克兰,我看到之前也有网友提出过问题。就是在俄罗斯兼并乌克兰的问题上,我们曾经说过,乌克兰的人口有5000万左右,对于俄罗斯来讲,兼并乌克兰可能会有一个“消化问题”,就是说俄罗斯兼并乌克兰是可以的,但是能不能消化这个问题?如果俄罗斯在兼并过程中消化不良,那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那么刚才老师又说到兼并乌克兰或东乌克兰,对于俄罗斯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如何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时事漫谈】俄罗斯想不想把乌克兰拿回来呢?普京做梦都想,但是,这和能不能拿回来、特别是有效地拿回来,绝对是两码事,大家是否知道西方在乌克兰做是怎么操作的?
 

其实,就事实而言,俄罗斯曾经做了一件傻事,就是和乌克兰之间爆发了长达数年的战争,这个战争持续了这么多年,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几年了?5年了,5个年头中、到底死了多少人?至今,并没有准确的数据出来,但是,有些新闻画面是可以说明问题的。
 
大家记不记得两个画面?我们对这两个画面的印象可谓是非常深刻的。一次是,乌克兰的一名政府军、在东乌克兰去执行一些军事行动,在行动中死掉了,有一名俄罗斯士兵捡到他的手机,这时死者的母亲正好打电话来,找她的儿子。


而那名俄罗斯士兵当时就在电话的另一端告诉他,你儿子已经死了。
 

第二个画面是,有一次在东乌克兰,有一支乌克兰部队几乎被成建制的被消灭了,乌克兰政府后来装运这些相关军人尸体回家的时候,有很多乌克兰民众是沿着公路集体下跪,以他们自己的、悲伤形式去迎接这些这些士兵的遗体。

 

这两个画面反映了什么?反映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这两个曾经是一个国家的民众,经过这几年的战争,之中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感情撕裂。

 

而这,恰是西方通过在过去五年的行为要达成的一个目的,可以说,西方的这个意图现在已经达成。

 

大家想想看,一个5000万人口的乌克兰,和一个1亿3000万人口的俄罗斯之间,在这样撕裂的情况下,俄罗斯还想把乌克兰有效兼并掉,可能吗?不可能,何况外部还有这么强大的势力在跟它作对,所以俄罗斯兼并乌克兰,或者有效拿回乌克兰,基本是一种奢望。

 

另外,我们是说过俄罗斯兼并乌克兰有巨大的利益,但是没有说这个利益他能最终拿到,站在我们的角度上看,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都显得那么艰难,何况这么大体量的乌克兰,不可能的。
 
这也就是我们几年前说的所谓的、西方针对俄罗斯精心设置的“乌克兰陷阱”
 

所以说,这个问题,俄罗斯想想可以,但千万不要去做这个事情,如果做了这个事情,那就又踩进了一个巨大的大坑。其实,这也就是我们几年前说的所谓的、西方针对俄罗斯精心设置的“乌克兰陷阱”。事实上,这个陷阱,未来西方会用来作为操作彻底解决俄罗斯问题的所谓“马歇尔计划2、0版”的操作支点。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包括普京签发简化东乌克兰人获取俄罗斯护照进程的法案,俄罗斯确实有这个想法。我们在14年就说过,西方已经留了个后手,就是必要时,把乌克兰再交给所谓亲俄的政治力量去统治,把这个作为一个胡萝卜抛给俄罗斯,与他置换别的利益,到现在为止仍然是如此。

 

但现在的和14年的时候情况又不一样,因为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经过将近5年的战争,两边已经彻底撕裂,那么如果俄罗斯现在还有心思的话,那么我们就想问,当初为什么不那么做?经过这5年的撕裂流血,双方都有无数家庭因战争中亲人死伤、而在民族感情上早已深度破裂,在这个情况下,俄罗斯再去做这个事情,那你5年前在干嘛呢?

 

现在兼并乌克兰,或者说现在西方把乌克兰重新交给亲俄罗斯的政治力量去执政,把这件事作为一个胡萝卜抛给俄罗斯,那么它已经由原来的胡萝卜彻底变成一个大坑了。可以想象,如果俄罗斯真的接受,为吃下这个所谓的胡萝卜,去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可以说等待他的命运只能是十分悲惨的,毫无疑问,乌克兰一定会把俄罗斯拖死。换而言之,西方一定会通过所谓的乌克兰陷阱实质性消化掉俄罗斯本身。
 

所以说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现在俄罗斯最好的办法就是,设法让东乌克兰独立,而不是去接受西方所提出的,把乌克兰政权交给俄罗斯看中的某一支政治力量。俄罗斯不能接受这种安排,因为这种安排已经是一个大坑,经过过去5年血与肉的洗礼,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和国家体量已经无法消化整个乌克兰。

 

至于现在俄罗斯仍然有这个想法,但是我们对俄罗斯消化乌克兰根本不看好。设想一下,如果亲俄的所谓政治力量上台执政,首先会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就是跟俄罗斯和普京要吃要喝,要求提供衣食住行,甚至是要枪要炮,那么以现在俄罗斯的经济实力,有没有可能供养一个5000万人口的乌克兰呢?根本给不起,所以这就是个大坑。
 

所以说从现在的局势来看,俄罗斯如果聪明点的话,它应该彻底打消这个想法。在东乌克兰问题上,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把东乌克兰独立。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我们也希望俄罗斯能看明白。

 

但是从俄罗斯最近拿到了朝  鲜问题这个筹码之后,转身就在乌克兰问题上龙头立刻拷问欧盟,可以看出他还是有这个心思的。这个心思后来在欧盟提出关于“友谊管道”的问题时,再次有所表现。

 

我们也再次跟大家强调,友谊管道的问题大家看到好像是4月23号发生的,普京签署东乌克兰居民简易护照的事情好像是24日发生的。但是实际上大家想一想,金正恩访俄规划了多长时间?而且从4月23日中国海军节之前的几天开始,大家就不断猜测金正恩什么时候正式动身去俄罗斯,大家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因为影响国际形势的许多重大事件,很多时候不是突然发生的,一件事要规划很长的时间,甚至有很多的铺垫。我们过去跟大家反复强调金正恩访俄这件事,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察点,一个窗口期。这么一个重要的窗口期,一直到金正恩动身之前,大家都无法确定具体时间,为什么?这个时间对国际形势而言,太过敏感了。

 

所以说,有时候时间确实很敏感,但是时间的敏感性在于它背后的逻辑,所以再次跟大家强调,在这样的问题上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如果钻牛角尖的话,一来有些问题就没办法讨论,二来也会限制大家的视角。
 
【背景】刚才老师说,对于俄罗斯来说,如果从比较现实的角度去争取在乌克兰的利益,一方面,俄罗斯应该策动东乌克兰的独立,设法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设一个缓冲区,另一方面就是应该处理好克里米亚的问题。那么,是否可以这样去理解,目前,对俄罗斯来讲,比较有利的是将乌克兰国内与俄罗斯利益相关的一些因子剥离出来,包括以“人道主义车队”的名义,从东乌克兰取回一些图纸或设备。而这样的人道主义救援车队,俄罗斯之前已经派过七八十次,因此,我的问题是:如果时间允许的话,用这种方式从东乌克兰剥离利益,才是更符合俄罗斯现实利益的做法。而不是之前大家理解的那样,俄罗斯整个吞并乌克兰,或者期待一个亲俄的政权上台,可能到目前为止,由于已经了了5年的战争与撕裂并消耗,即便西方允许一个亲俄罗斯的乌克兰政权上台,对俄罗斯来讲也未必是好的!
 

【时事漫谈】可以这么去理解,我们在14年的时候,几乎就是“乌克兰之乱”爆发的第一时间,我们就曾给出评估,认为西方可能留有这样的一个后手。

 

那么在过去的5年中,实际上有过这样的迹象,现在这样的迹象甚至更加明显, 刚才小编转发一条新闻,是非常能说明问题的。
 
过于反常就近乎妖!
 

这条刚刚发生的新闻就是,美国一个代表团表示:克里米亚已经基本融入俄罗斯。

 

类似这种评论原来是欧盟说的比较多,特别是法国,经常就会有一个代表团跑到俄罗斯去访问,然后说各种的、总之是俄罗斯爱听的话,俄罗斯对这种访问也非常欢迎。你们看现在,美国代表团也开始这样说,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侧证了我们的评估,那就是,美国和俄罗斯总统的这通电话,其中有太多的猫腻,那么站在伊朗的层面,更有理由去怀疑其中有猫腻。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别人都怀疑伊朗和美国之间有猫腻。你看,所有“反常”的事情都配合到一起去了。众所周知,过于反常就近乎妖!

 

那么美国总统特朗普打给普京打这个电话,又是不是有类似于曹操在阵前刻意与韩遂寒暄打招呼的意图?如果有这种可能,那么美国代表团这时候又说克里米亚已经完全融入俄罗斯,是不是有点类似于曹操写信给韩遂,但是把信中关键的地方都给涂抹掉的意思?

 

所以,从我们的角度看,这场戏演得非常逼真。相当于美国在对伊朗说,反正东北亚极力示缓那套我玩不下去,我就从俄罗斯这边来找出路。伊朗,你有没有感受到压力?我在这边一样可以玩得很好,而俄罗斯的秉性大家都知道,我现在跟俄罗斯谈的很好,有很多的“经济合作潜力”,什么潜力?首先一条就是军火生意的潜力,你伊朗的军火要找俄罗斯买,否则他就不高兴,你伊朗要在核问题上打擦边球,扩大核设施,要搞浓缩铀,还是要找俄罗斯合作,对俄罗斯来说这就是生意,伊朗你是要付钱的,那么对我美国来说,我让你们做这样的生意。所以伊朗你看,我美国与俄罗斯谈的,和你们之间谈的不一样,我们是大人,你是小孩儿,我们谈的是生意,你们谈的是生计。你看看这个事情、就可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这么来搞。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这就是美国现在的东北亚政策无法继续了,他转头到俄罗斯和伊朗方向去想办法,他的意图还是想尽快地彻底压服伊朗,把这套东西尽快移植到巴基斯坦,或者直接在巴基斯坦问题上点火。

 

而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围绕巴基斯坦,围绕南亚,美国也至少准备了两条路线、快线(注:还有两条暗线,慢线,以后再展开),一套方案是,把伊朗压服,然后拷贝到巴基斯坦身上;另外一个方案就是从斯里兰卡方向,爆走“联合反恐”的路线,最新的消息是斯里兰卡总统再次证实,该国恐怖袭击与“伊斯兰国”有关,这是我们等待性质的新闻,还有新闻说,爆炸策划者往印度打了十几通电话,而且相关人员频繁进出印度,甚至牵出了克什米尔方向,而克什米尔正是今年2月份印巴冲突的爆发地。

 

所以,以上所有事情都在指向南亚,现在的南亚局面是很严峻的,从我们的角度上看,通过上面的内容讨论,我们应该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一点,那就是由于俄罗斯,在继续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在继续按照这个思路在行动,那么,俄罗斯的南亚政策安全期也可能即将结束。至于具体在什么时候结束?我们再观察且也在观察!


我们说过这个安全期会很短,从现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那通电话,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安全期就快结束了。

泰凉2019-05-30 10:07:47
+1
看戏人2019-05-30 14:12:12
什么时候?
烛光不及LED2019-05-30 20:19:38
举国作死,想拦也拦不住。
houtou722019-05-31 01:12:13
说不怕打稀土战的是色厉内荏
青松站2019-05-31 21:50:47
我再次想起电视上为了中国的MFN资格,在美国会的听证,那一年,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