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城
- [mrht]
东北同样盛产水稻,也有粘稻,可成糯米。
据说,远古时代,中国人就已成功地训化了草木,距今应超过万年。在杭州湾就挖出中国人所食用的水稻子粒(见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
南稻北麦,东米西面。又据说,地球人的中国人首先训化了稻,洋人首先训化了麦。麦是由白人自欧洲带来山东半岛的,因此,麦的原名叫莱,山东有蓬莱。。。此可为一说耳。
按《黄帝内经》记载:“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谷,就是草被训化而得来,有稻麦稷黍豆们。内经有:“五古为养”之说。
东北虽高寒,水草也丰美,稻本出于南方,但是,也被逐渐引进白山黑水之间,种植竟然功成。
东北的水稻子粒饱满晶莹,米粒带有某种浅浅的玛瑙绿,不经意看不出来。吃起来却贼拉香,按家乡人的话,东北大米有“油性”,白饭一碗,可使满屋飘香,米粥上面飘着一层油皮儿。也很顶饿,“不喧”。
东北稻米,很实在,是稻米中的极品,也是贡品。
东北的糯米,米粒钝圆,白而混浊,缺少晶莹,与大米不同。
通常,要先将糯米洗净,叫淘米,淘米水可洗衣去油渍,或喂猪,不可浪费之。淘后,将米冷水浸泡半日,米粒稍胀大。同时再将干苇叶泡入水中。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平原,其面积,在世界上也数得着。东北平原经多条大江大河,历万千年冲积而成,黑土地极其肥沃。同时也有很多河湖港叉,比如辽河下游就有大片苇塘及芦苇荡。
苇叶包粽子,香味实足。
竹叶,也可用来包粽子,但是,东北居无竹,都说竹子高凤亮节,却不耐严寒,此为竹子的不完美。东北野外不可植竹。。。因此,东北人虽然也追南人食粽之习,只好因地制宜。
我喜食粽子,因为东北的粽子自有特别清香,米中只有一粒大红枣,其糯米的香滑,苇叶的清香,红枣的甘甜沁人心脾,过味不忘,永存鼻端。
当趁热剥去飘着清香的粽叶,将散发着诱人米香的长得白白胖胖的粽子小姐请上青花瓷盘里,喂些白砂糖。。。再掰开一只红红的蟹壳,持螯对酒。。。与亲朋好友酒话连篇一番,此乃人生一乐也!
我最最难忘的,还有母亲包粽子的那双白晰而灵巧的手,那双粗壮的手,那双粗糙的手,那双有些老人斑的手,那双我看着永远亲切的,永远温暖的,永远爱护着我的手。。。
555~~~~ 555~~~~ ~ 怀念东北地粽子,我咋哭了涅?...强烈要求现场直波~!!!
今年没包粽子,没图没真相,对8起宝宝了哈。咋整尼?
先留下地址姓名。。。3日内GPS送到。GPS还是UPS,都是啥呀,哈。祝粽子节快乐!
几号是端午节?还有红枣有皮和核,包在粽子里吃起来不方便吧
可掰开去核先。此法简洁,主要吃粽子的清香味,不腻。我喜欢,目前的美国找不到此种粽子。
对, 店里买的粽子里面太多的内容, 吃不出到底什么味道
肥肉鸡蛋鸭蛋黄虾米。。。放进去,就吃不出粽叶的清香了。我喜爱清香与纯净。
不会整PP。正在郁卒中,等我发些PP给同学,让同学帮我转贴8,但是我叫不转贴,我喜爱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