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年,一路向西穿越维吉尼亚和西维吉尼亚,翻着一道道阿拉巴挈亚丘陵和山梁, 大声高叫着: " 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除了看不完的绿色美景,心里不能不想起高中英语老师。歌声是有记忆的。李老师就永远地在我所熟悉每一首美国60-80年代流行歌曲的记忆中。
每一首。
(2)
Every Sha-la-la-la
Every Wo-o-wo-o
Still shines
Every shing-a-ling-a-ling
That they're startin' to sing's
So fine.
李老师那时不到30岁,瘦瘦小小,走路的步子迈得至少有其身高的一半, 肩膀跟着颠, 一跳一跳的。 能调我们的中学, 他自豪地告诉我们,说自己就跟教育局写了一封信,说是他的几个没考上大学的人高考英语都在80分以上.
他还跟自己起了个洋名。
这些足以让全校学生一下子都认识他了。只是完全没想到他第一次课是进了我们的教室.
第一次进教室早了10 分钟, 李老师提了个半米长的录放机, 进门什么都没说,先放了一首英文歌曲。想来我们大家应该都听得十分震惊,除了声音的确被放得比较大之外, 还因为,那个旋律实在是太美了。是 CARPENTER 的 YESTERDAY ONCE MORE。
从此之后的两年里,我们每一节英语课都在一首英文歌曲中开始。
歌声是有记忆的。小胖口哨吹得绝好,我喜欢哼歌。俩人坐在一起,享受了不少这首歌曲带给那种清亮清亮的怀旧的美好情绪。
(3) 李老师的英语课大致分为三段,开始讲讲兄弟他周游各大名城及遇到的有趣的人. 然后是热爱美国的教育, 放放录好的VOA 的SPECIAL ENGLISH, 顺便讲讲美国民主国家的趣事。最后是实实在在的教学, 一般来说是他早晨油印好了昨晚打出来的VOA 的SPECIAL ENGLISH的文字, 这儿那儿漏掉几个词, 让我们补上, 时间限于1分钟之内. 还有他出的习题, 一页,也是限于1分钟之内. 有时候也会拿一摞他自己订阅的英文报纸,人民日报。还让我们订阅了当时据他说全国唯一份的中学生英文读物,上海出版。
还有一份开胃菜就是课前的外语歌,然后讲歌词. 讲背景。印象中比较深的几首还有
“ Kiss me goodbye”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PUff a magic dragon lived by the sea, and flolicked in the autumn mist … called honnah lee..”
歌声是有记忆的。陌生的人喜欢同一首歌,也让人感到一种亲切。
(4) 我们于是成了第一批英语试验班的学生。李老师不教课本,也不管学生自己看不看课本。还记得我和班长在一起很严肃地讨论,讨论完了,一起到他办公室,要求他上课时候将课本过一遍。 我记得他同意了,但从来没没有为我们“过一遍.”
第一次让我对李老师刮目相看的是他解释单个的英语动词时,前面会加一 “to”, 例如 对”farewell” 他讲 为“ to say goodbye”,而不是象其他老师会讲做 “say goodbye”. 第二次我对李老师刮目相看的是他对语法的解释。 他总强调语法虽是规则,但最主要的是说英语的民族的实际应用和习惯约定,是活的,不是死的. 第三次让我当时惊奇的是那年春天, 我们还如平时,常听他录好的VOA新闻, 到后来一天他不再放了, 然后就到了初夏. 我后来问他当时为什么停了, 他说是因为发现VOA的报道和中国的报道开始不一样了, 他怕出事.
(5)那时候不喜欢和老师走得近。 李老师在课堂不讲中文,解释单词也都是英文。一次是他在课堂上讲,一个家长说有人英语虽然学得不错,也不过是哑巴英语,这个家长也希望自己孩子以后不要继续哑巴。我听了也是和大家哈哈一笑,后来一琢磨,于是回家问,果然是父亲说的。我很不高兴,那时候厌恶老师和父母交流。全校老师根据自身的年龄,我不过是谁的妹妹,谁家的女儿,或者甚至是谁的侄女,让我感觉很没“自我”, 少年时的心是很怪的。
后来李老师又在课堂上引用一个学生家长说的话来教育我们,这次发现竟然是我母亲说的。更加生气,但找和我母亲理论也没用。她只会装无辜地说,是李老师找他聊天的。我更加躲着李老师,半学期过去了,和他也不熟悉。
(5) 和李老师走得近是高二下半学期。 一次他找到我,很突兀很直接,“你今年不要高考,即使考了,英语肯定不行, 绝对考不了60分。” 然后就塞给我一本练习册. 我真的好好做了. 高考时一看试卷, 怎么比练习册还简单? 当时流传的版本是从坐在我后面的另一位高二同学口里传出的, 说是英语考试还剩下1 个小时,我便开始抓耳挠腮, 要交卷, 被监考拦下了。
李老师更出名了,他的学生高二英语就能考97.5 超过了所有的高三的学生。烦恼的是物理老师,那个可爱的,护短她自己班级的,声量宏大的,单纯的,肉球似的老太太,见面就给我翻了白眼,好久没搭理我,就因为我的物理分数让她很没面子。
(6)从练习册开始,李老师就主动要求我从他那里借书了, 他有很多书, 而且不出借。那时候的他,据说别的老师一概不理他,只有校长支持他教改。我的英文小说是从李老师那里开始的。小妇人,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等。
李老师经常对我说,我的重点不应该是高考了,而是应该经常想想进了大学后将来干什么. 似乎有理,但我没能听进去, 因为这个调子和那时候班主任教育实在差太远, 班主任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考大学,考大学. 考上大学,什么都好了。我还太年轻,分不清楚.
(5) 大学回来去看李老师,晚上他家里热气腾腾,夫人在下厨,一干人在喝酒。我们在外边聊了两句,他显然是有应酬,我实在忍不住自己内心的惊讶,告别时我说,“李老师,您现在真是高朋满座啊,飞黄腾达啊。” 看不清他的脸,李老师说:“丰子,别这么说。”
后来几年,我没有再去看过他。在那几年里李老师是教而优则仕, 先是数不清的奖, 地方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 出国考察, 等等. 那时候觉得突然不再了解他了,这么曾经的一个标新立异的人. 有种失望, 失望什么, 说不上.
现在,在职场名利中混了10年,但也不后悔自己最后那么冒失地说了李老师一句,那时候我还有着因为不懂而有的单纯,正如每个人都有过一样,是永不回来的珍贵。
(5) 上大学前李老师一句话, 却让我至今常想起, “丰子,记住,我要看看你十年后会是什么样.”
十年后,我过了资格考试后写论文,那时候我还记起李老师的话,问自己说”丰子,你十年后会是什么样?”
到现在,已经两个十年了。已经不会太在乎自己以后会是,或者和20年前比已经是什么样子了。只是在歌声响起的时候,李老师就好象只是昨天一样。
[ 回忆起二十前的高中,好象总是在那个阳光灿烂的的下午。那天的英文课,新音乐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个半米长的录音机。第一首歌,是CARPENTER的 “ YESTERDAY ONCE MORE。” 还没有多少往事的那时候,就好似知道了一种感觉,叫往事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