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ic.newssc.org/0/11/21/74/11217435_131177.jpg
黄泥螺 泥螺,学名吐铁。是贝壳类软体动物,壳薄,体表有粘液,大小如偏豆。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
《辞源》中载有泥螺:"即吐铁,宁波出泥螺,状如蚕豆,可代充海错。"在"吐铁"条,则载有:"软体动物、一名泥螺,俗称黄泥螺,状如蜗螺而壳薄,吐吞含沙,沙黑如铁,至桃花时乃美、腌食之,一作土铁。"泥螺为宁波著名的学者全祖望有"年年梅雨后,万瓮人姑胥"之记述。
泥螺在宁波沿海均有产,每年桃花季节,泥螺肚内的“铁”吐尽,肉质鲜嫩而无泥茎,称“桃花泥螺”为上品,并以产于慈溪龙山一带为佳,俗称“龙山黄泥螺”。
龙山黄泥螺早在宋代就有采食的记载。据史料记载:三北黄泥螺以桃花盛开时所产的质量最佳。此时泥螺刚刚长发,体内无泥无菌,味道特别鲜美;中秋时节所产的“桂花泥螺”,虽然比不上桃花泥螺,但也粒大脂丰、极为鲜美。龙山所产黄泥螺所以特别肥美,是因为慈溪沿海有大批低潮海涂,由钱塘江、曹娥江等河流泥沙及长江出口泥沙驾潮冲积而成,土壤肥沃,特别龙山一带,条件更加优越,故所产泥螺质量特佳。明代学者张如兰在《吐铁歌》中写道:“土非土,铁非铁,肥如泽,鲜如屑。乍来自,宁波城,看时却似嘉鱼穴。盘中个个玛瑙乌,席前一一丹丘血。见尝者,饮者捏,举杯吃饭两相宜,腥腥不惜广长舌。
泥螺大都经腌制后食用。新捕到的泥螺用海水洗净,放入容器内,加盐后快速搅拌,静置若干时候,待泥螺死亡后,去掉水份,再加盐,加酒若干,将容器口封住,经一星期以后,即可食用,异香扑鼻。只要不开封,久储不坏,味极鲜脆香美。古人有诗赞道:"次第春糟土冰储,舟移万瓮入姑胥。安期写罢神仙簏,酒墨都成蝌蚪书。" 新鲜泥螺可以放汤。煮前先用食用,肉粒变小而色褐,其味鲜不亚于牡蛎汤。 泥螺体表粘液及内脏中含有一种毒素。经腌熟后毒素可以消除。个别人吃了未经腌熟的泥螺,会产生面部浮肿,足趾僵硬的症状,宁波人称为"发泥螺胖",几天后,症状会消失。所以食时最好用醋蘸食,既可杀菌,又能增加美味。
泥螺的吃法各异,各有特色。一般铁锅油煎煮熟下饭非常合适,但本地人更喜欢用酒渍腌食。其具体的制作方法是:挑选个大且鲜活的黄泥螺,筛去泥螺表层的粘液,洗净,去掉水份,放入容器内,加盐、黄酒若干,然后将容器口封住,腌制一星期左右。到时取出,异香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