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目2012-01-07 18:47:14

文革中期,在中国的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的努力下中美关系开始解冻。1972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了中国的国土。

在为尼克松安排的一系列欢迎活动中,有一项是国家体委组织的体育表演。我有幸被选中去首都体育馆做观众,虽然是近两万人之一,但也要做严格的政治审查,还要开会学习注意事项。那天的要求非常严格,几点到场,从哪门进出,穿什么衣服,什么表情,都规定的很细致。服装的要求又给我们出了难题,要穿的漂亮,鲜艳。北京的二月正值寒冬,这个季节没什么漂亮衣服可以穿。再有就是有文革开始后,还有多少人存着光艳的衣服?反正我是没有一件花衣服,除了蓝的就是灰的或是国防绿的军装。我上上下下跑前跑后地找朋友同事亲戚借衣服,还是没有收获。正赶这个时候,小舅舅、小舅母来北京探亲,他们刚结婚不久,小舅母做新娘时穿的粉红色缎子面棉袄倒是很漂亮,我穿着也合适,但我又拿不准文革期间穿这样的衣服是不是太过分了,又去找朋友借了件花罩衣套在了上面。一切准备停当,223日晚,我们像去完成一个庄严而神圣的任务一样奔赴了首都体育馆。

体育馆内座无虚席,正式开始前五分钟,有组织的观众们都脱掉了棉大衣。瞬时间观众席上的颜色把我惊呆了,这么多年来早已适应了阴暗颜色的眼睛真有点眼花缭乱。不知道这些人从哪找的这些衣服,看来破四旧还很不彻底,今天绝对是压箱子底服装的大PK。绝大多数的女观众都穿上了非常鲜艳的绸缎、织锦缎小棉袄,(那天观众男人较少)有些很老式(没准解放以前的存货)但颜色绝对漂亮。那天,17岁的我真开眼了。

7点半钟,周总理陪同尼克松夫妇步入大厅,场内的掌声不很热情,观众脸上展现的是不卑不亢含蓄的笑容(这是事先规定的)。坐定以后,运动员入场,上百名运动员举着红旗,在运动员进行曲的伴奏下迈着整齐的步伐列队进入,场上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声音很震撼,笑容也自然了,同几分钟前比较真是很滑稽很有戏剧性。真不知道尼克松当时是什么感觉“中国人有点意思,挺会演戏的”。紧接着是体育表演。太具体的记不清了,只记得有乒乓球,羽毛球等。印象最深的是体态臃肿的庄则栋和张燮林打了一场,不怎么精彩。当然还有其他有名运动员的表演,无论精彩与否观众报以的掌声都非常热烈。

表演结束以后,我们以同样控制着的掌声送走了尼克松夫妇,再回头一看观众席,瞬时间从那五光十色十分耀眼的画面一下子变成了黑灰色,这是人们又套上了平时穿的大衣,我那欢快激动的心情也随之暗淡下来。

一晃40年过去了,文革时发生的一切仍然历历在目,在那个动乱的的年代,扼杀了多少美丽,多少颜色,多少快乐。制造了多少悲剧,多少闹剧,多少丑剧。我们能够忘记吗?

阿方2012-01-08 00:40:25
好回忆~~
dingdongg2012-01-08 01:06:20
观众也有服装阿 ?
圈外闲人2012-01-08 01:44:26
珍贵的记忆