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目2009-12-09 13:35:31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活

        在这里我没有用女人到底应该怎么活,因为太多的文学作品在讨论女人问题,人们虽然不能得到最正确的答案,但已经厌倦了,所以在这我就用我们吧。

       当我们还是孩提的时候,应该是很幸福很平静的。女孩在家庭里一般都要比男孩得到父母更多的宠爱,如果是独生子女就更甭说了。我们认识的第一个男人就是父亲,他在你的一生中可能是唯一全身心保护你,疼你爱你的男人,他不会欺负你也不会欺骗你,就是骗也可能是善意的谎言,因为你们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亲情(当然有的男人连骨肉情也会不顾的)。

        然后我们长大了,我们的世界闯入了其他男性,从此我们从女孩变成了女人,开始了同男人无休止的纠缠,无休止的较量。

        一个课题在反复的讨论着,怎样做一个好女人,什么样的女人让男人最欣赏,怎样做一个让男人爱你一辈子,对你不离不弃的女人。但是这类的讨论却很少发生在男人身上。我们很累很烦,一辈子都在同男人较劲或是去迎合男人是不是很可怜。上帝创造我们这两种同类但又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动物,是让女人把美丽温柔和色彩带给这个世界,是让女人孕育新的生命。(在这里我没有提到对社会的贡献,因为生儿育女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我想作为女人一生的使命首先是要带来美丽。青春的女孩,都是亮丽的,赏心悦目的。然后是生儿育女,孝敬父母,善待丈夫。在信仰上帝的西方世界,人们平静地接受了这种男女之间在生理心理和使命上的不同,多数男人毫无怨言地承担着对女人的责任,而女人则愉快地承担着家庭的主要角色,或做她们喜欢做的事情。没有像我们中国人那样高喊着“男女平等,女人独立”的口号过日子。我们就不一样了,由于几千年根深蒂固传统文化的影响,女人始终在争取平等自立中苦苦地挣扎着。直到今天,竟管在毛主席“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煽动性口号中,我们仍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因为男女根本就不可能平等,男女有不同的社会分工,不同的情趣爱好,不同的生理特征,不同的思维方式。举例:在中国某单位下班了,几个男人可能会不回家聚在一起打牌喝酒,别人见了顶多议论几句罢了,但如果是几个有家的女人做同样的事情,那别人会怎么看,会说什么?其实我们女人并不是因为怕别人说才不这样做,而是我们从心里就不想这样做,因为我们想着家,惦记着孩子,我们更愿意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这就是男女的不同之处。

        中国社会的文明富裕程度还没有达到西方的水平,社会对女人利益,生存的保障和保护也没有西方发达国家那么完善,女人在家里做全职太太还不太可能,但就是我们的丈夫有足够的钱养活我们,又有多少女人愿意呆在家里,我想原因不外乎这些:第一是丈夫会认为他在养活你,可能会受气,第二觉得自己又不独立了,没有地位了。第三有很多女强人,事业型女性不愿意呆在家里。当然也有很多中国男人觉得老婆一定要出去挣钱,中国人是穷怕了,够花还不行,越多越好,凭什么男人养活着女人?所以女人要独立有时也是男人逼出来的。当然在当今中国社会,如果你经济上不独立,有一天丈夫另求新欢,那我们就惨了。但我深信独立的女人不等于幸福的女人。同丈夫是否能保持良好的关系,能否白头到老也决不取决于女人是否独立,男女之间的感情问题很复杂,没有人能说清楚,你就是学会了所有文学作品中教你的一切高招对待你的丈夫,仍然保不住有一天他会变心。切记喜新厌旧是男人的天性。记的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一对雌雄小鼠在一起住了很长时间,可以看出雄性对雌性没有兴趣了,有一天人们换进了一只新雌性,雄性老鼠立刻兴奋起来,两眼发光,跃跃欲试。当然如果用这个比喻在人类身上有点牵强和贬低,但也不无道理。

        独立这个词如果我们把它分解开来就是单独立着,其实并不是什么太好的意思,一个国家的独立是指的主权的独立,但在其他方面仍然需要其他国家的支援和帮助。一个人的独立特别是我们女人的独立,多少年来一直认为是经济上的独立,其实我以为我们应该更注重情感上的独立,无论你是职业女性还是家庭女性都要有自己的天地,你的喜怒哀乐不能取决于男人的一个笑脸,一点安抚,那你就太可怜了,我知道这是我们的最大弱点。

        最近几年我周围来了几个网络婚姻嫁过来的女同胞。她们的丈夫谈不上富有但生活保障是没有问题的,见到这些女同胞她们最热衷的话题就是如何找到工作,干什么都行只要能挣到钱,其实也都是一把年纪的中年人,千辛万苦离家别子出了国,不就是想过几天安稳日子,舒服日子吗。干嘛要迫不及待地找那种最低级的体力劳动,完全是一副苦大仇深吃苦耐劳的样子。也许他们出国找丈夫不是目的,主要是为了挣钱,还是我们中国女人天生就是受苦受累的命?她们甚至不明白这样做可能会毁掉他们的婚姻,大多数西方人很重视家庭生活,特别是周末是家庭团聚的日子,而大老远娶来的妻子却在不分昼夜地打工,语言不好又说不清楚,这样的婚姻能长久吗?我从来支持留学生们去打工,因为要让他们吃点苦,受点累,这是出国的必修之课。但为人妻人母,又刚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有那么多的东西需要你去学,去适应也迫不及待地这么做就有点愚蠢了。

       好了,书归正传。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活着?我以为,首先要受教育。文化,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有修养,有品味,有气质的智慧女人(我最受不了的就是愚蠢和懒惰的女人),它可以使我们理性地对待生活,对待男性。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刻骨铭心的各种爱情之后,(可不要去爱别人的丈夫)选一个最适合你的男人把自己嫁出去,记住不要太早结婚。然后生儿育女,不要拒绝生孩子,这是个愚蠢的决定。要善待自己的丈夫,注意我在这里用了“善待”这个词,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不是以牺牲自己的个性为代价的,你是个独立的女性,就做个独立的女性,你是个平凡软弱的女性就保持你的平凡软弱,你不能独自站立(独立)你就借助男人的臂膀挡风遮雨,千万不要勉强自己来迎合男人,那样你会一辈子不舒服。但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和丰富自己,不是为了他人,就为你自己,为了你的孩子,你需要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因为你要为社会为家庭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并且还要管理好你的家庭,这才是女性最重要的使命。你要懂得如何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这不仅是为悦己者容,也为自己,自己看着舒服。当然我们不是自私的,即便是呆在家里也要衣着整齐得体,在丈夫眼里我们应该是个美丽的妻子,在孩子眼里应该是个美丽的母亲。这对孩子将来的生活品味会有潜移默化影响的。

          再有就是孝敬父母,作为女儿我们可能要比儿子付出得多一些,因为我们细腻,我们体贴,我们有一颗母性的心,所以我们就要毫无怨言的尽到对给与我们生命的父母的孝心。近些年来海外定居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已经是不孝了。我很看不起那些为了攒钱舍不得回国探亲的人,我们中国人应该是最注重骨肉之情的民族,为了区区几百磅钱而35年甚至78年不探望父母的人实在是要不得(不包括生活窘迫者)。我们这的几个中国人,几年没回国,直到亲人去世,痛哭流涕,悲痛后悔万分,但我不一点也同情他们。父母的生死我们不能掌握的,但在他们的有生之年给他们以关爱,帮助,团聚时可以做到的。说句最不该说的话,就是做给你的子女看也是应该的,他们长大了会效仿我们。

        好了,罗嗦了不少,(在网上我不喜欢读太长的文章)不知是否清楚地表达了我的观点。总而言之,我们不论做什么,什么样的生活状态,都要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舒心,过得坦荡,过得精彩,(即便是家庭主妇)不要刻意迎合什么,也不要刻意改造别人,因为最终你有可能失败。但我们的自身还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写给我挚爱的女儿
  • 我家的小动物走了
  • 北欧六国游轮度假
  • 涉外婚姻问答结束语
  • 涉外婚姻问答14.15
  • 歉ă歉2009-12-09 15:12:02
    说得好哇。女人征服男人,男人征服世界,所以,最后,女人征服了男人+世界。
    肥马甲2009-12-09 16:52:48
    挑着看了,挺好的
    叶泥泥2009-12-09 18:15:43
    嗯, 同意. 要不断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